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陶渊明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诗人、辞赋家,孤独者……在这么多标签中, 或许,“孤独者”这个称谓最为贴切陶渊明。陶渊明一生写过上百首诗歌,其中不少诗歌 以“孤独”为主题。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钟嵘曾在《诗品》中这样评价这位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的,他是隐逸的诗人,更是孤独的“王者”,纵观陶渊明的一生,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孑然一身”、“孤独傲世”。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01 早年时期家境没落,在孤独中成长

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外祖父孟嘉是位名士,父亲是个“寄迹风云”人物,年幼时期的陶渊明,家境还算殷实。然而,好景不长,在陶渊明8岁时,陶家走向衰败,且父亲去世。

家庭变故,父亲过世,对年幼的陶渊明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打击。之后,陶渊明寄宿在外祖父家,开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为家境衰落,童年时期的陶渊明,生活过得非常凄苦,常常挨饿、受冻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多年之后,陶渊明还曾在诗中回忆感慨道: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出自《与子俨等疏》)。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自祭文》)。

陶渊明的童年是凄凉的,然而,在如此严重匮乏的物质条件下,他却孤独而又坚强地熬了过来,并养成了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习惯。

与此同时,陶渊明还从祖父的身上学到了坦然、乐观的精神。这些童年的人生经历体验对他日后生归隐思想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02 初出茅庐,开始游宦生涯,只因饥饿所迫

童年时的陶渊明,和大多数孤儿相似,生活过得凄凄惨惨,不过,生活过得可怜,也好歹有祖父在。而长大成人后的陶渊明,一切只能靠自己,为了吃饭,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他必须做点什么。因为少年时饱读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等著作,加上受祖父影响,陶渊明身上有着很多文人墨客的才气。于是,初出茅庐的陶渊明,靠着才华,很快在仕途上谋得了一官半职,那年,他二十九岁。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一般的世俗凡子,他其实并不热衷于当官,第一次做官是被家叔陶夔推荐去的,也是受饥饿所迫而去的。

陶渊明曾在自己的诗中回忆写道: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出自《饮酒》其十)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自己曾经为了生计而被迫远行,踏入仕途,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诗人为之深深反思和感慨,自己不贪图功名,不贪图富贵,为什么却活得如此身心劳累?与其这样,不如回家归隐来得实在、舒心。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和当官相比,陶渊明更喜欢自然,若不是怕饿死,他或许不会踏进官场,也不会看到官场黑暗的一面。

03 身居官位,却一心想着赏花弄草

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做官,刚上任不久,便辞掉了官职,原因是: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陶渊明不堪忍受的这一官职是什么?根据史料记载,他第一次做官的岗位是“江州祭酒”即一种主管学务的官员职位,相当于教育行政长官。话说,这个官职并不低,要说一般人,能坐上官位,肯定抓不放手,毕竟,不管大官小官,都好歹是一份体面、有钱挣的工作。

但是,陶渊明很任性,他哪里管得那么多,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何必勉强,于是他自行“解雇”,拍拍屁股就辞职回家了,而原因很简单,就如他在诗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的,他喜爱自然,这是他为什么要辞官的原因。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陶渊明三次出仕当官,又三次辞官,在他的内心深处,有过憧憬向往,也有过挣扎矛盾,更有过悲伤绝望,最后他在一次次打击和失望中,放弃了让他痛苦的官职,选择了归隐田园,这源于他骨子里的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04 坚持本真与自我,勇敢和职场说“goodbye”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彻底辞去官职,正式归隐田园,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躬耕生活,直至生命寿终。而义熙元年那次辞官,他一共才做了没到三个月。那么,他为什么匆匆辞官,且走得如此决然?理由是: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之下,当了彭泽当县令。然而,他刚上任没多久,便碰上了贪官督邮来检查公务,贪官督邮明里以巡视为由,暗地里却到处圈钱,索要贿赂。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而陶渊明一向清高,对贪官更是嗤之以鼻,他听闻督邮要见自己,便很随意、敷衍地过去了。而县吏却拦住了他,对他说:

“大人,您这是要去参见督邮啊,得认真捣拾捣拾,穿好官服,束上大带,穿戴整齐去见人才行,否则,督邮恐怕要拿这个大肆做文章了,这对您定是不利的。”

听闻县吏这番话之后,陶渊明心中压抑的想法随口而出: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这话大致意思是,我堂堂正正的人,怎会为了那县令的五斗薪俸,而低声下气去贿赂讨好小人!于是,陶渊明索性写了辞职信,就这样跟彭泽县说“goodbye”,返乡归隐了。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05 回归田园,孑然一身,孤独傲世

陶渊明三次辞职,是因为热爱自然,也是因为性格的不合群。陶渊明厌倦官场的黑暗,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为此,不甘于同流合污的他,选择了辞职来逃离这样乌烟瘴气的职场环境

然而,归隐后的他,生活过得非常贫困拮据,甚至可以用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来形容。比如诗人曾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写道: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诗人写这首诗时,已经54岁。在这首诗中,诗人记述了自己人生所遭遇的各种天灾人祸,记述了自己清苦贫困的生活,比如“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这是一种何等凄凉的场景。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然而,纵然有无尽苦难,诗人也已淡然释怀,文中一句“在我视之如云烟”,霸气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看法。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也同样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大体意思是指:姑且能够顺应自然走完人生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又还有什么可踌躇迟疑的呢!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里希特曾说:“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在外人看来,陶渊明的人生是黑色的,悲惨的,但是对陶渊明而言,或许那只能称为“灰色”而已。陶渊明三次辞官,抛弃高官俸禄,这是他主动而为之的事情,而非被炒鱿鱼。

他的这种行为,让人不禁想到诗仙李白的那句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辈岂是蓬蒿人”。

是的,既然官场不合适,又何必勉强,遵循自我内心想法,追求人生自由,不是更为乐乎?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结语

陶渊明一生是贫困的,但也是“富有”的。清人钟秀在谈及陶渊明时,曾给出过这样一段点评:

“陶靖节一生自乐,未尝屈己徇人,有时独乐,自乐也;有时偕乐,亦自乐也;有时期于偕乐,而终于独乐也,犹自乐也。”

钟秀的评论是正面的,到位的,陶渊明确实是一位怡然自乐的隐者,一生活在自乐与独乐中,这种志行高洁、超然物外、孤独傲世的节气精神,和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几分相像。

陶渊明是一个伟大的孤独者,他不在乎外人的看法,也不需外人的怜悯或认同,他像孤独的王者,在纷繁复杂的世间平静地独行着。

孤独的王者,陶渊明:人生,不必合群,孤独虽可怕,但并不是悲哀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