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网红民宿(福鼎翠郊古民居)

福鼎翠郊古民居(福鼎网红民宿)

福建省福鼎市出发,全程县道山路,建议自驾。福鼎白茶全国知名,沿路尽是茶山、茶树,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片大片的茶山,更是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茶树。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山路崎岖,上下坡多、急弯多,路过村庄镇的民房多为公路两旁建筑,当地村民来回穿行,驾车需特别小心慢行。经过1个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白琳镇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的兴建者系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夫差第104代孙,历经13年、耗资白银2万两。光在同一时辰竖立360根木柱子就动用了1000多人。清乾隆朝大学士刘墉与吴家关系甚密,曾赠与“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的楹联,寄望于朋友间读书有成,友谊长存。 古民居还保留着宋代大诗人苏轼亲笔题字的笔简、清代宫灯等珍贵文物,保留着斗鸡、布袋戏表演等传统活动项目,传承着一个古老家族的故事 。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古民居是吴氏家族的私家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 ),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仍保存基本完好。宅院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由360根木柱支撑而起,共围出24个天井,6个大厅、12个小厅,共有房192间,总占地面积为13980平方米(20亩),就单体建筑而言,可谓江南第一大古民居。整体平面图上格局巧妙,且脉络分明,纵横交错又横纵相连,犹如一个古老的围棋大棋盘,摆设于幽谷之中,随时恭迎仙人神游于此时席地对奕。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古宅是北方封闭的四合院与南方开放式的庭院有机结合的结果。如:虚实结合的双层推拉窗——内为紧闭的实窗、外为虚的漏窗——刚柔并济:又如严实的合院间以天井相连,天井两旁的花墙上以花窗借景。墙外花草忽隐忽现又盈溢出含蓄之美,这是江南园林建筑的典型手法等。南北文化结合,凝重不失轻巧,端庄不失调皮,如情窦初开的少女,跃跃欲试又不忘矜持。

整个建筑占既有皇家宫殿建筑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古厝内代表江南建筑风格的木雕饰品精美绝伦,所有的梁、柱、窗、门皆饰以木雕图案,或人物、或花卉、或祥禽、或瑞兽,栩栩如生。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翠郊古民居,吴王夫差第104代孙的古村寨你不来看看吗?

一个镜头只能拍摄其一角,翠郊古民居用砖木结构修葺历史的坚固,细微处处衍生苔藓,延续族人后裔的生活情景,樑柱、房间多得数不过来,山沟里这一处盛世大宅,终成儒学文化与茶商精神融合存世之物证。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