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除掉何桂清,手段高超无比,堪称官场教科书

曾国藩除掉何桂清,手段高超无比,堪称官场教科书

1856年到1860年,在大清风雨飘零的那个年代,曾国藩与何桂清不和,是公开的秘密。

其实两人是有渊源的,他们两人于道光十五年参加会试,算是同科师兄弟,曾国藩落榜,何桂清进士及第。此后,何桂清官运亨通,38岁就当了浙江巡抚,41岁就当了两江总督。

曾国藩走的是捷径,尽管辛苦,但总结出了很多为人处世的谋略之道。他在朝廷中倍受倾轧,身疲力竭,心智没有自己的势力根本不行,毅然回乡聚集乡勇对抗太平军,从而一步步发展势力。

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打得很艰难,在粮饷缺乏的情况下,靠着顽强的斗志与太平军死战,终于一次次扭转大局,使大清看到了一点希望,曾国藩本人也因战功逐步升迁。

曾国藩第二次杀进江西的时候,受到江西官员的冷落,粮饷成了大问题,兵勇饿着肚子作战,于是他就写信给师兄何桂清,求他看在同门的份上,给点粮饷予以资助。何桂清不知道脑袋里缺了哪根弦,不但不给一分钱,还回信以师兄的身份大加斥责,说曾国藩多事,扫平贼寇全靠大清军队,你湘军那点游击队的势力,碰巧打赢了几仗,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你不给钱倒就罢了,还写信侮辱人。要是换作聪明一点的人,写信安慰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苦衷,给一点粮饷意思意思就行,也好给自己留条后路。

可这家伙竟然不看好曾国藩,不但写信侮辱,不给钱,在后来的战役中,还百般刁难,极端不配合。

浙江历来是膏腴之区,筹饷要地。何桂清正是在浙江巡抚期间筹饷有功,才升任两江总督的,因此浙江是何桂清的“故地”。两江总督管理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并不包括浙江。但这三省皆与浙江相邻,因此何桂清非常希望把这块自己治理过的土地纳入势力范围,因此一再向京中好友和彭蕴章等吹嘘:“东南半壁似非鄙人不能支持。”“若将江、浙兵勇归弟一人调度,两省大吏能筹饷接济,定能迅奏肤功。”(《何桂清等书札》), 直接向权要们申明了自己的计划。

曾国藩除掉何桂清,手段高超无比,堪称官场教科书

三个人右边是桂良中间是两江总督何桂清左面是花沙纳

何桂清把钱都支持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的向荣和琦善,对湘军,那是铁公鸡一只。

曾国藩也不是善茬,非常希望能有自己派系的人主掌浙江,这样可以为湘军开辟新的饷源,解决军饷困难。于是在肃顺和胡林冀的活动下,咸丰以湘系的罗遵殿出任浙江巡抚。

罗遵殿是胡林翼的老部下,多年在湖北为官,深为胡林翼所倚重。罗遵殿抚浙,显然是湘系集团的胜利。罗遵殿就任浙江巡抚后,深知单靠湖北一个省的力量支援湘军,非常艰难,于是将浙江的军饷按月接济湖北湘军,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专供江南大营了。这就无异于挖何桂清集团的墙脚。何桂清必欲去罗遵殿而后快,他不停地向朝中大佬通报罗氏的缺点错误,还公开弹劾罗氏没有战守之才,“知守不知战,守近不守远“。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算计他,换上自己的亲信王有龄。

不久,机会就来了。太平天国为破江南大营,实施“围魏救赵”之计,发兵直指杭州。浙江巡抚罗遵殿的身边并没有多少防守兵力,立即向最近的江南大营告急。

当江南大营救援杭州的将领张玉良,路过何桂清听驻的常州时,何桂清使手段让这支部队在路上多停留了几天,结果导致杭州城破,罗遵殿已经在城陷后自杀。何桂清、王有龄的计划成功实现。1860年 (咸丰十年) 4月2日,朝廷以王有龄署理浙江巡抚。何桂清终于从湘系手中夺取了浙江地盘。

罗遵殿死得非常惨烈,率兵打战,浑身带伤,几次昏迷,醒来继续上前线,城破之时,全家人喝药殉国。何桂清落井下石,还在罗遵殿的恤典上大做文章,羞辱湘系人马。

按朝廷的规矩,对尽节之臣从优抚恤,结果王有龄却唆使御史高延祜奏参罗遵殿守城无方,“一筹莫展,贻误生民”,撤销了罗遵殿的恤典。这明明是何桂清、王有龄暗中作梗导致的,却全部栽赃到一个死人的身上。

曾国藩和胡林翼闻讯痛心不已,但是这时的情况,还容不得他们反击。曾国藩在祭奠罗遵殿的是对天发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笔账,算是记下了。湘系与何桂清的势力人马从此结下了深仇大恨。

