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登基,北方空前大灾,难民数千万,为何没有发生起义?

19世纪70年代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平静发展时期,太平天国与 捻军 这两场大的起义先后被镇压,列强的侵略尚不严重,在同治皇帝在位期间,百姓拥有了难得的一段休养生息,甚至还出现了”同光中兴”的良好局面。
然而,在1876年到1879年之间,出现了一场 清朝 最为严重的奇荒,因为灾情最严重的是丁丑、戊寅年(即1877、1878年),所以被称为 丁戊奇荒 。
光绪登基,北方空前大灾,难民数千万,为何没有发生起义?
1875年,同治皇帝驾崩,不到4岁的光绪匆忙被扶上了帝位。这一年,北方的大部分省份出现了旱情,京师与直隶地区、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相继发生旱灾。到了1876年,旱区则进一步蔓延,北至辽宁、南达苏皖,全国有一半的地区沦为灾区。
1877年,年景并没有好转,经过了三年干旱,荒灾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境地,土地干裂、草木枯萎,就连往年会暴涨的河流也因为连年无雨而干涸。
饥饿的灾民春荒时就将树皮草根挖来吃掉,到了夏天,已经寸草不生,有人将石子磨成粉和面而食,有人挖出观音白泥充饥,还有人将麦糠、麦秆、谷壳混着骡马骨头碾成细粉吃掉,吃人的更是屡见不鲜。
光绪登基,北方空前大灾,难民数千万,为何没有发生起义?
前工部侍郎阎敬铭在山西考察灾情时被深深地震惊,所到之处犹如鬼城,两三千里的路上全是无人收的尸体和流亡的饥民,北风呼号,异常惨烈。
1878年,春夏之交的雨露使旱情稍有缓解,但是大面积的瘟疫却席卷而来。河南省几乎是十人九病, 安阳县 死于瘟疫的饥民占半数以上。陕西榆林县的三任县令都相继染病去世,以至于无人敢再赴任,连官吏都不能幸免,普通百姓可想而知。
等到了1879年,这场大灾终于慢慢退场,1876年到1878年这三年,受灾人口约为1.6亿到2亿之间,占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约有1000万,逃难的流民人数在2000万人以上,丁戊奇灾成了清朝后期人口断崖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光绪登基,北方空前大灾,难民数千万,为何没有发生起义?
灾情不仅直接戕害了人民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很多耕地因无人耕种而沦为荒地,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牛马骡等牲畜被宰卖殆尽,农业元气大伤,一时根本无法恢复。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旱灾中,由清政府主导的传统官赈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救灾形式–义赈。在丁戊奇荒中,义赈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富商代替政府成为赈灾的主角。
仁元钱庄老板经元善与友人一同创办了上海协赈公所,由富商做领导,号召社会名流、乡绅乃至平民向灾区捐款。参与赈灾的社会阶层空前的广泛,而且突破了地域性救灾模式,不再是某地只救本地的灾。
光绪登基,北方空前大灾,难民数千万,为何没有发生起义?
以上海协赈公所为例,一开始,就明确救灾重点,先助豫赈,分济晋陕、直隶,这都是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却并非在上海周边。而办赈点更是跨越了国界,就连日本、美国等华侨聚居地都出现了办赈点,这样跨省、跨国界的组织机构,在之前是从未出现过的。
作为决策中枢的上海协赈公所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沟通、协调、运输机制,使得五湖四海的赈款能高效、迅速地流向灾区。三年的时间中,各类义赈共募集善款100余万两。
义赈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果,除了参与其中的富商已有兴办洋务运动的经验外,跟外国传教士的竞争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外国传教士已经深入内地,对传统的中国宗法社会构成挑战。
光绪登基,北方空前大灾,难民数千万,为何没有发生起义?
传教士往往以治病、救济等手段,扩大自身影响力,每逢灾荒便是西方宗教势力扩张的好机会。于是,各地乡绅积极开展救赈灾,防止传教士借机把势力伸进自己的地盘。
而传教士往往是通过赈济穷人、医治病人等手段,来发展教众、扩展势力。因此,丁戊奇荒正是外国教会扩张的好时机。无论是江南富户,还是灾区本地的士绅都发现了这一点。如果任其发展,外国教会便有可能深入内陆,在广大农村发展教众。
光绪登基,北方空前大灾,难民数千万,为何没有发生起义?
在这样的压力下,乡绅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慷慨,与外国教会争夺救灾权利。并且不断地向灾民们宣传民族自救,不接受外国传教士的施舍。
由于义赈较为得力,使河南省等灾区普遍拒绝传教士的救济,有效地遏制了西方宗教势力的入侵。对灾民们来说,无论救济粮来自于何方,只有能活下去,总会有希望。这也是农民起义没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清史稿》、《丁戊奇荒》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