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长生不老,灵魂永存,如今听着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但在中国古代却是无数古代帝王毕生夙愿。有的停留于想像,但也有一部分帝王耗费大量财力与人力,去寻找长生不老药。这一部分帝王中不乏因为吞服道士所炼的丹药而死的,所以后世效仿者也就不多见了。然而,这些都不能阻碍帝王们对于永生的渴望,有的人便寄托于死后的殓衣上,这就出现了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穿着金缕玉衣下葬。

那么,金缕玉衣是如何制成的?穿着它下葬真的能长生不死吗?废除这一殡葬制度的始作俑者又是谁?

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金缕玉衣是指汉代帝王、王公贵族,下葬时所穿的一种殓服,也被称作玉押、玉匣,其外观和人体形状基本相同。汉朝人普遍认为,“玉”凝聚了山岳的精华,将玉覆盖人体,人体内的精、气便不会外泄,随之便能使死者尸骨不腐,以期重获新生。正是基于这种观点,玉器在汉朝贵族殡葬礼仪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早的玉衣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当时玉器与青铜器并列,都是祭祀天地的一种礼器。但当时开采玉石能力有限,大多受财力限制,当时所使用的玉衣,只是做工相对简单的缀玉覆面,缀玉制衣,它们也被称为缀玉面幕、缀玉衣。

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西汉时期,民间开采玉石的能力有所增强,而贵族们所拥有的财力更是堪称丰厚,随之缀玉覆面,缀玉制衣开始被金缕玉衣所取代。此时的金缕玉衣不再只是一种殡葬礼器,它开始象征下葬者高贵的身份。

西汉金缕玉衣,是由六部分所组成,它们分别为:鞋、裤筒、手套、衣袖、头罩。这六部分不但全部要由玉片拼成,串联编缀玉片的,也不再是普通的丝帛而是金丝。

第一件完整的金缕玉衣出现时间,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境内共出土二十余件玉衣,其中尤以刘胜夫妻墓中,出土的玉衣做工最为精美,制作年代最早。

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经皇帝允许,身为诸侯王的刘胜可以穿着如此奢华的金缕玉衣下葬,那身份更加尊贵的天子,穿着的又是怎样的金缕玉衣呢?史书记载,区别于诸侯王所穿的玉衣,汉武帝所穿的玉衣上面,雕刻有独一无二的蚊龙、鸾凤、龟麟等纹饰。因此武帝的金缕玉衣也被称为“蚊龙玉匣”。

当然,如此奢华的墓葬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受用。汉桓帝刘志执政时,冀州有位叫作赵忠的官员,他在下葬父亲时,就曾私自使用帝王下葬时才能使用的金缕玉衣。被人举报后,赵忠不但被朝廷定下了僭越的罪名。其父的墓穴也被挖开,尸体被置于荒野,赵氏全族更是因此受到牵连。

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西汉文景时期,贵族们为了避免犯下僭越之罪,开始使用“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此时诸侯王、公主等贵族被允许使用银缕玉衣下葬。贵人、长公主等贵族被朝廷允许使用铜缕玉衣下葬。

到了东汉时期,朝廷对于穿着玉衣下葬的要求,又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此时除皇帝以外,任何人穿着金缕玉衣下葬,都会被视为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地方豪强使用玉衣下葬会被视为僭越之罪,豪强家族会因此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

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三国时期的曹操,曾利用军队盗挖诸侯王的陵墓,以此来筹措军饷。在使用军队盗挖诸侯王陵墓的过程中,曹操发现了一个问题。因帝王墓中存在着造价昂贵的金缕玉衣,帝王墓往往会招来更多盗墓贼的垂涎。汉朝帝王使用金缕玉衣下葬,可谓是用尽心机,而盗墓者在获得金缕玉衣以后,却会抽出金丝,将玉片及帝王的尸骨焚毁。

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有鉴于此,魏文帝曹丕于公元222年颁布诏书:魏国各贵族阶层,禁止使用玉衣下葬。从此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金缕玉衣,成了汉朝独有的殡葬礼器。有幸躲过被盗命运的诸侯们,墓中遗骸早已化作一捧黄土,但他们却为后世留下了美轮美奂的金缕玉衣。后世考古学家在面对金缕玉衣时,无不赞叹两千多年前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汉代特有的殡葬礼仪,只为追求长生不老,最后被曹操父子废除

曹操父子通过盗墓获取军饷的行为,虽然被众人所不耻,但也正是因此才让他们发现了金缕玉衣下葬的弊端。曹丕禁止使用金缕玉衣,让更多汉墓得以保存,同时也节省下了大量的财力与民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

–为您推荐–
专家打开千年古墓,只挖出层层灰烬土地,四年后才找到几千珍宝
千年古墓里埋了一个小女孩,棺材上刻了4个字,专家看后吓出冷汗
考古队进入千年古墓,发现一包94年生产的方便面,专家惊呼:坏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