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纵观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战争史。

自古至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歇。

战争,是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重新分配利益,确定新秩序的最直接方式。

一场战争过后,人们往往热衷于复盘战事的进展,研究战争战术、兵力分布、临场指挥、武器对比、将领素质。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另一个群体:他们同样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但于个人而言,他们是失败的一方。迎接他们的往往不是掌声和鲜花,不是勋章和尊重,而是牢笼与虐待,甚至是肉体的灭亡。

他们,就是战争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群体、待宰的羔羊——战俘。

长平之战的血腥尾声

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已经被秦军围困长达两个多月,断粮四十六天的赵军,在主帅赵括的率领下,发起了最后一次突围。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因为缺粮,赵军内部甚至已经发生了士兵“人相食”的惨剧。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赵括亲率士兵发起最后一次突围

在这一次突围中,年轻的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杀。这位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主帅,直到此时方才明白,父亲赵奢对自己“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必括也。”的评价竟然如此精准。

主帅被杀、伤亡惨重、饥寒交迫,四十万群龙无首的赵军士卒,因此放下武器,选择向秦军投降。或许在放下武器的那一刻,他们还心存幻想,幻想白起会放他们回赵国,回到可爱的亲人身边。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跟着白起征战四方。但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们始料未及,胆战心惊,犹如末世降临。

距离这一人间惨剧年代不过一百多年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一事件的描述颇为简单: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史记·赵世家》记载: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阬之。

而在白起的传记中,司马迁对此事的描述稍微详尽些:

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通过史书记载,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个信息:

1. 四十万赵军向白起投降,而白起选择将他们全部活埋。

2. 在坑杀赵军降卒的过程中,白起使用了计谋。

上述两个信息都在描述长平之战的残酷和白起的残忍。但白起如何使诈坑杀赵军并没有详尽的记载。

很多人不禁要问:赵军降卒有四十万之众,人数二十多万且疲惫不堪的秦军,想要将人数多于自己一倍的赵军尽数活埋,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单是挖掘深坑这个基本的操作,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对于秦军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四十万赵卒,在得知自己即将被活埋的情况下,如何不作困兽之斗,甘愿引颈就戮呢?

白起号称一代杀神,但即便如此,想要一夜之间将赵军尽坑之,也是匪夷所思。难不成白起是阎王在世?他到底用了什么计谋呢?

明朝的冯梦龙曾经写过一本《东周列国志》的演义小说,在这本书里冯梦龙对于白起如何使诈坑杀赵卒,作了如下演绎:

乃将降卒分为十营,使十将以统之,配以秦军二十万,各赐以牛、酒,声言:“明日武安君将汰选赵军,凡上等精锐能战者,给以器械,带回秦国,随征听用;其老弱不堪,或力怯者,俱发回赵。”

赵军大喜。是夜,武安君密传一令于十将:“起更时分,但是秦兵,都要用白布一片裹首。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

秦兵奉令,一齐发作。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其逃出营门者,又有蒙骜、王翦等引军巡逻,获住便砍。

四十万军,一夜俱尽。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

武安君收赵卒头颅,聚于秦垒之间,谓之头颅山。

场面可谓是惨绝人寰、山河失色,也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白起的狡诈和秦军的残暴。但很可惜的这只是一本小说,不可尽信。但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四十万赵军降卒都是被坑杀的。

近年来,不断被发现的长平之战赵军尸骨坑,就印证了人们的猜想。

1995年5月在山西高平发现的赵军尸骨坑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尸骨姿势不同,有的头骨与躯干分离,有的尸骨上有明显的钝器击打痕迹。还有的尸骨上有刃器、石块、火烧造成的创伤。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赵军尸骨坑可谓触目惊心

很显然,活埋绝不会造成这些创伤。

再加上长平之战古战场附近的诸如丹水、骷髅庙、白起台这些地名,很难让人不作出如下推测:

白起利用诡计欺骗四十万赵军降卒,将他们分批杀害,然后就地掩埋。

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之狡诈、行事之残忍,可见一斑。

当然杀降事件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蒙古大军屠灭西夏、李鸿章苏州杀降,以及让无数国人痛心疾首的南京大屠杀同属此列。

中国自古就有“杀降,不祥”的古训,明代大将常遇春,就曾因为嗜杀而屡受朱元璋的训斥。在我们看来,已经放下武器的士兵,只能算是非战斗人员。胜利者如果此时再逞匹夫之勇,既是不人道的行为,也属胜之不武。

可为什么偏偏白起之流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杀降的背后

实际上,白起之所以会选择杀降,是出于很多现实利益的考量。

  1. 最大程度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

战争,无论是攻城掠地,还是固守城池,都是建立在大量有生力量的基础之上。战争最终的成败,也以有生力量消亡的多少来判定。

所以,自人类发生战争以来,双方的作战无不以大规模的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长平之战概莫能外。

白起想必也是基于同样的理念,才选择大规模坑杀赵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溯一下长平之战爆发的起因。

战国末年,经过商鞅变法和多年的对外战争,“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秦国作为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山东六国,可谓是虎视眈眈,势在必得,一心想要吞并他们,统一天下。

