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可能是“近视眼”?一首小词,透露了一切

辛弃疾,是宋代抗金名将,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却是“大词人”。一个是威武不屈、昂岸不凡,一个是柔肠百结,羽扇纶巾,这个落差可是有点大。

辛弃疾可能是“近视眼”?一首小词,透露了一切

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因为年代久远,辛弃疾的生平,能流传下来的,也主要是那些“重大”事件。而他自身的一些身体情况,反倒不是很详细。

但是,通过读他的作品,我们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他的身体状况,比如他的视力如何?

作为一个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失地的名将,辛弃疾一生过得并不顺利,长期赋闲在后方。于是,写下了大量著名的、悱恻动人的词作。辛弃疾被后人称之为“词中之龙”,他的悱恻动人,和婉约派是完全两回事。

辛弃疾可能是“近视眼”?一首小词,透露了一切

辛词的悱恻动人,更多的是那种有志难伸的悲愤。本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情,却被他用高超的写作技巧,融化在一些生活细节的描写里。从而使人更瘦感动。比如这首青玉案.原词.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大概写作于公元1174年,也就是南宋淳熙元年间。当时北方强敌压境,南宋国势日衰,而小朝廷的君臣,却只知道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并没有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大计,更不论收复北方沦陷河山。

辛弃疾可能是“近视眼”?一首小词,透露了一切

辛弃疾本是山东人,为抗金而南渡,却英雄无用武之地,面对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人见其喜,辛弃疾却只见其忧。无路请缨的他,将满腔激情、怨恨,画出了一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之图。

这首词,是辛弃疾非常著名的一首,却并非辛词豪放大气的本色,大有婉约之风。从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开始,充分渲染元宵灯节的热闹场面,也为后面的“女主角”铺设了曲笔。而虚构存在的“女主角”,其实就是辛弃疾自己!

辛弃疾可能是“近视眼”?一首小词,透露了一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才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更是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可惜,后世人、尤其是现代年轻人引用这几句词,更多时候却用在对爱情、对爱人的追求困难上。若辛弃疾泉下有知,不知是喜是忧?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无非就是将自己虚构成一个、在灯火阑珊处郁郁寡欢的女子。女子有多么的不得意、有多么的高冷,辛弃疾就有多么的郁愤,有多么的同道者稀之恨。

辛弃疾可能是“近视眼”?一首小词,透露了一切

如果我们从字面上看,众里寻他千百度,在人群中寻寻觅觅了千百遍,却从未发现,那个人是不存在吗?蓦然回首的时候,却发现她就在灯火寥落之处,一个人凭栏而望!

可以说,那个寻找的人,活生生就是一个“近视眼”,所谓有眼不识金镶玉,这么一个清丽出尘的美女就在面前,为何寻找千百遍也看不到呢?

当然,或许,近视的,更多可能,是视辛弃疾而不见的南宋小朝廷君臣。可不能忽视的是,辛弃疾同样也是“近视眼”,因为他看不透朝中君臣的“心”啊,不知道迎奉他们的喜好,才造成自己一生的不得志。

辛弃疾可能是“近视眼”?一首小词,透露了一切

从这方面来说,辛弃疾也算得上一个“近视眼”。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