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01

“知识分子”的天堂

曾有媒体调查,当很多知识界的人士被问及:如果有时光机,你最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比较一致的回答是宋朝。宋朝为何会如此受中国知识分子的“宠爱”?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宋朝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朝代。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宋徽宗《瑞鹤图》

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宋朝可谓是文人的天堂。在两宋时代,几乎没有文字狱,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但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

为什么宋朝对知识分子这么宽容呢?这要从宋朝立国说起,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禁军殿前都点检),后来依靠手中的军权,发动“陈桥兵变”,夺了柴家的江山,坐了天下。因此,赵匡胤对拥有兵权的武将特别不放心,处处提防,所以,整个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处于文官的节制下。

但赵匡胤对文人却很信任,他认为文人只是写写字、发发牢骚,手中没有兵,所以对政权构不成威胁。赵匡胤在坐定天下以后,颁布了“祖宗家法”,刻于碑上,共三条。其中的第二条就是关于读书人的,内容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要子孙后代共同遵守。

赵匡胤还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以后皇帝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开创了“仁义立国”的政治氛围,这在“杀戮大臣,如刲羊刺豕”“一时名士,朝不谋夕”的中国古代,显然是罕见的,也成了中国从野蛮社会走向现代文明进程的标志。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文征明《兰亭雅集图》

此后,历代宋朝皇帝都严格执行这一祖训,几乎没有搞过文字狱,知识分子可自由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在新旧派官员相争中失势的官员没有一个被杀,有的还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重回中枢执政。

据后来的史学者考证,在整个两宋时期,只杀了一位文臣,就是“靖康之变”后,被金国扶为“皇帝”的张邦昌;还有在宋高宗时代,杀了一个上书言事的读书人——太学生陈东。这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可谓是知识分子的天堂。正由于具有这样的“温度”,为宋朝所有的知识分子,预留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言论空间,从某种程度上也等于对皇权形成了一种制约。

据一位宋史研究专家称,宋朝是个很可爱很奇怪的王朝——表面上看,皇帝大权独揽,相权被分散得不成样子,好像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南宋时期,皇帝权力极其小,诏书必须有皇帝、太后、宰相和三位辅臣联名才会有效;当时人们经常集会议论朝政;北宋末年罢蔡京杀六贼,就是太学生陈东和十几万百姓联名上书施压的结果。

02

堪称“巨星制造机”

宋朝对“知识分子”是最宽容的,自然士人群体思想活跃,精英辈出,呈现一种水涨船高的整体氛围。用欧阳修的话说,士大夫“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陈寅恪先生说:“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于上乘。”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士的黄金时代”。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宋初大画家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突出的表现为,在宋仁宗赵祯时期,他的一生经历看似平庸无奇,但他治下却诞生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韩琦、吕夷简等等,堪称“巨星制造机”,历史上任何一朝帝王都无法与其抗衡。仁宗朝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

而且,宋朝的科举制度比隋唐时更强调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人才,只要你有志于参政议政,只要你有真才实学,统统欢迎。在《宋史》中,有2000多人的传记,其中平民出身的高达60%。因此,当时有一批被称为“寒俊”的人物能够崛起,比如范仲淹,据说年轻的时候在山寺里读书,带去的米不够煮米饭,只够煮粥,这粥凝结以后要切成几块分几顿吃。欧阳修,家里没钱买纸笔,他母亲教他写字是拿着芦苇秆在沙地上画的。

宋朝皇帝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更不是摆摆样子、做做表面文章,而是身体力行,把规定落实到了实处。

仁宗皇帝的授业老师夏竦去世,礼部拟谥“文献”,皇帝随手改谥为“文正”。旧时谥号乃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文正”是对文臣的最高评价,北宋167年,谥为“文正”的,只有德高望重的三四位。宋仁宗感念老师,要给最高评价,但士大夫不干,负责考功的刘敞提出抗议:拟定谥号之权属于礼部,君主也不可越俎代庖,侵政府之权。何况夏竦这个人人品不行,哪里配得上“文正”之谥?最后,夏竦改谥为“文庄”。

宋理宗时,台谏官李伯玉因为发表过激言论,受到降官处分。但降官的制书,舍人院一直不肯起草,以此抵制皇帝的决定。过了一年,降官制书仍未能颁布。后来,牟子才兼直舍人院,觉得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终于将降官制书草拟出来,但牟子才却用他的生花妙笔对李伯玉大加褒奖,看起来哪里是一份谪词,分明是表扬信。宋理宗找牟子才商量:“谪词皆褒语,卿且改改如何?”宰相也过来说情:“小牟,给皇上一个面子,修改修改。”牟子才强硬地说:“腕可断,词不可改!丞相欲改则自改之!”

