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灭后,残余的100多万清军去哪了?

王朝的更替、兴亡,是历史周期律下的必然现象。而作为统治工具的军队,它的兴衰也成为了国家强弱的最直观体现。
明朝盛时,太祖皇帝朱元璋八伐蒙古,成祖皇帝朱棣五次北伐,成化帝朱见深亦是两次犁庭女真部;但等到王朝末年积弊爆发,军伍不振,崇祯帝在辽东地区接连大败,损兵折将,其内更是竟为农民军李自成攻破北京,最终他也只得自缢而亡。而这皆是战之功过。
清朝覆灭后,残余的100多万清军去哪了?
但是李自成虽然灭明,最终却成就的是“摘桃子”的大清王朝。偌大的清朝自其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至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宣布清末帝溥仪逊位,276年的统治内,作为清朝统治工具的军队也与王朝兴衰一般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
1644年, 借助吴三桂的归附,清军入山海关大败李自成,随即入主北京,顺治帝在北京称帝。而作为军事方面的依仗,满洲八旗兵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清廷也面临如何处置归附的明朝降军的问题。于是,清廷很快便在军事建设上做出了改变。依循清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旧有的八旗制度,清廷整合了现有的军事力量,改制为八旗军、绿营兵。
作为清廷入主中原的主力部队,八旗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骁勇,战斗力极强。而绿营兵则成为了清朝收编归顺明军以及其他汉兵的兵种。在战斗力、生活配给、物资供应、武器装备上,绿营兵与八旗兵勇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得实力对比差异。
清朝覆灭后,残余的100多万清军去哪了?
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为哉?由于满清在对待八旗兵勇上实行由朝廷供养的制度,这群原本骁勇善战的军伍,也在天下渐渐安定、人心离散之下在道光、咸丰年间时已经沦为了一群由混吃等死的贵族子弟组成的“无用兵”,甚至于沦落到连原本大大弱于八旗兵的绿营兵的战斗力都不如的地步。
在历史周期律的发展下,当满清的国门在1840年被英国殖民者叩开,苛捐杂税的加征,终于1851年洪秀全领导下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在这场长达十一年之久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中,咸丰帝、同治帝终于渐渐的将原本严苛的治军、领军制度作出了妥协,实现了权利的被迫下移。
清朝覆灭后,残余的100多万清军去哪了?
汉族地主阶级,被允准可以组织力量反抗、打击太平天国军。曾国藩,横空出世。湘军武装力量,也藉由此建立、强大,在曾国藩的出众指挥以及太平天国内部洪秀全、李秀成等人的分崩离析之下,太平天国运动终于偃旗息鼓。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作为地方团练武装,曾国藩最后为了明哲保身,还是选择大量裁汰湘军。以致于湘军真正在历史舞台上发光发热的也就只有曾国藩的平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以及左宗棠的收复新疆时期。
而作为另外一支武装力量的领导者李鸿章以及其麾下的淮军则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成为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
北洋水师,一个总也逾越不过去的名词。当初在光绪帝支持之下,李鸿章建立了北洋水师。这支被寄予厚望的军队,在购进德国战舰、装备的同时,还能获得每年400万两的军费,从吨位上看它也确实实力出众,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但真正的军队建设,又绝非只靠一人一帝的努力。翁同龢的掣肘、光绪帝的无用、慈禧的挪用之举,也终于让强军、海防成为泡影,一场甲午海战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洋务派的努力付诸东流。
清朝覆灭后,残余的100多万清军去哪了?
海军建设上的惨败,作为统治者的满清此时也并未放弃自救,只不过目标放在了编练新军之上。很快袁世凯被启用,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但袁世凯实为枭雄之辈,在历史洪流之下已经失去民心的清廷甚至也是在他以及他背后的新军力量之下被逼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清军遗留的100多万军队又何去何从了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袁世凯编练新军的主要人员名单,凤山、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吴长纯、王士珍等等不胜枚举,没错这支新军分裂成为了三大军阀,而在军阀混战之中,此消彼长,盛衰转圜。不过,最后却都难免被新朝取而代之的命运。
清朝覆灭后,残余的100多万清军去哪了?
但这种取而代之的命运之下,却有一支清军被人遗忘,甚至直到1987年才被发现。在两次鸦片战争之中,香港沦为殖民地,被割让给英国。但在香港九龙地区却存在着一支人数较少的清军,在驻守着这个在《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中被特殊提及属于清王朝、面积不过只有2.7公顷的九龙城寨。
当然作为驻军,对于清廷的灭亡,他们能做的则是利用九龙城寨居于香港之内的位置,中国政府为避免引发外交矛盾、听之任之的态度,三不管地带的“区位优势”做起了土皇帝。但是在1987年,他们也摆脱不了被中英联合遣散的命运。
军队、国家,谁又能逃脱历史周期律下的必然呢?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