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五次北伐却含恨而终,是因为司马懿技高一筹吗?

我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魏强蜀弱

首先是魏强蜀弱。

魏国据有中原之地,古代中原是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技术最发达的地区,这块地盘都在魏国的控制之下。尽管我们今天看地图,光从地盘上说,吴国与蜀国看上去并不小,但实际上人口、经济是远远不及中原的。

曹丕篡汉后,魏国谋士刘晔曾说过:如今天下三分,我们已经据有百分八十,吴、蜀仅不过拥有一州之罢了。刘晔说魏国据有中国十分之八,指的并不是土地面积,而是州一级的行政区。东汉全国有十三个州,蜀占据益州,吴占据扬州以及一部分荆州之地,所以刘晔说蜀、吴只各有一州之地。80%的州一级行政区,皆在魏国手中。

因此,诸葛亮北伐,明显是以弱击强,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算胜不大的战争。

诸葛亮五次北伐却含恨而终,是因为司马懿技高一筹吗?

第二,交通补给线漫长,是蜀国北伐的最大劣势

地形险要,是蜀国抵御外敌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北伐最大的劣势。要入蜀与出蜀同样是不容易的,故而说蜀道难,难以上青天。

针对蜀军的劣势,魏国的明智之士早就算准,只要以守代攻,就能拖垮蜀国。最早提出这一策略的人,并不是司马懿,而是魏国散骑常侍孙资。孙资指出:只使用现有的部队,把守重要战略据点,凭险而守,虽不足以反击,防御绰绰有余。以不变应万变,把蜀国军队拖垮,魏国就能日益强盛,形成绝对的优势。

应该说,孙资的分析是有深谋远虑的。诸葛亮北伐,是一次消耗战,军队要穿越难行的蜀道,粮秣要千里转输,这都很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只要在边境线上与蜀军磨上几年,蜀国就要被拖垮。魏明帝对孙资的建议大为赞赏,遂采纳其议,确定只守不攻的战略原则。

后来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也是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一战略原则,导致诸葛亮每每因为粮草问题而退兵。

诸葛亮五次北伐却含恨而终,是因为司马懿技高一筹吗?

第三,诸葛亮战法保守,难以出奇制胜

在蜀弱魏强的大形势下,蜀军又面临漫长补给线的难题,对诸葛亮来说,北伐在打开局面,只能出奇制胜。然而,偏偏诸葛亮用兵十分谨慎,战法过于保守,因而屡屡碰壁。

比如说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准备最充分,而是不宣而战,最有可能打开局面。可惜的是,诸葛亮在战略进攻点的选择上,采取最保守的方案。他没有采纳魏延的方案,从子午谷出击,而这一条进攻路线,不仅在路程上是最短,而且直接进攻长安,倘若关中得手,将把魏国的领土一刀两断,关西将不复是魏国之地。应该说,这个战略进攻方向,价值是最大的,但是诸葛亮以风险太大,拒绝魏延的方案。诸葛亮最终选择从祁山出兵,这里远离魏国要害之地,魏国自然有充足的时间应对,整个战役便失去了突然性。

在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又一次否决魏延的提议,把进攻方向对准陈仓。这次进攻,比第一次还不如。在此之前,魏国都督关右的曹真就作出判断: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最可能的方向是从陈仓突破。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计划,早被敌方算准了。因此,曹真是有准备的,他派将军郝昭提前率领一千多人驻扎在陈仓,大力修缮城池。也正因为魏国占了先手,后来诸葛亮兵抵陈仓时,陈仓的守备已是相当坚强。诸葛亮以数万之众,拔不下陈仓一城,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纵观诸葛亮北伐,表现差强人意,我们看不到那种行云流水、酣畅漓淋的战斗场面,经常看到的场面上一打就碰钉子,感觉打得十分辛苦,放不开手脚。所以,诸葛亮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但并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