这么有脾性的士大夫,宋后不多见了。

03

平等、自由的社会制度

法国汉学家白乐日说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辰”。在宋史学者吴钩看来,真正意味着“拂晓时辰”的是宋朝平等、自由的社会制度。

在宋朝以前,拥有人身自由的国民分为两大类:平民和贵族,剩下的一类是贱民,即奴隶,没有法律地位,是个人财产。主人可以把奴隶带到市场上,如同牲口一般地买卖。

宋朝时,不再有毫无人格尊严的奴隶,只有和主人签了“经济契约”的奴婢。这种签了契约的“服务”,如同一份签合同的工作一般有期限,期限到了,奴婢就可以回去了。在法律层面上,奴婢也跟其他国民平等。

而“自由”,则是到了晚上,可以去街上随便走走。在宋代以前,唐代实行宵禁,纵是白日再“盛世繁华”,到了晚上,居民区的“坊门”关闭,街上空无一人。宋时,宵禁不再,百姓们开始有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每天晚上都有繁华的夜市可供市民购物、喝酒、饮茶、看表演,不必担心违反法律规定。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截图。该剧以北宋为时代背景,剧中也反映了上元佳节的热闹景象。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宋代开始,喝茶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另外,哪怕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休闲时光的增加,也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每周休息一天,而到了90年代,则实行了双休制。进入21世纪,不但有国庆、五一假期,工薪阶层的带薪休假也提上了日程。

而在宋代呢,人们的法定节日就已经不少,在这些节日里国家都要放假的,其中,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5个大节各休息5天,合计35天。天圣节、夏至等7个节日各放3天假,合计21天,立春、人日等21个节日,各放假1天,合计21天。

宋代没有7天一个星期的概念,但是每个月会放3天旬休(每10天1次),一年合计36天。加起来,每年可以休息113天,和现在中国人的休息日差不多。这种休假方式,一方面是遵照自然的节气,另一方则是服务于祭祀等传统活动。

生活在宋代的人,还有探亲假,即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可以休息一个月去看望父母,这样的假期是针对少数官员的。对普通公务人员来讲,除了自己结婚可以休假外,亲人结婚也可以请假。总之,一名宋朝的公务员,可以享受的假期,和生活在现在的人相比并不少。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宋朝春节风俗“送年盘”(据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放这么长的假,宋代人怎么打发呢?在宋代,人们十分热爱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用说,寻常百姓也有出游的兴致。洛阳的牡丹天下闻名,花开之时,“都人士女必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游玩并不是富人的特权,洛阳普通市民也有饮酒赏花的雅兴。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宋 马麟 《秉烛夜游图》。夜晚在庭院中摆满蜡烛,极尽奢华。

在宋代,已经有了动物园与公园,这本来就是供大家游玩的场所。北宋的皇家林苑“玉津园”,兼有动物园的功能,番邦诸国进贡的珍禽异兽,都豢养在玉津园,有大象,狮子,孔雀,骆驼等等。玉津园是皇家园林,但是对群臣开放,士大夫可以在园中游玩宴乐。每年的三四月,玉津园也对普通市民开放,并且不收门票。

04

宋朝百姓的“现代生活”

宋朝是中国古代“最接近现代社会”的时期,仅从宋朝百姓日常生活的几个侧面便可见一斑。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是交通要道,商贩不失时机地占道经营

