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做“郎中”?今天来说下郎中称谓的来历

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做“郎中”?今天来说下郎中称谓的来历

郎中亦为古代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分为东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设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管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之高级部员。

其实,自先秦到晚清,“郎中”和“大夫”都是官职名称,唐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医生”最早见于《唐六典》,有一句话叫“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从医者的统称。

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做“郎中”?今天来说下郎中称谓的来历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是鲁国的大夫;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了大夫、郎中等官职,由此,太医专称大夫。由于唐末五代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人们就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ài”。

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做“郎中”?今天来说下郎中称谓的来历

远古的时候,规劝君王是不设专职官员的,从公卿大夫一直到工匠商贾,没有谁人不可以劝说君王的。秦朝开国以后才设置专司进谏的官职,名叫谏官。谏官最早叫谏大夫,后来称谏议大夫,一般称作谏臣、争臣、净臣。古代争与诤通用,《荀子医道篇》解释:“有能尽言于君,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

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做“郎中”?今天来说下郎中称谓的来历

荀子

秦代谏大夫执掌议论 ,无定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管辖,西汉属光禄勋,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隋朝属门下省,定员四人,隋场帝一度废置。唐代又恢复谏官,又有补阙、拾遗。唐代诗人杜甫的官衔就叫左拾遗,时称“杜拾遗”。唐代复置谏官不久便废除。宋朝设置谏院,左、右谏议大夫任为长官,下隶司谏、正言。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说到,谏院属门下省、中书省。嘉佑八年,谏院曾把谏官的名字镌刻在石碑上,忠奸功过,留于后人评说。辽、金沿置不改。元朝无谏官,明代洪武二十五年曾置速议大夫,不久废除。

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做“郎中”?今天来说下郎中称谓的来历

相关阅读:

奇技淫巧?来看看中国古代这些不可思议的发明!

古代计时常识,中国传统的十二个时辰

(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