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就算穿越成先秦贵族,也吃不到一顿美食佳肴?

近些年历史类影视剧的脸皮越来越厚,高举着还原历史的大旗,却播着天雷滚滚的剧情。就拿前些年的《芈月传》来说,其中最大的bug,也是所有历史古装剧最普遍的穿帮之处——饮食。香酥小点心?下火绿豆糕?还有红烧鱼?用资深吃货的名义向你发誓,这些东西,你在先秦时代一样也吃不到!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华夏文明的早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食物的种类和烹调方式并不是太多。
我们现在常说的五谷,最早在西周时就有了统一的说法,分别指黍、稷、麦、菽、麻。有的说法中没有麻,而以稻取而代之。黍是粘性的黄米,稷是不粘的黄米(有说是小米,有说是高粱),麦就是大麦和小麦,菽是豆类的统称,麻是指大麻,其纤维可以做成布,麻籽可吃。
为什么就算穿越成先秦贵族,也吃不到一顿美食佳肴?
《周礼》中的五谷有麻无稻,《孟子》《楚辞》中所说五谷,有稻无麻。大概当时关中气候较山东和江南干旱,稻谷种植较少,故而在说法上稍有区别。但总体可以推知,春秋战国时的主食远远没有现在丰富。
特别是现在称霸北方的面食,西周及春秋战国时,各种文献记载麦的频率远远不如黍和稷,大概是小麦的种植技术尚不成熟,其耐旱能力也不如黍和稷,故而吃起来虽然香,却占据不了主流。像汤饼(面条)之类好吃又好看的食物,即便偶尔有出现,肯定也没成为主流。
为什么就算穿越成先秦贵族,也吃不到一顿美食佳肴?
菽的种植却十分普遍,因为豆类植株有利于产生固氮,从而促进土壤肥力再生,《氾胜之书》中说,“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据推算,春秋战国时有的地方,一个寻常五口之家,大豆的种植要占到全部作物的40%甚至50%。由此可见,那时人们餐桌上肯定少不了蒸煮烹的豆子饭,或者是粗糙没有去渣的豆浆。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了。
肉类相对主食来说稍微丰富一些。《礼记·曲礼下》记载:“凡贽,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天子拿酒,诸侯奉圭,这些都是正经的礼器,卿大夫们就比较生活化了,把羊、雁、鸡作为贽礼。《孟子》中也记载,一般百姓家要蓄养“鸡豚狗彘”。
为什么就算穿越成先秦贵族,也吃不到一顿美食佳肴?
那么肉怎么吃呢?现在流行的各种红烧肉、粉蒸肉、回锅肉、锅包肉有吗?对不起,统统没有。春秋战国时吃肉,要么是烧烤整肉,要么是截成方块肉,这两种吃法都比较正式,故而祭祀中用的多。一般日常吃肉,肉羹比较多。那时的羹也不像现在大多是汤,而是带汁儿的肉末,或是肉菜混合。
《说文》“羹”下段注解说:“肉汁不和五味谓之大羹。”食大羹则是奢侈的表现,正如《左传·桓公二年》所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由此可知“大羹”多为统治者所食。同书中《曹刿论战》中,曹刿的乡人吐槽“肉食者鄙”,也可作为证明。
为什么就算穿越成先秦贵族,也吃不到一顿美食佳肴?
至于蔬菜和水果,所谓的“五菜”包括:葵、韭、藿、薤、葱。葵是冬葵,藿是豆叶,薤是藠头,这三种似乎现代都已常出现在饭桌上。还有菘菜,也就是白菜和青菜;芦菔,也就是萝卜;荠菜、苦菜、藜菜,现在食用的比较普遍。菜的吃法当时也以羹为主,没有肉只有菜的羹叫做菜羹。古人做饭真是省劲,剁碎了一锅炖熟便能吃了。
文献中记载最多的水果,主要是桃、李、杏、梅、桔、枣、丝瓜、黄瓜之类,西瓜、葡萄这些则要后世才能从外国引进。当然南方盛产的柚、蔗、蕉、菠萝并非外国引进,只不过春秋战国时这些不易储存的水果到不了中原,因而文献中也就失载了。所以,在先秦时代,就算你穿越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你能吃到的“美食”,也不会比现代街头小摊的寻常食物高级多少。

【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