赵国,历经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成为当时仅次于强秦的第二号强国,是六国中唯一可以和秦国争雄的国家。

老大和老二的关系从来都比较棘手,不好处理,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的殊死搏斗。

当时的赵国,无疑是秦国统一之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也是最大的心腹之患。对于志在统一天下的秦国来说,赵国是它不得不翻越的崇山峻岭。

长平之战就是两国为争夺上党地区而爆发的一次剧烈碰撞。

公元前262年,秦将王龁伐韩,占领了野王,韩惠文王为求得和平,将上党郡献与秦国。但上党郡郡守冯亭和百姓却不愿降秦,最后主动投靠了赵国。这时的赵国君主是赵孝成王。此时他登位不过四年,和自己的爷爷赵武灵王和父亲赵惠文王相比,赵孝成王少年得位,踌躇满志,一心想要作一番大事业。但赵孝成王年轻气盛,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为人做事不够沉着冷静、好大喜功,一心想要扩展赵国领土,和秦国掰手腕。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赵孝成王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赵孝成王全然忘记了几天前自己曾做过的“飞龙坠地,筮史官断定有气势而无实力,看见金银珠宝堆满地却主忧愁”的不吉之梦。不顾赵豹的强烈反对,听信奸臣谗言,贸然接受了上党郡。

长平之战由此爆发。

此后,赵孝成王昏招迭出,一错再错,撤换廉颇,任用赵括。终致局面不可挽回。

经过三年拉锯,赵国完败。

相对于年轻的赵孝成王,老辣的秦昭襄王当然明白长平之战的意义:这既是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更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长平之战示意图

这一仗胜了,秦国面前自此一马平川,再无阻拦。

白起杀降,当然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愿,更是秦昭襄王的主观意愿,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秦国的国家意志。赵国军队,从踏上长平战场的那一刻起,被屠戮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2.主将的猜疑心理在作祟

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

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白起杀降的第二个原因。因为上党地区和上党百姓的归附赵国,不愿入秦,白起据此认为,赵国人多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今日归秦,明日可能就会思念故邦而再次反叛。

这样的军队放在自己的身边,自然是一种心腹大患。为了根绝这种祸患,不如痛下杀手,斩草除根。

同样的猜疑心理也表现在了“苏州杀降”的李鸿章身上。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李鸿章也曾苏州杀降

1863年11月,固守苏州的纳王郜永宽等人眼见太平天国覆亡在即,加之与慕王谭绍光不和,遂起降清之心。侦知这一讯息的常胜军头目戈登,迅速转告了正在为攻城而发愁的淮军统帅李鸿章。

于是在戈登的担保下,纳王郜永宽等人和李鸿章达成了投降协议。八王在杀死谭绍光之后,受邀参加李鸿章和程学启设下的鸿门宴。宴会之上,李鸿章赏赐八人顶戴官服,八人感恩戴德,却于接受之时惨遭武士杀害。苏州城内的两万多降卒也尽数被屠杀。

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掉放下武器,一心要降清的八王呢?历来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从李鸿章事后给朝廷呈上为自己辩解的奏折《骈诛八降酋片》中瞧出一些端倪。

在这份奏折中,李鸿章声称八王提出了很多过分要求,比如说要官要地、指定任职省份。同时,苏州城内关卡林立,苏州四门被占据,太平军依然保有大批精锐。然后,李鸿章开始告诫朝廷,千万不要养虎遗患,过去太平军诈降的先例犹在眼前,不可不戒。

总之一句话,李鸿章并不相信八王是真心降清。再加上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曾因为太平军诈降,差点丧命。他就更不可能真正的信任太平军的投降。

由此可知,白起、李鸿章杀降,还缘于对曾经对手的猜疑。这种不信任,并不会伴随着对手的投降而消除。反而因为时刻担心他们会再次作乱,难以安眠。所以,他们宁愿背负骂名,也要再次举起自己手中的屠刀。

3.复仇心理

战争是无情的,战场之上从来都是鲜血横飞,血脉喷张,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士兵们长期背井离乡,在外作战,背负着强大的死亡压力、恐惧和乡愁。这种情绪,最终演变成了仇恨。所以长年作战的双方,必定会对对方产生刻骨的仇恨,对敌人,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现在对手投降了,宣泄自己的仇恨变得如此触手可得。在强烈的复仇火焰的燃烧下,屠戮在所难免。

西夏的覆亡,党项人几乎被蒙古赶尽杀绝,可以说正是出于这种心理。

元朝曾经主持修撰了《宋史》《金史》《辽史》,唯独没有修西夏史书。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都知道,后世在修撰前朝史书时,只修自己认为是正统王朝的史书。从这一点上来说,元朝统治者认可了宋、金、辽的正统地位。蒙古人既然没修西夏史书,那就说明在蒙古人心中,西夏人是可以被忽略的存在。

但是,西夏是一个延续了将近二百年的王朝,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灭亡西夏也用了长达23年之久。何以在蒙古人眼中,西夏被忽略了呢?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般认为,这和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关

《蒙古秘史》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1225年冬天向党项领土进发时,成吉思汗在中途停下来猎取野马,因座骑脱疆,他被摔下来受了重伤。这样一来,蒙古大军就不得不停下来,等候大汗痊愈。为了顾全体面,成吉思汗派遣使臣通知党项君主,要他必须就其轻慢无礼的行为作出解释,然后成吉思汗将会根据他答复的情形,决定撤军还是继续入侵。当蒙古使节来到党项朝廷时,阿沙敢不又一次傲慢地声称,他完全对先前说过的那些无礼的话负责,并且更为嚣张地嘲弄了蒙古人,表示要在战场上一分高下。当听到这个答复后,成吉思汗发誓要洗雪耻辱:“虽死呵也要去问他!”

