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4口全都中毒!千万不要为了“尝鲜”随意采摘

近日重庆铜梁区虎峰镇西泉村的喻大娘和家人上山时看到松林里有许多长势不错的蘑菇便采摘了一些回家“尝鲜” 没想到就出事了

1家4口全都中毒!千万不要为了“尝鲜”随意采摘

喻大娘还说,她把自己的银戒指放在蘑菇里面一起煮,没有发现戒指变黑,于是就认为是菌菇是可以食用的。

1家4口全都中毒!千万不要为了“尝鲜”随意采摘

吃完午饭不到两个小时后,家里四人就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吃蘑菇最多的喻大娘尤其严重 。

1家4口全都中毒!千万不要为了“尝鲜”随意采摘

经过医生的救治,喻大娘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其他三人中毒较轻,已经转入普通病房。

1家4口全都中毒!千万不要为了“尝鲜”随意采摘

当地疾控中心确定误食的蘑菇为鹅膏菌,是一种有毒菌类,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因含有毒肽、毒伞肽两大类毒素,致死率极高。

银的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 有的物品不含毒,但因为含有硫或硫化物,银针插进去会变黑;相反,有些剧毒的物品,却不含硫,比如毒草、亚硝酸盐、农药、毒鼠药等,银针与它们接触,也不会变黑。因此,银针不能鉴别毒物,更不能用来作为验毒的工具。

对消费者的提示

目前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一般人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治疗尚无明确特效解毒剂。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市场上售卖尤其是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对食品经营者的提示

各类餐饮单位、食堂和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要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野生蘑菇。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把原料采购关、验收关,确保进货渠道正规,原料进货查验记录;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就医

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在10分钟、最长在6-12小时后发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小贴士

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其中,我省最常见的毒蘑菇是大青褶伞(铅绿褶菇)、日本红菇(背土菌、石灰菌)等,此类毒蘑菇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的普通胃肠炎症状,在5月~11月都属于高发的中毒品种,每年全省均会出现中毒病例。

1家4口全都中毒!千万不要为了“尝鲜”随意采摘

毒蘑菇认识误区

● 鲜艳的毒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 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 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 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 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错!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 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错!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 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错!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 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错!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 我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

错!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惨剧。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朋友们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不采摘、不购买 、不食用野生蘑菇!

珍爱生命

远离野生毒蘑菇

更多精彩推荐
狗尾巴草,泡水喝竟有4大好处
多吃茄子能治病
桑葚吃多伤肾 桑葚的禁忌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