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被叫停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合村并居)

合村并居(2020被叫停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再提合村并居的问题,明确提出,拟搬迁撤并的村庄,要合理把握规划实施节奏,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得强迫农民“上楼”。

这表明,合村并居或将继续推进。


2020年,合村并居争议中暂停

所谓合村并居,就是把相邻的自然村拆除,农民合并居住到新的社区,空出的地方或进行复耕,或进行开发建设。

而根据媒体的报道,推进合村并居的大背景是,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以及进城买房子,一些农村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基层负担重,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费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水平低等。

合村并居的目的,就是改革落后的农村结构和管理体制,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经济。

2020被叫停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2021年或将推进

媒体罗列的现象在一些地区确实存在。应该说,合村并居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的落实执行中却走了样。

比如不分青红皂白,不看当地实际情况就开始拆迁动员;投资几十万建好广场、路灯的“美丽乡村”说拆就拆;补偿标准不跟老百姓商量,反正就这价儿,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以影响子女上学、考公务员等,威胁逼迫“钉子户”尽快拆迁……上述种种做法让合村并居严重变了味儿。

结果是在推进比较快、意见比较大的山东省,合村并居被暂时叫停了。相关部门要求决不能因为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增加农民负担,损害农民利益。合村并居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决不能逼迫农民同意,真正把群众说了算落到实处,并且对正在实施但群众意见较大的,一律暂停。

农民究竟在顾虑什么

合村并居有没有必要?

随着城镇化的加剧,农村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从这个角度来说,合村并村是很有必要的。把散落在各个村落的人集中起来,既方便管理,也方便人们生活,还能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但是,为啥推进合村并居却遭到农民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呢?

根源在于没有把农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虽然农民外出打工、长时间居住在城市的现象十分普遍,但农民终究是个游离在城市边缘的群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并不能给农民一个安稳的归宿。一旦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年老,回到农村就是唯一的选择。

合村并居以后,外出务工农民的后路就断了,所以很多人就坚持村落的原始格局不能动,不能让农村成为农民无处安身的地方。

2020被叫停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2021年或将推进

推进中应关注什么

2020被叫停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2021年或将推进

合村并居要获得老百姓的认可甚至支持,必须注意如下几个原则:

一,必须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合村并居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

但是,现实中的合村并居为了追求效率,拆迁工作推得急,一些农民房屋被拆后,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安置的房子迟迟住不进去,有的仓促入住却发现质量很差。

种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合村并居不是为了农民利益,而是为了部分官员的政绩,念歪了经。

二,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推进。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地区都适合合村并居的推进,一些地方没有考虑多数农民种地的实际需求,强行让农民上楼,实际一些农民虽然上了楼,但干的还是地里的活,在田边搭窝棚。

这样的合村并居除了增加农民负担,没有任何实际好处。

三,必须关注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文化。

农村有自己的治理体系和乡规民约,尽管现在是法治社会,但一些乡规民约可能在农村地区更好用。

比如,一些原本各有所居的农民被安置在一套房里,婆媳矛盾、翁婿矛盾激化;农村办红白喜事的习俗难以马上根除,上楼后这些问题并不会消失,如何解决他们的文化和心理需求,也需要十分关注。

2020被叫停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2021年或将推进

合村并居,不是不可以开展,是要依法、有序开展,不能任性,由官员或者地方政府一句话就强力推进,这只会引起村民更大的反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