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这首诗为什么能被人们称赞?

历经生活磨难的杜甫,所写的诗往往都是与“愁苦”相关,而“沉郁顿挫”也成了杜甫诗歌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

没办法,现实生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与改变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残酷的;而杜甫的那些很“沉郁”的作品不仅仅反映了真实的社会局面,更是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我们都知道,杜甫在他草堂里所居住的那几年,堪称是他人生中的一段较为美好的时光,所以,在这期间杜甫创还作了一些“闲适、恬淡”意境的诗篇,这也为杜甫诗歌增添了一笔独特的色彩。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这首诗为什么能被人们称赞?

今天这里,诗巷要跟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就是杜甫于草堂内“安居”时期所写。

相信提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两句诗,大家都会想起这首诗的题目;

——《水槛遣心》,其中的意境很美妙,我们一起来品读。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去郭轩楹敞:去郭,远离城郭。轩楹:这里指草堂的建筑物。

首联: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这一联主要对草堂的整体环境与风貌做了简单介绍,“去郭、敞、赊”三个词的精准运用,把此地的开阔与宁静充满体现出来。根据这一联的风格,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杜甫此刻的心情是愉悦而欢喜的。所以,在氛围与情感色的奠定方面,首联这个“头”开得很稳。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这首诗为什么能被人们称赞?

颔联: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在首联的基础上,作者继续丰富画面,把视线拉向“江”与“树”这两个物象来作描写。江是什么样子?是水与岸平;树是什么样子的?是晚时花多。清澈的江水映着盛开着繁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显得格外的美。

这两句的美不仅在色彩的明朗,更在嗅觉的悄然融入;那一树静静盎然的花朵,在映入我们眼帘的那一刻,就把或浓或淡的香味传递出来,让读者从视觉到嗅觉再到精神,都得到了美的享受。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这首诗为什么能被人们称赞?

颈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轮到全诗中最为亮眼的一联了,作者把它放在颈联处,与颔联一起从细节上对内容做出了丰满。和颔联相比,这一联则以“细腻、生动”致胜。蒙蒙细雨轻点着水面,此时的鱼儿也游上了水面,自由自在地嬉戏;风儿温柔地吹过,有燕子正斜着轻盈的身体在飞翔,时而留下几声清脆的啼叫声。这个画面描写惟妙惟肖,可谓“于细微处见功夫”,作者对物象具体的动作、体态上的临摹,使得它们具备春天特有的生命力,活灵活现而十分自然。

除此之外,这一联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简短的语言内,将逻辑关系安排得严谨又通顺。因为雨滴在水面溅起了小水泡,所以引得鱼儿跃出水面;因为风的原因,所以燕影刚好受力而斜。雨太大则鱼不出,风太大则燕不飞,所以作者笔下描写的画面正是“一切刚刚好”的景象。

通过这一联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春光的优美,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祥和安然,同时也能领略到作者观察力的细致入微。所以这两句能不好吗?它被人们深刻在心,由衷称妙是有原因的。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这首诗为什么能被人们称赞?

尾联: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五言律诗的一般布局,在前一句处作者有意作转,看似仍然在写景,但是这里的景已然与前两联的落脚点不一样了,它从宏观方面做出总结,所以作者的目的主要是从侧面切向情感、推出主旨。

杜甫将城中的十万户与此处的两三家进行对比,以体现“两三家”的环境僻静,这种远离喧嚣的地方正是他的精神家园,寄托着他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之情。

现在回头再看这首诗,语言没有堆砌与生难晦僻,韵味与意境上却达到了令人品而见神、读来入境的效果;尤其是颈联,简直是写活了春天,没理由不喜欢。

从句式与手法来说,全诗共八句,每一组诗句都采用了对仗的方式,且工整严谨尽显娴熟。如此诗作,须为之一赞。

与小满有关的诗词,是恬淡的岁月

人生小满亦清欢:古诗词中的小满,哲理满满

每日诗话:过几天小满,你知道吗?古诗中的“麦秋”就在小满节气!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