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全国哀悼,从古诗文中品味愁思

清明时节,本身就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今年的冠状病毒中的齐心抗疫,更是彰显中华民族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古人也多借用此悲哀气氛来衬托自己的不得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来赏析几首。

清明节全国哀悼,从古诗文中品味愁思

柳条吐新,万物复苏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蒙蒙细雨

酒帘飘飘,

懵懂牧童,

他乡游子……

杜牧在池州清明节外出时不见阳光,遭遇细雨纷纷。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希翼借酒浇愁,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清明节全国哀悼,从古诗文中品味愁思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说的战乱虽然过去了,但是不知道多少人家的祖坟从此没有人能再扫,表达的是对那些为了保家卫国的牺牲的战士的伤感!

清明节全国哀悼,从古诗文中品味愁思

千里孤坟何人扫

4、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北宋末年,“元祐党争”,黄庭坚略受牵连。

“清明”对于“桃李”来说,自是“佳节”,但“野田荒垅”似乎更适合于“清明”这个节日本身。蓬蒿荒丘,遗骨一土,千载万世,谁知谁是贤愚?即便是活在当下,谁又辨贤愚?人生无常,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到头来还不是黄土一堆!

清明节全国哀悼,从古诗文中品味愁思

云祭扫,新时尚

5、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是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的时节,到这一天,人们不论贫富,都要穿着春装,到郊外去赏花踏青。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观赏大好春光,舒散自己抑郁心情的日子里,我们的诗人却兀坐家中,既没有花酒助兴,也没有高朋作陪,多么的百无聊赖、孤独寂寞,形似“野僧”作比。

痛苦与郁闷可以是前进的动力。伴随苦读诗书的灯,驱走了眼前的黑暗,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于是心胸豁然亮堂,情感得以净化。

6、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清明节全国哀悼,从古诗文中品味愁思

燕子、梨花,春天一切会好起来

7、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

归飞的燕子,飘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鸟啼,映衬着笑靥如花的少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不容辜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