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位于天津蓟县境内的恒敬郡王永晧之墓,是清东陵的陪葬墓,早年多次被盗随葬物品被洗劫一空,只剩地宫轮廓,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后被村民用作灌溉储水井。一般人不知其为何人墓之遗存,我(清陵专家徐广源先生)亲探了此地宫。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清代王爷 网络图片

从地宫井口钻进地宫,我一路淌着水过地宫门券,进金券就发现了棺床。虽然棺床上也有水,但只有5、6厘米深,对我已丝毫没有危胁了。可是棺床上有许多淤泥,在水中浸泡着,泥很粘,走在上面不但很滑,而且一不小心会把鞋粘掉了,很容易栽跟头。

我们这次之所以对恒敬郡王永晧园寝地宫如此感兴趣,非要探不可,有重要的原因。我们事先从有关材料中得知这座地宫的金井口是桃形的,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我们这次探地宫主要就是冲着桃形金井的,所以我踏上了棺床就立刻先看金井。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恒敬郡王园寝地宫口已砌成了井  2009年8月第一次探访时拍摄

尽管棺床被水没着,上面有许多淤泥,但对于几乎搞了一辈子陵寝研究的我来说,金井在什么位置太清楚了。我很快就找到了金井,在棺床正中位置。棺床是长方形的,金井正在这个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处。我急忙俯身一看,金井果然是桃形的。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第一座陪葬墓地宫的金井。

桃形金井的发现对于清朝陵寝研究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高兴极了,立刻拍了几张照片。我把钢卷尺伸到水中测进深与面阔。我每测一个数据,就大声地告诉人在地宫石门外的冯建明,让他记下来。我在棺床上慢慢地走,测各种数据。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金券的南面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西月光石与券顶相接处有昔日的盗洞口

这座棺床有一个独特之处,正中棺位高出8.5厘米,宽128.5厘米。这是我探多座地宫中发现的首例。正中棺位安放的是恒敬郡王永晧的棺椁。正中棺位突出是有意突出永晧的尊贵地位。这与果亲王允礼的棺位比两侧的棺位长(进深长)的用意是一样的,异曲而同工。这座地宫还葬了他的几位福晋,具体是哪几位有待考证。棺床左右两端不与金券左右的墙壁相接,留出空位。棺床的立面(看面)做成须弥座形,仰伏莲花瓣脚。

永晧地宫的金券显得很宽敞,面阔 920 厘米,进深 609 厘米。由于没带红外线测距仪,所以各券的高度都未能测出。因为地宫里的积水较深,水又极凉,所以地宫地面是石墁还是砖墁还不知道,留待以后再考察。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棺床上的桃形金井

我照好照片,测好数据后,准备出金券,我一手拿着大手电,一手把着垂在胸前的相机,晃晃悠悠地淌水走出金券。到了石门外总算上了“岸”。冯建明见我的袜子都湿透了,他干脆在穿靴子之前就把袜子脱了下来,冯建明学着我的样子,走进了地宫。冯建明比我灵巧,很快就踏上了棺床。因为我已把数据都测了,所以他就省事多了。他在里面又仔细考察半个多钟头。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桃形金井

出地宫井口时,冯建明先出了地宫井口。他和李宏杰俩人一齐叫力往上拽我。可当我还是觉得要下坠,冯建明灵机一动,大声对我说:“徐老师后背贴南墙,双脚用力蹬北墙!”我按他说的做了,果然身体马上就不往下坠了,我终于爬出了井口。

随后我们又考察了永晧园寝的一孔拱桥。这座桥的规模大于妃园寝的一孔拱桥。桥孔很大。碑亭已荡然无存。在一孔桥下的河道西边的水坝上还能看到墓碑屃头(刻有盘龙的碑身的顶部)的残件。并且看到了刻有云龙的碑亭券脸石构件。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恒敬郡王园寝的朝山及一孔拱桥桥面  2009年8月第一次探访时拍摄

清朝郡王永晧陵墓地宫探险,发现永晧墓修得比果亲王允礼墓还好

恒敬郡王园寝的一孔拱桥  2009年8月第一次探访时拍摄

综合来看,永晧虽是郡王但园寝的规模很大,规制很高。地宫规制起码比果亲王允礼还要高(因为允礼的地宫是砖券)。这次探地宫,虽然有一定的风险,消耗了很大的体力,但我们认为非常值得。为今后研究清代帝王陵的陪葬墓,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猜你还想看

华佗可能不是中国人?此清华教授:据我推论,华佗可能是印度人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中国四大神秘古墓:一座找不到一座不敢挖,一座挖不开一座挖十年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