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秦叔宝

秦叔宝,名琼,在小说《说唐》中是响当当的一条好汉,不仅武功了得,更兼英雄义气。

《旧唐书》上说秦叔宝“从征于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最居多”,当时刘武周麾下悍将尉迟敬德也曾是秦叔宝的手下败将。

在历次战斗中,对于阵前耀武扬威的敌军骁将,只要李世民一声令下,秦叔宝总是“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于万众之中,人马辟易。”秦叔宝可说是历史上真正的有能力“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人。

他追随李世民破宋金刚、平王世充、拒窦建德、灭刘黑闼,且每次都作为敢死队打头阵,尤其面对数十万大军的窦建德,“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令敌军夺气,勇冠三军。

无疑,秦叔宝是大唐军中赫赫有名的“冲锋队长”,战场上的风头和立下的功勋一时无两。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然而,在贞观十七年,太宗命人将24名开国功臣“图形于凌烟阁”时,尉迟敬德排名第7,程知节排名19,连那个寸功未立的张亮居然也排到了16位,而秦叔宝排名第24,末位。

此时的秦叔宝因为身上累累战伤,已经去世几年。

很多人不理解,秦叔宝每逢战事干的都是最险、最苦、最累的活,其军功明明在诸将之上,为何排名却反而靠后呢?

有的文章说,是因为秦叔宝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没有帮助李世民夺权篡位,所以失去了信任,导致靠边站。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玄武门

此言差矣。

《旧唐书》记载:“六月四日,(秦叔宝)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说明秦叔宝不仅参加了玄武门之变,而且也立了功劳,并得到了较为优厚的封赏。只是他没有像尉迟敬德那样表现突出。尉迟敬德亲手射杀了齐王李元吉,还被派去控制皇帝李渊,在事后被李世民列为功劳第一。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叔宝在功臣中排位靠后呢?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是因为李世民办事不公吗?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元年李世民大封功臣,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为第一等,实封一千三百户。此时皇叔李神通跳出来说不公平,怎么几个舞文弄墨的评了第一等?

李世民解释说:房、杜等人有运筹帷幄、谋定社稷之功,就像汉朝的萧何一样。在赏罚这件事上,必须做到“赏当其劳、罚当其罪。”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令众人心服。

这说明,李世民认为他的封赏是公允的,这也是营造朝廷和谐、功臣团结的基础。

那么为何在秦叔宝身上出现了明显不公的现象呢?

这里面有复杂的原因,最明显的问题似乎出在秦叔宝自己身上。

在史书的细节中,比起尉迟敬德、程知节来,秦叔宝这人在性格上似乎存在某些缺陷。

比如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尉迟敬德多次劝说秦王李世民赶快动手,以免后悔莫及。甚至还威胁李世民说,如果再不动手,我只能逃亡了,到时剩你一个光杆司令。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尉迟敬德

随后,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的共同怂恿下,李世民方才同意当机立断发动政变。

尉迟敬德不仅积极怂恿主公秦王“干大事”,还在玄武门截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射杀了李元吉,割下了李建成的头颅。

尉迟敬德不仅是策划者,还是主要实施者。

而秦叔宝虽然也参与了这件事情,在筹划中并没有发表个人意见,在行动中表现也不算积极,没有斩获记录,也就是跟在别人后面撑撑场面。

在整个过程中,秦叔宝似乎只充当了“主公让干啥就干啥”的角色,缺乏主动作为的意识。

再看秦叔宝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离开王世充投奔李渊。这件事也不是他自己的主意,而是程知节(程咬金)的倡议。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程知节

当初他们追随李密,被王世充打败,走投无路情况下跟了王世充。

这个时候,秦叔宝还是一副“嫁鸡随鸡”的态度,兢兢业业帮着王世充打仗。

但程知节有思想有主见,他私下对秦叔宝说,王世充这个人气量狭隘,动不动就赌咒发誓,跟跳大神的巫婆一样,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大话,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不值得追随!

一语点醒梦中人,秦叔宝点头称是。

于是在两军阵前,当着所有人的面,程知节和秦叔宝突然带着身边亲信几十人投奔唐军。程知节在马上对王世充作揖,还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王公虽然对我们不错,但你性格猜疑,不值得我们托付,今天告辞。

然后就堂而皇之地投奔李渊了。

你看,程知节多么会做人、会说话,连叛乱这种人人唾弃的事,都被他包装得如此光鲜亮丽、顺理成章。

如果没有程知节的提议,秦叔宝会不会背主投奔唐军呢?

按照他的性格绝对不会。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玄武门之变前,程知节被李建成建议调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又耍了个花招,并没有立即赴任,而是跑到李世民那里说,“大王身边的帮手都被剪除,自己也要快保不住了,我冒着生命危险不去赴任,愿大王早作决断(发动政变)!”

在李世民决策发动玄武门政变过程中,程知节的怂恿也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到了6月4日,他也跟着李世民在玄武门袭击建成和元吉。事后,被封太子右卫率、右武卫大将军,赐实封七百户。

从以上分析中,秦叔宝无论在投靠大唐还是玄武门政变中,他都是显得没有主意,跟着别人屁股后面,既不是关键人物,也没起到主要作用。

因此可以断定,秦叔宝由于性格原因,并没有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在关键问题上不是决策组的核心成员。

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秦叔宝这个人不屑于搞小圈子、小团体,他是真正具有侠肝义胆的人物。作为曾被李渊厚赏、又是秦王的部下,在忠义难以两全的时候,他宁可躲在后面。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那么,秦叔宝没有进入李世民的核心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答案是有。另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秦叔宝跟李勣、程知节一样,都是关东人

李世民对关东豪杰的信任程度还是有所保留的,并没有将这些人引为心腹,这能从多方面看出来。

凌烟阁功臣排名中,程知节排名19,李勣排名23他们的排位虽然比秦叔宝的24要高一点,但也是比较靠后的,跟他们立下的功勋不相匹配。

比如,对于灭国无数、功高盖世的李勣,李世民直到在去世前,还在测试李勣的忠诚度,一不称心就准备杀了他,可见他对东方豪杰比较忌惮。

跟李世民同为山西人的尉迟敬德待遇就很不一样,刚投降过来就成了秦王心腹,如同秦王李世民的保镖,两人在战场上如影随形。

大唐“冲锋队长”秦叔宝,为何活成了李世民圈子的边缘人物?

其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尉迟敬德会帮他出主意外,两人同是山西老乡,说话口音相同,交流无障碍。而作为关东人氏的秦叔宝和李勣、程知节等人在交流沟通上则存在一定障碍。

所以,这样就很清楚了,秦叔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末位,不仅有自身性格的原因,也有地域出身的因素。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