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坛领袖,后来的大文人苏轼、苏辙、曾巩、司马光等都曾经得他推荐或者提拔从而步入仕途。欧阳修一生著作颇丰,他主修了《新唐书》,撰写《新五代史》,同时还写有大量诗词和散文。他倡导平实朴素的文风,文章语言多简洁流畅,作品风格平易自然,从而引领了北宋一代文风的转变。

借书读成功仕进的典范

欧阳修祖籍江西,生于四川,他年少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母亲受过很好的教育,知道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在家境贫困、缺少纸笔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用芦苇在地上写字教欧阳修。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里,欧阳修从小就很喜欢读书。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家里没钱买书,所以年幼的欧阳修常常没书可读。好在当时他们居住的随州有一个大户人家李家,李家拥有大量藏书,欧阳修就经常跑去那里借书读,一时记不下来的就抄写下来。他本来就天资聪颖,又如此刻苦攻读,等年龄稍大一点,吟诗作赋就已经文笔老成,丝毫没有刚刚学成少年的稚拙。

虽然聪明刻苦,但是欧阳修的科举并不是很顺利,他从16岁就开始参加考试,但是前两次都没有考中,直到他22岁时才连中三元,接连在广文馆试、国学解试和礼部省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向很有自信的欧阳修已经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在殿试之前更是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肯定能够夺得状元。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结果在后来的殿试中,欧阳修却大失所望,放榜时,他被宋仁宗唱第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当时主考官之一晏殊也是江西人,他知道自己这位小老乡文才出众,志向超群,唯一的不足就是锋芒过露,需要适当地挫一挫锐气,这也是众多主考官没有选他当状元的原因,都希望能够趁着年轻适当地压制他一下,好让他能及时改正,成就大才。

可是他们没想到欧阳修步入仕途之后,仍然不知道韬光养晦,性格不仅一点儿都没改,反倒更显现得全面,官运自然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直怼,就从上司和老师开始

欧阳修刚开始做官时做的是西京(洛阳)的留守推官,当时他的同事多是尹洙这样和他兴趣相投的年轻书生,平时喜欢聚在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他的顶头上司刚开始是钱惟演,对他们很宽容,到后来换成了老成持重的王曙。王曙性格一向严谨,看欧阳修他们整天就是吃喝玩乐,十分看不惯,经常训斥他们说:“你们这样天天饮酒作乐,难道不知道寇莱公晚年就是因为贪图享乐才被贬的吗?”寇莱公就是北宋名臣寇准,王曙是他的女婿,所以在敬重他的同时更以他的教训为诫。

一时其他下属都吓得不敢吭声,只有欧阳修耿直嘴快,回怼道:“我当然知道寇莱公的经历,不过依我看他之所以被贬,并不是因为贪图享乐,而是因为年纪老了却还不知道及时退隐,没有给年轻人让位置!”

这话太狠了,一时这位白发苍苍的王大人气得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欧阳修不光敢这样直怼自己的顶头上司,连他最为敬重的半师半友范仲淹也不放过。范仲淹比欧阳修大18岁,欧阳修刚崭露头角的时候,范仲淹已经名满天下了。范仲淹很欣赏欧阳修的才学,欧阳修也很敬重范仲淹的才干和耿直个性。不过即便这样,在范仲淹被任命为右司谏的时候,欧阳修认为他没有尽到向皇上进谏、为朝廷整治吏治的职责,于是专门写了一封信《上范司谏书》,绵里藏针对范仲淹一顿狂怼,甚至直接讲出自己怀疑范仲淹是不是称职这样的话来。

范仲淹一向以直言敢谏著称,我们实在想象不出他收到一封这样的信时是什么心情,只是一笑置之,还是在心里把这个“不懂事的小子”暗暗地骂上一通?但是很显然,范仲淹从来没有因此而记恨过他,两个人的交情没有变淡,反倒更显深厚。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敢怼,也敢陪

1045年,范仲淹因为主持庆历新政而遭受权贵们打击报复,宋仁宗最终倒向反对派,罢免了范仲淹参知政事的职务,范仲淹被贬出京城到偏远地区做了知州。

当时欧阳修已经被召回京城,担任右正言,也是属于范仲淹曾经担任的谏官一类,同时知制诰,主要负责起草诰命的职责。在范仲淹主持新政期间,欧阳修积极参与,提出各种革新吏治、改革军事的主张。此时新政失败,范仲淹、韩琦和富弼这些主持新政的官员纷纷被贬,欧阳修不但没有退身以求自保,反倒为范仲淹他们鸣不平,上书朝廷替他们分辩。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欧阳修自己替范仲淹分辩还不算,他看到当时身为谏官的高若讷不仅不为范仲淹他们进谏讲情,反倒还背地里议论范仲淹等人的不是,非常气愤,他不好当面驳斥,于是回到家就愤而疾书了一封《与高司谏书》送了过去。在信里他连讥带讽,含枪带棒地把高若讷骂了一通,称他为“君子之贼”,认为有他这样的人担任谏官是朝廷的耻辱。

欧阳修如此直率敢言的性格,自然注定他的仕途必定坎坷,但是更出人意料的是,他被贬谪的原因一度让他有口难言,无力回击。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以文成名,亦以文败事

当欧阳修在朝廷上为范仲淹等人仗义执言的时候,开封府审理的一个案件却把他推向了当时舆论的高峰:

欧阳修的妹妹在丈夫死后,曾经带着自己年幼的继女寄住在欧阳修家里,当时这个继女不过七八岁,欧阳修一直把这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女养大,直到亲自主婚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堂侄欧阳晟。

谁知道这个外甥女不守妇道,不久就因为和仆人有染而被欧阳晟告到了开封府。这外甥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同时还爆出了一个大料,让当时颇为记恨欧阳修却无从下手的官员们大喜过望:她供认自己在舅舅欧阳修家寄住的时候,就和欧阳修存有暧昧,明证就是欧阳修为她所写的这首《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文词固然清丽,可是字里行间似乎就隐隐写着“事关情色”几个字,让人真地会忧心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当时果然是居心叵测。尤其是一直对他怀有私愤的钱勰等人,更是借此事推波助澜,甚至把这件事直接捅到了宋仁宗面前,皇上不得不下旨彻查此案。

最后查证的结果自然是查无实据,可是欧阳修被人构陷至此,百口难辩,难免心灰意冷,再加上当时的新政不利形势,最后被贬滁州,在滁州他自号醉翁,写下了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

其实欧阳修只是此间的写词高手,尤其年轻时更擅长写言情诗词,比如这首: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这首词词句简练浅近,情调哀婉,用两幅仿佛对比一般的元夕夜景,描摹出主人公内心温婉细腻的情感变化,构思精巧一直让后世赞叹和效仿。

欧阳修的言情诗词很多,早年纵情声色,当时的上司及同事也都以此为乐,并没有谁认为这样的事有伤风化。不仅如此,整个宋代的词人也多以写词描写儿女之情为乐事,可是因为词惹出是非的恐怕没人能比得上欧阳修。

到欧阳修晚年,在经历过几次贬谪之后,他显然也深悔早年的孟浪放任,自号醉翁,希望在微微的醉意中忘却个人忧闷,只纵情山水,在自然美景中与民同乐。

欧阳修:为君子挺身而出,难免被小人落井下石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