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战场上,50人闯进5万人的军营大帐之中,还能抓住敌方重要人物,并全身而退的情况,是否真的存在?

这听起来更像是美国大片里的情节……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最近比较红的一部网剧《辛弃疾1162》中,就有这样的情节(海报有点丑……)

谢苗饰演的辛弃疾,在得知大帅耿京(周逵 饰)被叛徒张安国(董博睿 饰)暗杀之后,带着50多号人,直驱金人5万人的大营,抓了潜逃在金人这边的叛徒张安国,并全身而退,回到临安(今杭州)将张安国当众斩首示众。

有很多观众都说这情节太假,殊不知,这件事确确实实发生在辛弃疾身上。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在南宋洪迈写的《稼轩记》中,就如此记载到:

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

这里“齐虏巧负国”说的就是张安国背叛一事,而后一句则是说辛弃疾就这样赤手空拳地率领五十个骑兵将他从五万人中捆绑回来,就好像撬开巉岩逮住兔子一样容易。

当然,我估摸着作为南宋的文学家,洪迈在对于辛弃疾的刻画的时候,多有演义和夸大的成分在其中,不过这件事应该还是确有其事的,只是电影中的是白天硬砍,史料中的相关记载更多指出当时辛弃疾是以夜色为掩护的巧取。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而从洪迈的文章开始讲起,也正是我想要介绍这部电影的重点所在:

这部由谢苗、南笙、张皓森等主演的电影《辛弃疾1162》从1月2日起,在某奇艺上独播。

在先期的宣传方面,看得出是做了一些工作的,比如在某音上面,你会看到有很多该影片的混剪。

这部电影有3大特点:

1、非常尊重史实;

2、色彩构图多有大片风范;

3、并未在院线上映,只是一部网剧。

这三个问题,我们一个个来说。

为何未在院线上映?

回答这个问题,一句话就够了:

——没有ip,没有明星,没有流量,没有名导演,又是历史题材,院线谁去看?

不过,除去谢苗之外,当年红极一时的网红“南笙”姑娘,倒确实还是有些关注度的。

这姑娘,开始演电影了。当年可真谓是红极一时啊。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非常尊重史实

另外,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看得出是下了一定的功夫,并且还是有些文化水平的。

影片中的人物名字基本都是按照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的名字,连叛徒张安国、义军大帅耿京,甚至是那个义段和尚等等,都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

还有一个细节,也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很“在行”——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对于辛弃疾的称呼,作为“兄弟”的义段和尚、还有作为恋人的霜花(南笙 饰)都唤其为“幼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而金人和一开始很不服辛弃疾的贾瑞(高明扬 饰)都直呼其名,叫他“辛弃疾”。

古时,对人尊重,称其字,比如刘备叫诸葛亮,会叫“孔明”。而对人不尊重则会直呼其名,比如周瑜就会直接叫:诸葛亮,诸葛村夫。

这一点,编剧和导演确实很用心。

但,多讲一句,有时候,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过于尊重史实,似乎有点不像一部电影了,失了些跌宕。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华丽的色彩与大片式的构图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这一点是我个人对这部电影最喜欢的一点。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这部《辛弃疾1162》中,构图以及色彩的运用,确实有几分大片的影子。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也有不足

说句实话,这部电影若是上了院线,确实也不会有太高的票房预期。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一方面,撇开明星而言,这部电影过于尊重史实,导致了很多情节过于扁平化,并没有大的起伏,就算一些起伏,也是很刻意地渲染,并不能很好地带动观众的情绪。

另一方面,电影中的一些情节,看到了很多其它电影中的影子,比如偷百姓粮食的小兵被辛弃疾要军法处置的时候,和当年谢苗的“干爹”李连杰的《投名状》中的相关情节多有相似。

50人干翻50000人,观众都说太假,但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

但作为一部网剧,《辛弃疾1162》真的已经很好了。以后,很多电影作品并不一定要在院线上映,如此审核严苛的情况下,作为网剧来播映,更灵活更轻资产,倒不失为一种选择。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