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学子买不起书,无奈借书求学,那借书途径有哪些?

古时许多的青年才子为能金榜题名而发奋图强,刻苦努力,有些最终功成名就,流名万世。而有的却是始终无法得志,郁郁一生,这不仅是因为个人的天资才华或品性,更多的则是求学之路的漫长和艰辛。
尤其是讲究出生门第,尊卑有别的是时代里想要依靠读书来改变命运绝非易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书本的问题,如何获得考试用书,还有如何弄懂其中道理,以及如何让获得认同得到拜师学艺的机会等都是围绕学子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出生在贫寒家庭中的孩子,想要读书更是不易。
那么,面对现实状况,众学子们会在求学的路上遇到那些困难,而面对笔墨纸砚皆需用钱,更何况昂贵难求的书籍等障碍的寒门子弟该如何解决?
古代穷人学子买不起书,无奈借书求学,那借书途径有哪些?
一、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
据古代典籍记载,南宋时印刷一本《大易粹言》,除耗费的一千三百多张纸,还有其它墨汁等材料,以及人工费用共需要花费三点三贯,到市场出售则是八贯,而清朝的一部《元气集》成本价需要十六两白银,曾国藩为买《二十三史》不仅当了自己的衣服,还借了他人的钱财。
而明朝时家境贫寒的宋濂则通过给当地的豪门做工获得看书的机会,这些都还是蔡伦已经发明了造纸术,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之后的事了,有《山堂肆考》说:“唐元载为相,奏以千钱购一书。”可想而知古时的人们想要获书一本需要付出多少代价,那么,古代读书到底有多难呢?
古代穷人学子买不起书,无奈借书求学,那借书途径有哪些?
1、晨日闻鸡起舞,暮时悬梁刺股:“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需读无车书”,古时秀才想要考取功名,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要读诸子百家、史书等等名目繁多,许多文人志士为了实现仕途理想或个人追求而“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比如: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帝,于是被罚以腐刑,而他却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忍辱苟活,最终在狱中完成了伟大的著作《史记》,还有被后人称赞的囊萤映雪的车胤,高凤流麦故事中的高凤,以及带经而锄的倪宽等等。
虽然歌颂他们奋发向上,孜孜不倦的精神,但同时也说明古时想要学有所成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更是要遭受来自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
古代穷人学子买不起书,无奈借书求学,那借书途径有哪些?
2、十年寒窗,终成那赶考的书生:古代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和会试、殿试四个级别。而想要参加殿试则需要通过县级的院试,从童生成为秀才这时需要应试者必须熟背《论语》、《孟子》等四书以及《诗经》、《尚书》、《礼记》等五经。
经过省级的乡试从秀才成为举人这时要看要学的就更多了,比如《老子》、《庄子》、《史记》、《汉书》、《商君书》等等涉及范围包括了天文地理、史学和时政等,然后经过国家级的考试从举人成为贡士,可谓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了。
最为著名的考试名人有唐朝的罗隐,虽然才学出名却是“十年不第”,而与家中兄弟冯梦桂、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的冯梦龙十几年的考试生涯,竟是连个秀才都考不中,等等诸如此例,可见古时想要靠着读书进入仕途获得功成名就,不仅耗财耗力,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青春, 落得个“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名号 ,这也让许多贫困家庭的人望而却步。
古代穷人学子买不起书,无奈借书求学,那借书途径有哪些?
二、求富的拼爹,求光的砸墙,求书一本该如何?
也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或者说是功夫不怕有心人,虽然纸贵、书贵、上学贵但是终究让那些无所谓程门立雪或是负薪挂角的学子通过四处借阅、抄写来完成自己的读书梦,那么,古人都去哪里借书,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1 、书铺、书肆寻书忙:《后汉书 王充传》中记载:“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则能诵记。”古时的书铺和书肆是书籍能够自由流通的地方,既能印刷出书,也允许自由买卖,这对于处于城市中的贫寒学子来说确实是一大好去处。
2、 两瓶好酒上书楼:古时有许多的豪门望族,或是喜爱书籍的文人大家都会专门建立自家的藏书楼存放书籍,并提供外借,譬如:胡仲尧、蔡瑞、宋敏求等都是有名的藏书大家。而想要去私家的藏书楼借书通常需要备上两瓶好酒作为借书的礼物,一鸱为借书时用,一鸱为还书时用。《送东阳马生序》中提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已还。”
古代穷人学子买不起书,无奈借书求学,那借书途径有哪些?
3、经世致用是书院:宋代由于大兴文人之风,是一个书院四起的时代,许多的士大夫都致力于创办书院,比如 魏了翁 的鹤山书院,郭钦止的石洞书院以及朱熹的白鹿洞书院等等。这些书院不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藏书千万卷,不仅为书院师生提供读书的便利,同时也允许因为家境问题无法到书院就读的子弟进行借阅。
比如:为纪念范仲淹的文正书院就明确规定:“储书非易,本不宜携书出院,因念寒士以馆为家,不可入院肄业。” 除了书院以外,还有一些寺院,或是武当山之类的修身之地也可以为想要读书的贫穷人家提供免费阅书、借书之地。大多只需要按照相关借阅规定按时归还,并且保证其完整便可,据《资治通鉴》记有:“关借官书,常加爱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仍令司书明白登簿,一月一点,毋致久假。”
4、 多谢明君兴文风 :除了私家的藏书阁、为满足当地学子需求的地方相关藏书楼,以及依靠各方社会力量创办的社会学院机构等,一些皇家私院的书楼也同样对外开放,并且有一套完整的借阅系统。宋时的国家藏书机构有三官秘阁和御史台、 司天监 等中央机构,这些地方的藏书并不为帝王家独自享有而是“蓄天下图籍,延四方之士。”因为书籍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国家培育相应的人才。
古代穷人学子买不起书,无奈借书求学,那借书途径有哪些?
三、总结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书籍的昂贵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无数寒门子弟更是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对于一些有较高理想追求并孜孜不倦的人而言,为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用顽强的意志力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完成自己的求学道路。
而一些为之感动的豪门大夫,社会团体甚至皇家书楼,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允许他们进入藏书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借阅,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深受鼓舞的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在有所成就之后同样回馈社会,报效家国。
参考文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中国图书馆学报》《津图学刊》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