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清代的雍正皇帝(名胤禛)之所以能在“九子夺嫡” 中最终胜出,除了他本人极擅玩弄权术,惯于搞阴谋诡计 ,手段戾狠外,主要是依靠年羹尧、隆科多这两位心腹死党的两肋插刀、抵死相助、鼎力辅弼。

隆科多是胤禛的舅父,也是康熙临终前指定的唯一顾命大臣,担任步军统领这一要职,掌握着卫戍京师和畅春园的军权,康熙薨逝后,由雍正继位的所谓康熙“遗诏”就是由他当众亲口宣读的。他为雍正击败诸兄弟、顺利登基立下了首功,因此备受雍正的尊重与宠信,权势煊赫,炙手可热。

在此重点说说帮助雍正即位的第二功臣年羹尧。年羹尧很早就投靠了胤禛,长期以来就是他的亲信党羽。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年羹尧多年担任川陕总督,替清廷西征大军办理后勤,同时他还领有一项秘密任务:掣肘、监视胤禛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皇十四子、大将军王胤禵。康熙生前非常喜爱皇十四子胤禵,特地封其为征西大将军,有增加其历练、威望之意,因此胤禵被认为是康熙最中意的皇位继承人。

在胤禛卡位夺权的激烈斗争中,正是因为川陕总督年羹尧的有力牵制,使得胤禵这位“大将军王” 调不动西征大军的一兵一卒,无法兴师问罪,最终只得束手认命。

不仅如此,他还替胤禛立过不少战功。史载,就在雍正即位当年,游牧于青海的和硕特蒙古部发动叛乱,刚晋升为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率军讨伐,以雷霆之势迅速平定了和硕特之乱。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这场军事胜利对雍正来说意义重大,堪称一场及时甘雨。年羹尧铁腕平定了青藏地区的和硕特部叛乱 ,这场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对于新即位的雍正帝是个强有力的支持,一下子就提高了他在朝野的威望,也成功地转移了人们对他得位不正的质疑 、议论,大大地巩固了他的皇位与统治地位。年羹尧遂得到雍正帝的多次褒奖,红得发紫。

很显然,年羹尧和隆科多一样都是雍正集团的核心骨干,也是雍正旗下最得力、最受倚重的两个“鹰犬”,典型的顶级权力圈“圈内人物”。

雍正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夺位之争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两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称得上功不可没。对这一点雍正帝也是最心知肚明的。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因此在即位之初,立足未稳的雍正就对他们极尽笼络,大加恭维, 使其荣宠无比,势焰熏天。据史料记载,雍正是这样赞誉年羹尧的(对隆科多的赞誉在此略去):

“从来君臣之寓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尔之庆幸固不必言矣,朕之欣喜亦莫可比伦。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朕时时心畅神怡,感天地神明赐佑之至”!

这样的甜言蜜语竟出一言九鼎的自帝王之口,实在古今罕见,听起来很是肉麻,浑身起鸡皮疙瘩。可实际上这是权谋狠辣的雍正帝准备屠功狗的先兆,属于典型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帝王诈术。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年羹尧、隆科多是雍正帝最忠实、最铁杆的死党固然不假,然而正是因为他俩知道太多核心机密,对于雍正的历史与心理了若指掌,太熟悉、太了解了,于是犯了君主之大忌;有他俩在,雍正身上的光环就黯淡无光甚至不复存在,自古“仆人眼里无伟人”,尤其是肚子里藏有太多机密的忠仆,这对于君临天下、九五之尊的皇帝而言,无疑是根本不能容忍、接受的事实。

雍正心硬如铁,意志坚定,手段狠毒,丝毫不逊于明太祖朱元璋。只不过他比朱元璋更加有心计,也更善于长远谋划,以找到杀功臣的最佳时机,他不想背负一个“屠功狗”的恶名,而更愿意让年、隆自己上钩、入套,于不经意间陷入天罗地网中,再慢慢收拾掉他们。

