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说起盛唐才子,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李白、杜甫、高适和岑参等人,因为他们所创作的诗歌无论从数量到题材,都较为庞巨宽泛,而王昌龄较之则显微逊。

王昌龄一生存诗181首,较起李白杜甫的千篇诗文、高适岑参的百篇佳作来说,这个数量并不是很大,但王昌龄的诗作质量都相当之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昌龄的181首存诗间,送别诗的数量竟然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分量,多达52首,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淳朴浑厚间的豁达随性

王昌龄的一生虽然才情横溢,也终奈不过怀才不遇,而且仕途相当坎坷,有过两次被贬的经历,最终也因被小人所忌而惨死于其刀下!但也许正是因了这番颠沛流离的际遇,才成就了他诗歌的精致之美,尤其是他的送别诗!

王昌龄一生虽然存世诗歌数量不多,但是无论是从其情感表述还是从艺术表现来看,其诗歌质量都堪称一流,他的诗作里虽然少有华丽辞藻,但正是那份返璞归真、于无声处的雕琢,成就了他诗文大美的意境感染,而他存世的数十篇送别诗中,那种以淳朴浑厚所演绎出的豁达随性,更是无人可比!

例如《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正是其被贬官江宁期间。诗人被贬,然后在边塞目送友人返回京兆,其间凄凉可想而知,但是,我们从这首诗中却看不到半点的矫揉造作、顾影自怜!

诗人在这首诗间,以寒雨、夜江、楚山孤来描述其时景象,虽有凄迷之意,又似更有开阔之局,后两名嘱托朋友的话就更是淳朴浑厚——‘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朋友你且归去,返回繁华洛阳,如若见到我的亲朋好友,他们但凡打问我的消息,请你一定告诉他们,我虽被贬,将久居风寒边塞,但我依旧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

仅此一首,联系王昌龄当下情境,我们也不难从诗文行间里读出他的豁达坦荡、情真意切,以及志行高洁的伟岸不屈!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另外,《送窦七》一诗,也更是以极其淳朴之语,道尽旷然天地的真挚之意: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虽然诗人一生际遇起落沉浮动荡,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境,试想诗中情景,清江寒月,秋林萧瑟,诗人遥望江上孤帆,送别自己的好友,其情其景似乎都难免令人凄忧,但王昌龄的诗作间却少了那份小我的凄凉,多的则是明净静谧、清幽旷然之意。

后两句‘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就更是透露出诗人豁达旷然的超脱之意,朋友你且早发舟,江边明月我为你留,有似于山水一程别后珍重、来日春暖久别重逢的自信和洒脱!

即便际遇坎坷,但也影响不了诗人的心性品格,即便鲜有华丽的辞藻,但也影响不了他送别诗间的豁达洒脱,这种返璞归真的诗文之美,在王昌龄的诗作中几乎随处可见,有如河蚌磨砺而来的珍珠,看似朴实无华,却又珍贵之至!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遵循却不沿袭的超然之美

有如《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表述,古代文人习惯借用杨柳风月等特言情述志,王昌龄也用,但用得别出心裁,超然高绝。

例如《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又如《送程六》: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再如《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借月述情,王昌龄也不例外,但他绝不仅仅只把眼光局限于一轮浩瀚明月,而是会观照到身边的一事一物,水、鱼、山、雪、舟、寺、溪、虫,甚至一缕寒烟都能成为他借喻的意象之物,但也绝然不会因为要抒情而生冷的搬用,他往往是以抒情为先,再选择自己所中意的意象隐喻,可能是明月古寺,也可能是广陵之酒,可能是江中秋云,也可能是苍茫暮烟!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类似的例子很多,若真要举例,王昌龄的每一首诗歌间都有其独道之处,但仅从举例的几首诗歌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上,王昌龄虽然会借用古人以物言情的意象借喻,但也绝不全是老套的模仿,也不仅仅只局限于杨柳风月。

他会努力去挖掘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用来宣泄和附着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他又极善于巧妙地组合意象,将看似十分普通的意象甚至可以说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组合起来,倒也耐人玩味。

细读王昌龄的送别诗,不牵强、不做作、不生搬硬套,不为描绘景致而假意抒情,只为抒发真挚感情,而描绘意象景致,倒也淋漓尽致、超然高绝。

审美情趣作为才子大家文学观念及审美理想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它具化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创作者的认知左右,而从王昌龄的诗作中,我们最不难读到的就是那种旷然豁达、遵循却不完全沿袭的独特个性。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独特手法下的酣畅淋漓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此为王昌龄送别诗之《送胡大》,全文没有半天矫揉造作,以‘不堪别’真抒胸臆,分别的忧思不遮不掩,不拦不挡,坦荡的表述也有别于古代很多文人大家借用意象象征,隐晦的表述情怀。

有如《送狄宗亨》中有‘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的愁苦连绵,王昌龄的坦荡,自他的送别诗词中可见一斑,但正是这样的直接和坦荡,倒使得分别在他的诗作中呈现出一派浩然大气的景象,倒更有别于隐晦扭捏的遮挡掩饰!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另外,我们也能从这些诗作中看到,王昌龄的诗作在其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是较为清新独道的,别人写离别,大致会写离别的景象,心中的不舍,王昌龄的送别诗,却更像是一盏摔碗酒,又烈,又爽,却又回味无穷。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看看这离别,简直是要愁煞人噢——潇湘深秋别故友,自该万语千言于胸中,但是索性,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总要走,走就走吧,‘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仅此一句,也读得懂诗人释然的浅笑,那些苦兮兮的不舍,倒都成了江边明月楼上的些许感念,这不正是人生该有的姿态吗?

而离别,真的是要把当时的情景描绘到淋漓尽致吗?王昌龄告诉你——绝地不作如此作!别人写送别中,你可以写送别前,送别后的场景,效果不仅不会减分,还会百分百的大不同!因为手法的清新出奇,往往会有异曲同工而且更加细腻逼真的情感倾诉!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这就是盛唐才子王昌龄!这也是诗人之所以存诗不多,但被认定皆为上品的证据之所在!唯惋惜诗人一生之坎坷际遇,但能声名远播,令吾等后人瞻望敬佩,也可谓诗坛才子不朽之功臣!

盛唐才子王昌龄:从送别诗作,去欣赏他的艺术之美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