王有龄用计害死了罗遵殿,他哪里能料到,不久自己也遭到了同样的下场。

浙江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因此在防务上不能自主。攻破江南大营后,太平军再度进军浙江,咸丰十年( 1860)八月占领嘉善,十年( 1861 )三月占领桐乡、海宁,一步步逼近杭州。浙江形势异常紧张。湖广总督官文看在与何桂清有些交情的份上,想拿出区区一万两银救济王有龄,另外派一支军队过去帮忙,胡林翼竟断然不允。

那时候何桂清已经被撤职(后面解释),两江总督换成了曾国藩,何桂清的势力正遭到一步步的打压。在收复安庆前,曾国藩只把江西和安徽巡抚换成了自己人,江苏巡抚和浙江巡抚这两个举足轻重的位置还在何桂清的嫡系手中。现在,他可以借助朝廷对自己的充分信任,清除何桂清集团的残余势力。

曾国藩除掉何桂清,手段高超无比,堪称官场教科书

眼看太平军打到了杭州,曾国藩本可以抽调李续宜、曾国荃、鲍超等部主力移军入浙,干扰太平军的后路,减轻杭州的压力,但是他并没有做。

王有龄连连向朝廷告急求援,慈禧和奕訢下旨让曾国藩设法解围杭州。曾国藩上奏讲述自己正在扫清江西和安徽的太平贼寇势力,并进攻天京的战略。意思就是我的部队都在江苏和安徽这边打战,连日来打得很艰难,那里还能够派兵去救呢?要是冲忙抽调兵力,势必让太平贼寇得势,我这一年多的努力就白费了。

曾国藩看准了这是他为罗遵殿报仇雪恨,夺取浙江地方政权的绝好机会。咸丰十一年( 1861 )十一月十六日,曾国藩一看拖得差不多了,于是上奏朝廷,提出与自己的部下左宗棠援浙。几天之后,他又密奏清廷,认为王有龄无法胜任浙江巡抚一职:以前他说罗遵殿“一筹莫展,贻误生民”,他不是有本事吗?为什么这时候又请求救援了?我看他就是生就一张巧嘴,一肚子的绣花枕头,朝廷用这样的人,岂不是真正误国误民?

王有龄不能胜任,谁能胜任呢?显然是将要领兵入浙的左宗棠。但是与此同时,曾国藩又写信给左宗棠,让他不要急于进兵。王有龄是通过阻滞救援借刀杀人的,曾国藩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于是左宗棠、鲍超等在浙、赣边境勒马观变,咸丰十一年( 1861)十一月底,李秀成军攻破杭州。“十月二十八日,城破有龄尚在城垣,服毒不死,回署自尽”。

王有龄和罗遵殿一样,自杀而亡。

曾国藩达到了铲除何桂清集团在浙江势力的目的。咸丰十一年底,朝廷接受曾国藩的建议,以左宗棠为浙江巡抚。

报复完了王有龄,曾国藩又盯住了何桂清的另一个嫡系,江苏巡抚薛焕。

薛焕是四川人,曾入向荣幕襄赞江南大营军事,在何桂清的提拔下任江宁布政使。薛焕和王有龄一样,都是欺上瞒下很会钻营的家伙。江苏巡抚徐有壬被杀死后,薛焕继任江苏巡抚,驻守在上海。

按理说,湘军已经紧逼天京了,太平军已经死命守城才对,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太平军居然要寻找出路突围。

依我的理解,天京四面楚歌,岌岌可危,洪秀全虽然整天在后宫享受,可是他也希望能够长久这么潇洒下去,于是下令陈玉成和李秀成努力奋斗。陈玉成和李秀成与湘军打过,知道湘军是劲敌,不是江南大营那些清军不堪一击。如今大兵压境,必须想退路。北面、南面和西面,都被湘军和清军重重围困,只有顺江而下,到上海才能走。两人一合计,天王是从广西起兵发家的,先拿下上海作为后方预备阵地,如果情况有变,则坐船出海,一路往南,从广西上岸,那地方山高皇帝远,还可以东山再起。

就这样,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太平军突然进攻上海,上海的官绅一看,太平军打来了,那就请求支援吧!

