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天籁”的经典古诗(天籁之音是什么意思)

天籁之音是什么意思(宛如“天籁”的经典古诗)

生活中,每当人们听到一首十分美妙动听的歌曲时,总是会忍不住惊呼其为“天籁之音”。那么,何谓“天籁之音”呢?“天籁”一词出自庄子《 齐物论》,原指风吹过大地的声音。后来,它的词义扩大,即指自然界至高至美至纯的声音,又指诗歌散文等文学艺术作品的浑然天成。

事实上,在南北朝的沈约提出“四声说”理论之前,文人们作诗并没有太多人为的约束,完全凭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掌控力和理解力,一言以概之,一任天然。自“四声”理论出现以后,文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讲究平仄,注意押韵。

一首宛如“天籁”的经典古诗,开篇5个平声,却美到了极致

可以说,“四声说”的提出,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就好比一个美人有了一面镜子,知道了自己很美,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可是,诗歌在产生之初,本没有这么多规则,而是先民们真实生产生活和情感的反应,有一种天然质朴的美。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汉代经典古诗,就是一首堪称“天籁之音”的诗作。它完全不讲求平仄押韵,一开篇5个平声。可是,这反而产生了一种惊人的艺术魅力,美到了极致。它就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

一首宛如“天籁”的经典古诗,开篇5个平声,却美到了极致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是梁昭明太子集合门客所编撰的一本诗文选集。他把这十九首诗选在了一起,由于不知道作者的名字,就称其为“古诗”。而这首《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诗十九首》的第1首,历来备受后世诗论家的推崇。

一首宛如“天籁”的经典古诗,开篇5个平声,却美到了极致

整首诗其实就是写了一个别离的故事,而且还是一个十分悲惨的“生别离”的故事,一点儿也不复杂。无论从内容上,思想上,还是艺术水平上,这首诗都足以堪称“天籁之作”,有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诗作的一开篇“行行重行行”一句,5个字里面4个字都是一样的,而且,这5个字还都是平声。如果按照格律来讲,这一句简直是个败笔。可是,它却很美,是一种天籁之美。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