年羹尧能手握重兵且屡建战功,并非没有脑子的莽夫。但论玩政治,尤其是和雍正这样的权谋高手比,他只能算是小学生水平。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年羹尧自恃功高,又以为自己是雍正的左膀右臂,柱石之臣,背景深、靠山硬、来头大,又被雍正的“糖衣炮弹”所迷惑,看不透背后的险恶用心,遂放弃了应有的警惕性与戒惧之心,误以为自己乃雍正上位的大功臣,于是放任自己、骄横跋扈、作威作福是理所当然之事。于是乎, 一个个浑然不觉地钻入雍正早已张好的天罗地网中陷于死地,为自己招来了塌天之祸。

年羹尧在建立功勋后,很快变得得意忘形,恃宠生娇,恣纵不法起来。例如军中奖惩、用人,往往不经上奏请示,即自行决断,称为“年选” 。这样的举动,和当年平西王吴三桂的“西选”并无差别。他用这样的方式迅速拉拢了一大批人,在川陕一带以及军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随着权势的增强,他更加骄横不法,目无皇帝,凌辱同僚,甚至上朝时逼迫总督、巡抚等朝廷一品大员跪地迎送自己。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雍正派御前侍卫到军中去监视他,以搜寻他擅权枉法的证据,年羹尧居然故意羞辱这些负有特殊使命的皇帝“耳目”,将他们“作奴隶使用”,为“伊登镫”。雍正要的就是这个,除掉他需要的口实与理由找到了。对年羹尧卸磨杀驴的时刻终于来了。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下旨说年羹尧“怠玩昏聩……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将其贬为杭州将军。同时暗示群臣继续给年羹尧罗织罪名,将其彻底扳倒。

在皇帝的撺掇下,众大臣发扬“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 的国粹精神,纷纷上书揭发年羹尧大人犯下的一桩桩 “滔天罪行”。这正是雍正期望看到的场面。等“罪状”搜集完毕,即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莫须有”的,雍正也顾不得一件件去核实了,他急不可耐、理直气壮地决定要让曾被自己倚为肱骨的年大将军快去阴曹地府。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雍正三年(1725)年底,经六卿六部和议政王大臣的审讯,给年羹尧定了九十二项大罪,雍正念年羹尧所立功劳,勒令他自缢谢罪(好歹留了个全尸)。可怜年大将军,终于为自己的“任性”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年羹尧死了,另一位拥戴雍正上位的首功之臣隆科多的好日子也即将到头了……

从雍正即位后残忍对待诸皇兄弟和年羹尧、隆科多的处理方式上看,他即位确有重大不可告人之阴谋。尤其是将年、隆二功臣除掉,完全可视作杀人灭口。而且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仅以年羹尧为例,他至死都不曾认罪。这从他临死前写给雍正的信中就可以看出来,当雍正煞费苦心罗列年羹尧九十二项大罪及三十项杀头重罪,逼其自尽时,年羹尧一项都不认,可以说绝不认罪。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他在信中求情说:

“臣功最高,臣罪最重。忆自先皇帝(康熙)升遐之日,臣首蒙皇上特攫,……不惜身名,与参密勿……鸟尽弓藏,兔擒狗杀…..”。

从他临终上疏中可见他自以为为雍正即位立过不世之功,而雍正却过河拆桥,罗织那么多“莫须有”的罪名,非得致自己于死地,自己不服、冤深似海啊。但皇帝要杀他,只是一句话而已,他拒不低头认罪又有何用?

雍正对拥戴自己即位的大功臣年羹尧、隆科多大开杀戒,完全是帝王手段。年、隆的悲惨遭遇,充分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时代的帝王是毫无人性、薄情寡义、更无信用的冷血动物,一旦坐稳了龙椅,就全然不顾往日的情谊,更不顾曾为己立下的大功,毫不迟疑的将功臣打入十八层地狱。而年、隆等人自恃功高,以为自己身处权力核心“圈子”,身处险境犹浑然不觉,不知韬晦,不知低调,自以为背靠大树而肆意妄为,甚至敢拔逆鳞,触犯法令(主要是触犯皇帝 ),于是迅速失宠,被逐出权力核心圈子,以至于遭受没顶之灾,身死族灭,悔之晚矣。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紫袍玉带石/双带料—石雕月饼—俏色雕刻,中秋送礼必备

楼主+V13070523690

定制、来料加工私聊

年羹尧为什么宁愿死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