有史学家论断,说是曾国藩看到薛焕驻守在上海,于是暗中与太平军勾结,只要太平军攻打上海,他就撤兵。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以曾国藩的为人,他不会与太平军勾结的,一旦朝廷知晓,后果非常严重。

面对上海官绅的求救信和朝廷的旨意,曾国藩想出了一个办法拖延,他呈表上奏:湘军前阵子无法去救杭州,现在也没有办法去救上海,但是李鸿章筹建的淮军,帮臣打了很多胜仗,是一支劲旅,他去才合适。

慈禧和奕訢一看,有道理,别让你的湘军去上海,那样的话,上海就成了你的天下,你湘军一支独大可不行。朝廷管理天下,讲究的是平衡之术,行,那就让李鸿章去。

不久,曾国藩又上奏,指责薛焕不称江苏巡抚之职,要求以“劲气内敛,才大心细”的李鸿章替换:江苏巡抚薛焕驻扎上海,陆续募勇四万余人,每月糜饷二十余万,不能专办一路之贼。(上海)地少员多,人浮于事,每有差委,不能不由营求而得。……薛焕设立书画局,多延画工,购买名迹。谕旨所询“日享安富、娱情古玩”者,与臣之所闻相同。……

结论是巡抚薛焕用兵无能,吏治又复腐败,“不能胜此重任”。因此同治元年( 1862 )三月二十七日,李鸿章到了上海后才十七天,清廷就正式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

湘军打太平军是非常出力的,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就目前的形势,大清的江山还得依靠曾国藩这棵大树撑着,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慈禧和奕訢也都同意。

在拿下了薛焕之后,曾国藩又把报复的目标对准了何桂清集团的中心人物何桂清。

何桂清和曾国藩是两种类型的人,何桂清以才干敏捷闻名,能言会道,一表人才,尤其善于和各方搞关系,是各方公认的办事之才。曾国藩其貌不扬,不善言辞,做事拙笨,循规蹈矩。所以朝中公论一直是何优于曾。

江南大营崩溃时,何桂清本应在常州组织力守。按清代律法规定,大员如果弃城走,是死罪。但何桂清是一个奸狡之人,他在逃命的时候,给找了一个借口,那就是带兵去苏州防守。

如果何桂清不逃走而是死战,熬上两天后等救兵到达,他不但不死,他的势力还能再巩固。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在何桂清弃城逃跑后,朝中仍然有人反对以曾国藩取代何桂清,持之最力的是军机大臣匡源(此人是后来的顾命八大臣之一,但祺祥政变之后留了一条命,被慈禧赶回家养老了)。匡源平日里没有少拿何桂清的好处,自然会为何桂清说话。他的理由是:何氏远比曾氏“明练”:何较曾尚明练,宜留任以观后效。

然而,事实证明,“明练”、善应对、小聪明,在天下大难前是没用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曾国藩式的笨拙、扎实、从根本上做起。

好在咸丰皇帝不昏庸,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把何桂清革职拿问,把两江总督的大权给了曾国藩。据我推断,那时候生病的咸丰皇帝应该不管朝政了,做出这个最终决定的,应该是慈禧。何桂清虽然被革职拿问,可是人一直躲在上海的租界中,这个家伙想借用外国人来保他的性命。

对于这样的一条狗,外国人才不稀罕。

李鸿章带兵打退了太平军进了上海,就任江苏巡抚,立即拿着恭亲王奕訴的命令,与上海租界巡捕房洽谈,逮捕了藏在租界内的何桂清,解送北京。

都一一照办,毕竟现在形势严峻,还没有到卸磨杀驴的时候。

何桂清是个精通潜规则的人,被捕以前,已经下令心腹带着很多财务到了北京,只要能够说得上话的,统统有礼。他自认为有人替他说话,就没事了,所以放大胆去了北京。入刑部狱的时候,他仍然信心满满,以为可以死灰复燃,重新出山。

他这么想是有道理的,因为慈禧太后当时垂帘未久,要缓和各方势力的矛盾,对于前朝罪臣,一般都意思一下罚点款,不会杀头的。二是他的另一位好朋友祁雋藻,已经重新出山,再掌大权。

祁雋藻也是与曾国藩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人,早在咸丰四年( 1854) ,祁蕉藻因不得咸丰欢心,抽身引退,告老还乡,在家做了六年寓公。慈禧和小叔子政变成功,祁雋藻作为前朝元老重臣,又是肃顺的老对手,在新政局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立足未稳的两宫皇太后为了安定局面,笼络人心,于咸丰十一年( 1861)十一月重新起用他,做了年幼皇帝的领班师父,让他再次进入权力中心。

敌人的敌人就是战友,祁雋藻不看在礼物的份上,也会看在共同对付曾国藩的同志份上,所以何桂清入京后,他就急着为营救何桂清上折子,他的理由是: 刑部原奏即称遍查刑律,如临阵先退、弃城先逃等条,均罪至斩候而止,明知舍此本律,不能改引,又云情罪较重,拟以斩决,是为拟加非律,非臣下所得擅请……嗣君新立,两宫垂帘,不宜以严刑峻法作为统治手段,否则将大失民心……

