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北京是一座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这里留下了太多时代与历史的的烙印,后人应当保护好这些历史的印记。在平津战役前夕,梁思成将自己亲自绘制的《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他在地图上清晰地标注出了当时北平城内所有的重点古建筑的位置。梁思成夫妇再三强调说北平是“世界现存最完整最伟大的古都市。全部为一整个设计,对称均齐,气魄之大举世无匹”。

然而,民国时期,西方思想刚刚传入中国。当时很多文人在传统思想与新式思想的交错中,逐渐丢掉了思路。为了学习西方,很多人在清末民初被派遣出国。在国外,一向被禁锢的传统思想突然遇到了更为开放、热情的西方思想,不同文化的冲击使得很多人想要放弃传统思想,放弃旧文化,转而投身新文化。

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尽管旧式思想对人们多有禁锢,限制了一些进步的角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一概舍弃。旧式思想中也有很多精华,它们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渐积累起来的精髓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精神所在,后人怎能说舍弃就舍弃?如果我们真的将传统思想一概舍弃了,只怕我们再也无法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子孙后代,我们也无言以对了。

解放战争结束之后,新中国建立起来了。那时候,建设首都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新式学派的倡导下,首先是古牌楼被拆掉了,接着就是北京的古城墙。究竟是拆还是不拆?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张拆古城墙的,领军人物就是郭沫若。而主张保留的,主要是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来领导。

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北京古城墙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好几百年的历史,在厚重的城墙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元代开始,北京古城墙被建立起来,用于抵抗外敌。明成祖在登上大位之前,力量与根基所在,也都是位于北平。

后来,明成祖上位,为了平衡全国的势力,他从南京迁都到此。对于这里,明成祖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1406年,明成祖下令修城墙、建宫殿,新建的宫城被分为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这四重。

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辉煌的历史背后,北京古城墙也多次被冲击。历史的进程中,这里向来是浓墨重彩之所在。清朝末年,在内忧外患之下,民不聊生。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来犯,那个时候就毁掉了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之后进入北洋时期,为了兴修铁路,北洋军阀又毁掉了几处瓮城和箭楼。建国之后,郭沫若等人再次提议,拆了北京古城墙。

北京建城历史3000多年,成为国都历史900多年,一直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时候,这些古建筑都仍然保持着晚清时期的样子,没有被大规模损坏。可是,在郭沫若等人的倡导下,在历史中飘摇无数个风风雨雨的古建筑就这么被拆除了。

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为了挽救北京城的古建筑,林徽因与梁思成来往奔波。当时梁思成和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陈占祥,对于拆除古建筑一事心急如焚。两人共同完成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全篇洋洋洒洒25000多字,主要陈述的就是希望保存北京城区古建筑的原来貌美,使之成为一个生动的历史博物馆。而对于首都的建设,他们则建议,在月坛以西、公主坟一代,建立一个新的北京城。

但是,他们的请求没有得到允准,以郭沫若为首的,主张拆除的一派拥有更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旧式建筑成为了发展背景的障碍,必然是要拆除的。就这样,林徽因被气得病倒在床。

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梁思成哭古城墙”的故事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所幸当时,他们还有两年的时间可以活动。拆除的计划在2年之后才能实施,这就意味着这夫妻二人有两年时间来付出努力,保护古建筑。可是,这两年的奔走并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他们夫妻二人痛心疾首,但是还是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阻止。

林徽因最后,躺在病床上说:拆了这些八百年的古城墙,来日方长,就算后悔了复原重建,赝品的城墙没了历史的厚重感,只是件多余的摆设。

梁思成夫妇奔走两年,用两万字阻止郭沫若拆除城墙,却还是失败了

但是林徽因的呐喊没有太多人听见,大家还是采取了大多数的意见。时至今日,后悔也已经没有用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