比如家养宠物。今日,宠物猫狗已不再稀奇。“有钱、有闲”、社会的富足与文明到达一定的程度,猫狗才会变成一种宠物,被不再挨饿的人们豢养。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宋时已经在城市中出现了专门的宠物市场,有“江州德安陈昉”之家,更是“有犬百余”;在宋画中,亦可见小型宠物犬的可爱形象。宋人养猫,要用“聘”字:亲戚朋友哪家的母猫生了小猫,想要养的人家,会准备一份或是红糖、或是盐、或是鱼的“聘礼”,上门“礼聘”回来——宛如对待一名全新的家庭成员。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宋.郭莲 《猫趣图》

宠物之外,专门提供给儿童玩乐的“玩具”一词,也产生于宋代。跟现代的儿童一样,宋朝的小朋友也有玩具娃娃,宋朝风靡一时的娃娃有两种,一种叫“黄胖”,一种叫“磨喝乐”,很受儿童欢迎。

另一个可以看出宋朝的社会的“现代”,是宋代人先进的卫生观念。

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健康长寿,但是讲究个人卫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的魏晋名士,一方面追求长生不老,另一方面却又非常邋遢,捉虱子成为时髦。而在宋代,人们已经有不错的卫生观念,在宋代,已经普遍使用牙刷了。宋代的牙刷也叫“刷牙子”,通常是用木头制成,一头钻出若干小孔,插上马尾毛。从外形上看,这和现在的牙刷差不多。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宋朝的刷牙子

宋人刷牙,也用牙膏,“皂角浓汁”就是一种医用牙膏。而在宋代官修医书《圣济总录》中,有一章“揩齿”,列出了27种揩齿药方,这些也相当于牙膏。宋代还有专门的牙粉行,也就是出售中药配置牙粉的商铺,可见牙粉也是百姓生活所必需的商品。

在宋代,甚至已经出现了专门替病人镶植义齿的牙医,当时就叫“种牙”。陆游有一句诗,“染须种牙笑人痴”,染胡子和种牙,似乎都是一种美容方式了。

05

一个创造美食的年代

民以食为天,幸福生活必因美食而更美好。而宋朝就是一个创造美食的年代,豆芽菜、火锅、火腿、东坡肉等美食的最早记载都在宋朝。经过宋代的发展,无论是主食面点还是副食菜肴,都全面完成了品类的细化,花色品种众多。

《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夜市小吃价格低廉,“当街水饭、熬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夏日时节,州桥夜市还提供败火生津的清淡小吃,“砂糖冰雪冷圆子、水晶皂儿、生腌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杏片、梅子姜、莴苣、笋……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刀紫苏膏、金丝党梅……皆用梅红匣儿盛贮。”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电视剧《清平乐》截图。宋代饮食空前繁荣,《武林旧事》记载,宋高宗的御筵食单中仅下酒菜就有15盏(30道),荔枝白腰子就是第1盏的第2道菜。

民间有这么多好吃的,就连在宫中吃着山珍海味的皇帝,都无法抵挡诱惑。宋孝宗赵昚就对民间美食情有独钟。他曾因贪凉吃多了民间冷饮,拉了好几天的肚子,吓坏了一群大臣。在隆兴年间的一次观灯节,入夜之后这位皇帝馋嘴难耐,于是叫了夜市上的“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等消夜,送进宫来,吃过之后龙心大悦。

饭菜在外送途中凉了怎么办?宋朝解决问题也非常全面:温盘。温盘是一种厚底的盘子。上下两层瓷,上薄下厚,中间空心,在里面注入热水,盘子便可起保温作用。

除了市井之气的美食,宋代文人的饭局还充满了“情调”和仪式感。宋时的文人,喜欢聚会宴乐。他们择清节佳日,游名山圣水,诗酒唱和,吟诗作赋。

北宋翰林学士范镇,居住在许昌(今属河南),在宅院里建造了一座大堂,起名叫“长啸堂”。堂前有荼蘼架,每到春末夏初荼蘼花盛开的时候,就在花架下宴请客人,约定说:飞花飘落到谁的酒杯,谁就干杯。行这种酒令的宴会,当时号称“飞英会”(“英”即“花”)。

文人出游,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太守时举办的郊游宴。用现代流行语来形容,就是“天然绿色的农家菜”。看得见的好食材,吃得欧阳太守心满意足,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