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读古诗,历史知识带你深入了解诗人,领悟诗词情感

对于高年级学生,学习与诗人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会全面地深入地了解诗人,从而更好地领悟诗词情感,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情感。

六年级读古诗,历史知识带你深入了解诗人,领悟诗词情感

学习古诗,了解诗人,是理解诗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诗人在写此诗时的生活经历,情感遭遇等背景资料,了解到这些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诗词的内涵,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六年级读古诗,历史知识带你深入了解诗人,领悟诗词情感

六年级学生要想学习好第三课的三首古诗词,《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先来了解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三首诗词的吧。

《宿建德江》的作者——孟浩然,早年在襄阳隐居苦读,以求出世,为国家建功立业。在他40岁时,踌躇满志,奔赴长安,无比自信自己能得到明主慧眼,可惜,本可以高中的孟浩然却因一句诗被唐玄宗嫌弃,轻飘飘地划去他本已经上榜的名字。

孟浩然满腔忧愤,在外游历,以排遣一下自己愤懑不平的情绪,这一日,小船游浪到吴越的江面上,他环顾着江水悠悠、四野茫茫的景色,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功未成名未就,只有这明月孤舟相伴,不禁怅然,那羁旅的惆怅,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还有对亲人的思念……千愁万绪,涌上心头。

江面平静,心绪却不平静,暮色苍茫,前途更是渺茫不知出路在哪里。此情此景,让作者自然而然地吟诵出这首看似平淡,实情浓烈,愁绪弥漫天地却又含蓄天成的绝句。

六年级读古诗,历史知识带你深入了解诗人,领悟诗词情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朝大文豪苏轼,他这一生在官场几经沉浮,幸亏他性情豁达,境界高远,坎坷的经历没有淹没他的才情。

他在朝廷为官,与当权派政见不合,受到排挤打压,外放到杭州做官,西湖美景成了他欣赏最多的地方,也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杭州夏天的西湖,阵雨前后的景象,写出了大自然变幻莫测的气象和西湖雨后的妙景。

再联系苏轼的境遇,正值人生壮年的他在朝廷所遭遇的事,又何尝不像这夏日的天,风云变幻,不可捉摸呢。他看着突然而至的乌云翻墨,又突然晴朗开阔的西湖,希望自己的遭遇也能像眼前的骤雨,尽快过去,得到朝廷赦免,得以重用,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字里行间,透出对自然气象和西湖景色的喜爱,也读出诗人面对未来的乐观豁达,充满自信。

六年级读古诗,历史知识带你深入了解诗人,领悟诗词情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文武双全的词人辛弃疾。他是南宋朝廷里为数不多,力主抗金收复北方的官员,他的政见受到多数贪生求和的高层统治者的打击。

落职后,辛弃疾归隐江西农村,过着田园生活。看着江西百姓暂过着安闲的日子,一边替他们高兴,百姓们安居乐业多好,一边又在心底为百姓们深深地担忧,这平和的日子不知还能维持多久。

这首词,是作者居住在在上饶县时写下的,他当时经常到黄沙岭游玩,黄沙岭不算很高,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安定。

也是作者常去游玩的地方,他很喜欢这里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风景,看到的听到的,都让人感觉到丰收的喜悦。

六年级读古诗,历史知识带你深入了解诗人,领悟诗词情感

学生们了解诗人的经历,知道这些诗词的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再去读诗、品诗就会情意相通,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