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里开?向外开的话,敌人攻城不是更难吗?

近年来,随着古装影视剧的大火,人们对于古代生活的探讨也变得多了起来,其中,就有对于古代城门开放方向的探讨,因为,那时候的城门是往里开的。
这与我们现代的设计完全不同,也难怪我们会对古代城门往里开产生非常大的疑惑。我们知道,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换句话说,从传统角度来看,城门往里开最后是被城门往外开所淘汰的。
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里开?向外开的话,敌人攻城不是更难吗?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开门方式,是由于目的不同而已,并非是因为古时候落伍。那么,这种城门往里开的方式,有什么功用呢?
我们都知道,古代社会和现代不同,现代社会里,和平是主旋律,但古代则恰恰相反,是完全以战争为主流——只要谁的实力强大,谁就会去攻打弱小的一方,以获得更大的权力。
因此,古时候的战争一直都是不间断的,而那个时候又由于军事科技和经济等各个方面都非常落后,不但攻击方式非常落后,只能基本全靠人力,就连防御措施,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简陋,而城门的设计,就是一种防御措施。
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里开?向外开的话,敌人攻城不是更难吗?
但是也不得不说,这种防御的设计措施在当时还是非常有效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整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重要防御底线。一旦一个城池的城门被攻破,那基本就代表此座城池被攻克了。
正是因为这一点,设计者在设计城门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它的防御能力,并将一切设计的重心都放在了如何提高防御措施上。而为了再次提升城门的防御能力,当城门被关上的时候,城门后面还会加上一道木桩,以确保城门不会被外面用蛮力撞破,提升城门的稳固能力。
那么,为何城门会往里开呢?其实,前面就已经有关于它的答案了——提升防御能力。
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里开?向外开的话,敌人攻城不是更难吗?
古代战争虽然以肉搏战为主,但是也已经有了弓箭、投石车等中远距离的攻击武器。试想一下,如果城门是往外开的,那么当外敌入侵,士兵关门的时候,就势必会有空隙要承受敌人的远距离攻击。
而这个时候,关门的士兵并没有任何防御措施,一旦被攻击,很容易就会丢了性命。且不说丢了性命,即使是受伤,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关门的速度,若是敌人此时追了过来,进入城门里,那么整个城池都会陷入一片火海。
而且这种动辄就会丧命的工作,又有几个士兵愿意做呢?
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里开?向外开的话,敌人攻城不是更难吗?
相反的是,如果是城门向里面打开的话,要想将城门关上,完全可以让士兵在城门后面一起推门,不但有厚实的城门作为防护盾保护士兵安全,还能提高关门的效率。
这个时候,即使有敌人跑到城门附近,想要突破进来,也完全可以在门口放置一些粗木棍来阻挡敌人前行。
当然,城门往里开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提升防御能力,不过,这么做同时还有其他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能够保护城门,其实这个原因说白了,也是为了提升城门的防御能力。
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里开?向外开的话,敌人攻城不是更难吗?
要知道,古代的城门都是木质的,而如果将城门往外开,就会将城门暴露在天空下,而如果这种木质城门被雨水长期腐蚀,就会造成损坏,一旦损坏,不更换的话就会极大影响城门的防御能力;如果更换,那就会耗时耗力,甚至可能造成在更换城门的时候被敌人入侵,严重威胁到城池的安全。
而将城门往里开,有城墙的庇护,就不会有被雨水洗刷的威胁,这样,城门得到必要的保护,提升了城门的防御能力,还省下了非常多的资源,这是一石二鸟之举。
第二点原因,则要从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说起。我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家,因为自身的物质资源极其丰厚,因此并没有强烈的扩张野心,相反,还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族非常包容,以彰显自身的大国地位。
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里开?向外开的话,敌人攻城不是更难吗?
正是在这种文化之下,我国才会经常与外邦进行外交活动,外邦人经常来我国朝拜。而城门往内开,就很好地与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相映衬,使外邦人感受中华民族的包容之心。
这种往里开的城门姿势,就像是在对外邦人敞开怀抱,要去拥抱外邦人,大国之气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可见,城门的设计者可真的是下了苦功夫的。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