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新君当以仁德治理天下。可是他忘记了,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杀一两个人,警告其他的人,也不是一件坏事。

祁蕉藻的手法是先由斩立决争取到斩监候,然后在秋审案内,再活动关系减轻罪罚。他的行辈甚高,影响力非同凡响。在他的率领下,“救何派”一下子纷起,上疏申救何桂清者共十七人:“工部尚书万青藜,通政使王拯,顺天府尹石赞清,府丞林寿图,九卿彭祖贤、倪杰,给事中唐王森,御史高延祜、陈廷经、许其光、李培祜等,或一人自为一疏,或数人合具一-疏,其余五人则余忘之矣”。

可见何桂清在朝廷中的势力,还是很雄厚的。

但是另一方面,要求杀掉何桂清的人势力也很强大。何桂清逃亡情节残忍卑劣,江南籍特别是苏常籍的官员必欲杀之而后快,所以也是接连上疏,力争不让,称“不杀何桂清,何以谢江南百万战难生灵”。

看到这两股势力在角逐,慈禧和小叔子不动声色,先以旁观者的姿态,看一看热闹再说。

曾国藩除掉何桂清,手段高超无比,堪称官场教科书

何桂清一案的一一个关键点,是弄清他当初为什么由常州逃跑?如果是只为逃命,当然要杀。可是如果有证据能证明他确实是为了外出组织更有效的抵抗,就可能不死。刑部审问他时,何桂清拿出一份薛焕等人所具的公禀,说是薛焕等数名部下请他退到苏州,以保饷源重地,以此证明他本心并不打算弃地:退至苏州,从江苏司道之请,欲保饷源重地也。因引薛焕等四人享牍为证。

曾国藩在京师的耳目众多,对何桂清一案的发展当然了解得清清楚楚。他一定要斩草除根,置何桂清于死地。为了冤死的罗遵殿,也为了那些得不到粮饷而屈死的湘军弟兄。

曾国藩的奏折很有特点,一向不大肯说题外之话的他,复奏措辞,如老吏断狱,犀利无比:臣在外多年,忝任封疆,窃见督抚权重,由来已久。黜陟司道,荣辱终身,风旨所在,能使人先事而逢迎,既事而隐饰,不特司道不肯违其情,即军民亦不敢忤其意。十年七月,嘉兴大营将弁联名数十,具呈请留何桂清在苏,暂不解京,求臣转奏。由王有龄移咨到臣。臣暗加察访,不过通知军中数人,并非合营皆知,是以未及代奏,而王有龄已两次具奏。观营员请留之星,则司道请移之禀,盖可类推,毋庸深究……

首先他说,我在外统兵多年,知道督抚位高权重,下面的人为了逢迎,都是按上面的意思去办,这道公禀是出于当时的实情抑或事后伪造,调查起来很复杂,也根本没有必要查究。

接着,他又说,他掌握有何桂清造假的前科。咸丰十年( 1860)七月,嘉兴大营将弁数十人联名上帖请求挽留何桂清在江苏,暂时不要解往京师,求曾国藩代为转奏。曾国藩通过调查发现,此事只不过是军中几个人所为,因此没有为他转奏。所以薛焕等四人禀牍不足为证。

他这番话,暗示了朝廷,我统兵在外面打战,为大清卖力呢,你可不要让我失望。何桂清这家伙不管是不是真的出去调集军队,都不重要了,更何况,我还有他作假的证据。

接着他又说出一段非常关键的话:……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 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

也就是说,因为封疆大吏要死守城池,这不光是朝廷的要求,更是一个读书人的大节,朝廷大臣为了逃亡枪杀百姓,就凭这一条就足以处死,不必追究有没有这个公禀。

换句话说,如果何桂清不死,那么,接下来湘军剿贼不利,朝廷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何桂清,大清的江山还要不要了?

曾国藩的这道复奏,高屋建瓴,理直气壮,无法反驳。慈禧和奕訢看了折子,叔嫂二人嘀咕了一阵:不管何桂清是不是去搬救兵,也不管何桂清到底是不是忠臣,可是他离城之际,枪杀百姓确是事实。若是为了安抚朝中的一部分大臣而保住何桂清,反而失去了大清江山,就太不值得的。大不了将来扳倒了曾国藩,再追加何桂清的荣耀。

眼下,大清的江山社稷要紧。

圣旨下,何桂清斩首弃市。

曾国藩得到消息后,终于痛痛快快出了一口气。当晚,他亲设祭坛,祭奠罗遵殿,还有那些战死的湘军弟兄。

在阅读祭文的时候,他放声大哭,此刻,他哭的不仅仅是罗遵殿和湘军弟兄,还有这几年来的憋屈。

接下来,他的对手不是太平军,而是身居皇宫大内的那个女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