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汉代玉器)

汉代玉器(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接上期:汉代玉器纹饰的造型和特点)

汉代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其制玉的工艺承继战国基础继续发展,在器形品类,琢制工艺与纹饰风格等方面,均有所作为。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玉辟邪 汉元帝渭陵出土

已经写了十二篇关于汉代玉器各种器形和时代特点的介绍,这还不包括以前写过汉代的辟邪和其他的几篇,今天最后一个结尾,做一些总结和概括。

在玉器的造型品种之类方面,玉器的组佩饰、剑具装饰器、玉带钩实用器和丧葬类玉器已达成熟阶段,由于遵循“平衡对称”原则,汉代组佩饰中的各件玉饰均被赋予独立而完整的美感: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一、剑具装饰玉器延续春秋战国晚期首、俸、璇、珌成套的使用方式,并形成固定的造型特征;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汉代玉剑具示意图

二、玉带钩的实用器造型承袭拱身、凸钮形制,体型大小呈现多样化发展;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玉龙虎合体带钩 南越王墓出土

三、丧葬玉器在厚葬风气的带动之下,逐渐形成玉匣、九窍玉及铺垫大璧的全套组合,口琀及手握则逐步演变为玉蝉、玉猪的式样。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玉蝉 江苏省东阳七号汉墓出土

此外,还有许多圆雕动物与玉质器皿,使汉代玉器制品呈现多彩多姿的面貌。

四、总体的汉代玉器特征

根据前面每一篇文章的分类介绍,对汉代玉器的造型,种类,纹饰风格,形状设计及传承与演变的关系均可建立起基础性的概念。

此处将汉化玉器最显著者的特点,用四句口诀进行总结,希望能对那些刚入门收藏汉代玉器的朋友有所帮助,对研究汉代时期玉器的人员有所助益。

1、汉代玉器面凹弧

汉代玉器重视立体化效果,造型表面不以规律性纹样进行部位区分,而是以凹线区隔,以弧面表现头部,躯干及股体,属于“凹弧面”立体校法。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玉鹰 陕西省西安咸阳汉墓出土

2、视点组合形生动

汉化常择取正面。侧面,后面或斜角俯视等角度,所见动物局部形象组成完整的动物造型,以营造扭身摆尾的强烈动感。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螭龙玉剑首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3、艺术镂空技艺合

汉代的镂空技术就是将管钻的圆孔与造型设计融为一体,在需要镂空的勾转之中,透空本身兼具备拉丝的第一工序和系带孔功能,并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集技,艺,用三者于一身的工艺技术。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玉凤佩饰牌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4、口琀手握玉衣穿

汉代的丧葬用玉发展完备,形成玉衣,九窍玉塞、 琀蝉、握猪及铺垫大壁的全套组合,反映出当时浓重的厚葬之风。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河北中山王陵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最后总结的四句话就是:汉代玉器面凹弧,视点组合形生动,艺术缕空技艺合,口晗手握玉衣穿

其实洋洋洒洒的写了十几篇文章,最后这四句话就能总结?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玩鉴定就是一张纸的事情,说它难,难于上青天,有人倾家荡产,有人一辈子收藏,都不得要领而贻笑大方,有人管中窥豹,以点带面,一步登天,说白了,就是这么的简单,关键是方法是否正确?眼光是否准确,心态是否平和,效果是否显著?

最后提醒大家,这四句口诀也是根据汉代玉器的特点进行的总结归纳,这也不是我的总结,是吴棠海老师总结并纳入《中国古代玉器》之中的经验分享,并不能成为四海唯一的“真理”。

因为,所有看到并学习这篇文章的人中,不能保证也有以此为依据,制作而贩卖玉器的人。

掌握一门技能,不仅仅要有总结归纳的能力,更要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水平,千万不要照本宣科,形而上学,走入收藏的死胡同。

沈华:汉代玉器的特点总结

长方形龙马牌饰 长沙咸家湖汉墓出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