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的湖是什么意思(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

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湖南湖北的湖是什么意思)

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好几个兄弟省份,比如河北与河南,湖北与湖南,还有广东与广西。

一、河南河北:黄河还是漳河?

河南、河北的名称最初来自唐代。

大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依照山川形势划全国为十道,分别为:

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十道为十五道。其中,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这些名字有什么规律?

至此以后,诸道的范围逐渐形成定制。

这是河南、河北最初名称的由来。

其中,河南道辖境在黄河之南,河北道则因为在黄河之北而得名。

所以,河南省和河北省中的“河”,在历史上,最早就是指“黄河”。当然,在古代河一般就是专指黄河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河南、河北省来说,因为区划的不断调整,所以现在的分界河更倾向于是漳河。漳河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禹贡》中所指的衡漳和降水就是漳河。

后来黄河南徙,漳河脱离黄河,加入海河水系,为海河中一大支流。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这些名字有什么规律?

不过,河南河北这对兄弟,从唐代到今天,失散了很久:大部分时间只有河南,而无河北。

北宋时,河北并不完整,是由于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辽国,只能在南部属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金代时,虽然完整了,但又分为河北东路、河北西路。

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因为首都定在北京,作为天子脚下的河北,被称为直隶。

这使得元朝时有河南江北行省,明清时有河南行省,但却没有河北行省。

1927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

从此以后,河北河南这对兄弟才重新走到一起。

二、湖南湖北:湖南是哥哥,湖北是弟弟

在古代,人们喜欢以江河湖泊作为区划的分界线。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这些名字有什么规律?

湖南湖北中的湖,就是指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湖南的名称最早起源于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出现“湖南”之名。

至于“湖北”,出生时间更晚,最早出现于宋代,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

相对应,宋至道三年(997)设有荆湖南路,治潭州(长沙市),领州七:潭,衡,道,永,邵,郴,全。军一:武冈。监一:桂阳。县三十七。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这些名字有什么规律?

“湖北”就是“荆湖北路”的简称。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