当然,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关记载非常的凌乱,并且相互矛盾。但似乎每一种死因都和西夏扯上了关系。

以当时蒙古帝国睚眦必报的性格,西夏人被赶尽杀绝,王墓被捣毁,历史被抹去,丝毫不足为奇。

4. 威慑对手,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

恐惧,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活在战争阴影中的人们更是如此。

因此常常有一些人,会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制造一些非常事件,加深人们的恐惧,以便从中牟利。

毫无疑问,白起就深谙其中之道。

《史记》记载,白起在坑杀四十万降卒之后,“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白起为什么要将年龄尚幼的二百四十个赵军降卒放回赵国呢?是良心突然发现吗?

当然不是,这也正是白起的老辣精明之处。每一步棋,看似闲招,却必定让它起到该起的作用。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秦军原本就被六国百姓视作洪水猛兽

白起知道,这二百四十名赵卒归赵之日,便是赵人抵抗意志瓦解之时。已经被屠杀惨剧吓傻的他们,一旦归国,必定向其他人众加油添醋的宣扬秦军如何可怕,手段如何残忍。本来秦军在六国百姓心中就一直被视作洪水猛兽,这二百四十名降卒的亲身经历更是印证了这一刻板印象。

法国的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对大众心理有过如下论述:群体很容易创造和扩散神话,不仅仅因为群体极端轻信,还因为其强大的想象力善于编故事。

赵人一旦被这种群体情绪感染,很容易进入集体无意识状态,产生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以及极端恐惧秦军的心理倾向。

当然,白起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史称“赵人大震”。

可以说,白起的这看似微小的动作,却成为了秦国完成统一路上的一块坚实的垫脚石。

同样的手段,也被残暴的日军用到了南京大屠杀里。

据很多研究者分析,当年日本制定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结果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却遭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快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南京,作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国父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日本选择在南京进行大屠杀,正是有借屠杀“国都”,威慑国人、瓦解国人抗日意志的险恶用心。

但与白起屠赵相反的是,这次大屠杀不仅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反而成为了激发国人奋勇献身、抗击日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动力,并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5.现实利益的考量

商鞅变法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变革,就是废除了旧贵族所主导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二十等级的军功爵制。凭借战功,获取爵位,由此激发了秦人“怯于私斗,勇于公战”的勇气。《商君书.画策》记载,实行军功爵制的目的在于,“民之见战也,如饿狼视肉”。

军功爵制对秦国军事实力的提升可见一斑。

军功爵制和白起屠杀赵军降卒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因为军功爵制规定,秦人可以根据战功取得爵位,而战功的大小和杀死敌人的数量密切相关:

秦兵斩杀敌国甲士一名,获一级爵位,田一顷,宅一处,仆人一个。

在那个土地是主要生产资料的年代,这项政策对于普通百姓的诱惑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那么秦军主帅如何计算战功呢?他们的军功主要是按军队集体斩首敌人的数量来衡量,同样斩获敌人越多,军功就越大。爵位最大可以做到列侯。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杀神白起

白起正是借助军功爵制脱颖而出,当然明白其中的各种关窍。所以,四十万赵军降卒,在白起的眼里,或许并不是有着父母妻儿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带来更多荣华富贵的机会而已。

正是这种现实利益的诱惑促使白起做出了杀降的决定。

《日内瓦公约》中关于战俘生命权的保护

当然杀降问题,并不仅存于白起、李鸿章等人的身上,在世界上的任何地区、任何年代,这个问题都曾不同程度的存在过。为了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确保战俘的生命和基本权利,国际社会缔结了《日内日瓦公约》。在这个公约里,对战俘的身份界定和基本权利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关于战俘的生命权作了这样的规定:战俘在任何时间均须受人道的待遇和保护,不得对战俘加以肢体残伤或供任何医学或科学试验,不得使其遭受暴行或恫吓及侮辱和公众好奇心的烦扰,禁止对战俘施以报复措施。

相比于其他层出不穷的文化成就,这一条文的出现,更彰显了人类世界文明的巨大进步。

毕竟强者之所以称为强,不在于你可以摧毁弱者,更在于你明明可以摧毁他们,却选择了保护和宽容。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结束的第三年,白起被秦王赐死杜邮。史载“武安君引剑将自,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紫袍玉带石/双带料—石雕月饼—俏色雕刻,中秋送礼必备

楼主+V

定制、来料加工私聊

残忍好杀还是心理变态,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谜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