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用这几首诗向劳动者致敬

#五一劳动节日#

五一劳动节,用这几首诗向劳动者致敬

五月份转眼就来到,而五月的第一个节日,就是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节。而诗词中又是怎么写劳动场景的呢?这几首劳动诗词,让你感受劳动之美。

01

白居易《观刈麦》

五一劳动节,用这几首诗向劳动者致敬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是一个追求“接地气”的诗人,他的诗力求“老妪能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他此时也把目光转向了田里劳作的农民,为他们写诗,为他们发声。

在中国文化中,“田园”和“乡村”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所不同的概念。

“田园”是理想化的乡村,是城市人对乡村生活想象与向往的集合体,代表了一种闲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山溪草木、蛙鸣蝉噪,构成了田园的形象。而“乡村”是现实化的田园,是真正生长在乡村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其中有农家的快乐,也有生存的艰辛。

古往今来,诗人们更注重“田园”的表达,因为这是他们理想的寄托。但白居易的这首《观刈麦》,却真正深入了“乡村”,书写民生疾苦。

诗的前半部分写的是群像。五月麦熟,遍地金黄,一派乡村好风光。在炽烈的阳光下,一群辛勤的农民不辞辛苦地劳作着。另一边,是他们的妻儿们,给他们送上慰劳的饭食。虽然辛苦费力,却充满了劳动的热情与希望。

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由群像进入对贫妇人的特写,气氛也变得凄凉。农民整日劳作于烈日下,已经很艰苦了;可还有更苦的,她是村子里的“贫困户”,孤苦无依,只能拾掉落的麦穗充饥。

这是这首诗最闪光的地方。观刈麦,并不是在远处“旁观”,记录劳作场面而已;而是深入地观察,体味最困难百姓的疾苦,并反思自己。

02

杨万里《插秧歌》

五一劳动节,用这几首诗向劳动者致敬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观刈麦》展现了农民的苦,但苦中亦可作乐。这首《插秧歌》就展现了农民生活快乐而充满干劲的一面。

《插秧歌》继承了杨万里“诚斋体”的一贯风格,但更加活泼、自然、口语化。

一家四口,一起下地插秧,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尽管下着雨,尽管饭还没来得及吃,都不重要。在他们看来,农忙时节是一场战争,蓑衣斗笠就是他们的战袍。而一面与秧苗“战斗”着,一面还要操心家里的鸭鹅呢!

这首诗幽默而直白,但完全没有打油诗的那种俗气。欢快的语言里,流露着农民的朴实和对劳动的热爱。

03

秦韬玉《贫女》

五一劳动节,用这几首诗向劳动者致敬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说了农民,我们再来说说手工业者。

古代男耕女织,这是小生产者的田园生活。但也有一种专为富贵人家织布的织工,她们织出了光彩夺目的布匹,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诗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个。由于贫穷,没有男子想要娶她,即使自己主动托媒都做不到。甚至,她买不起什么化妆品,更没有妆扮自己的机会。她把女孩子天生的对美的追求都压抑起来,日复一日地纺呀,织呀。

可是,她也希望像其他女孩一样出嫁,有人能和她分担苦痛啊。看着一把把的金线织入布里,就如同看到了自己流逝的年华。可惜,穿上它们的,只能是那些贵族女子。自己的巧手织成的美丽嫁衣,自己是无缘一穿的。

五一劳动节,用这几首诗向劳动者致敬

虽然我们今天不再像从前那样,但我们吃着可口的饭,穿着漂亮的衣服,用着精美的器具时,不要忘记它们背后,劳动者的汗水。劳动节,以这几首诗,向劳动者致敬。

10首世事经典诗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苏轼不可不读的7首诗词,人间万事,不过如此

四首相思诗词,写尽思念情感和人生愁苦,最后一首催人泪下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