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男人很宠南方女人(北方男人)

北方男人(北方男人很宠南方女人)杭州网2021-03-28 08:27:35

一个遭遇“婚骗”的北方男人 奔赴江南小镇千里寻妻 余华新书《文城》能打动你吗?

都市快报讯 这个春天,文学圈最受关注的一本书,是余华时隔八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文城》。

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也有人说,故事虽然好看,但整体还是有些平庸。

《文城》的故事确实离奇。说的是一个忠厚的北方男人,被一个女人骗去一半钱财,同时也给他生了个女儿。女人离开后,他质押家产,倾囊而出,带着女儿前往江南,千里寻妻。最后,这个男人找到了一个叫溪镇的江南水乡,生活了下来。

前半段故事像是《三言二拍》里的那些市井奇情,后半段又像是一部传奇剧,在动乱的时代里,有儿女情长,有军阀土匪,善恶交织,快意恩仇。

这本小说,余华用静如流水的叙述,讲了一段百年前的江南往事。他把小说掰成两半,一半是《文城》,一半是《文城补》,成了两个故事。或者,也可以说是三个故事:男人的故事,女人的故事,文城的故事。

我们摘录小说中的一些片段,大家感受一下余华笔下的这段“江南往事”,看能不能被这个悲凉和温情共存的故事所打动。

男人的故事

金条和一场寻找

故事概要 男人叫林祥福,出身富裕之家,他幼年丧父,少年失母,十九岁便是一家之主。不过林祥福很能干,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家境非但不坠,反而蒸蒸日上。

祥福相亲多次,也没有碰到合适的。等到二十四岁时,一对操着陌生腔调的兄妹来到他的宅院前。他们来自南方一个叫文城的地方,哥哥名阿强,妹妹叫小美,说是要去北京投奔一个亲戚,天色已黑,求宿一夜。忠厚的祥福热情地允下了。

第二天,阿强走了,小美却病了,也因此留下了。

祥福娶了小美,结婚当天夜里,他交了家底,房契、地契,还有十七根大金条和三根小金条。没过几天,小美离开了祥福。她为祥福留下了一身新衣和两双新鞋,同时带走了七根大金条和一根小金条。

过了一段时间,小美挺着肚子回来了。结果生下一个女儿后,她又走了。

祥福将剩下的金条换成银票,抵押了田地,把整个家当裹在包袱里,一路向南寻找小美。渡黄河,再渡长江,春去夏来,祥福穿梭了二十多个江南水乡城镇,却寻不到文城。

最终,祥福在一个叫溪镇的地方落脚,因为听到船家说话的腔调和小美当初说的一样。

原文摘选

1 入冬后的第一个夜晚,雨雹来到,在林祥福入睡之际铺天盖地地击打下来。林祥福被爆竹般的响声惊醒,他支起身体看见窗户已被风吹开,白如蚕茧的雨雹倾泻下来,如同一张摇动的帘子,让黑暗中的屋子闪闪发光。

林祥福看见了小美,她双手抱住身体站在林祥福炕前,雨雹的光亮显示了她脸上的惊慌。这时候一块形大如盆的雨雹击穿屋顶,砸在小美身旁的地上,小美惊讶地爬到林祥福的炕上,钻进了林祥福的被窝。刚才屋顶被砸出的洞口纷纷落下来碗大的雨雹,砸到地上犹如花开花谢。

2 林祥福感到小美的双手颤动了一下,他对小美说:“你人是回来了,金条一根也没有带回来,你不说金条在哪里,想必有难言之隐,我也没再问你,只是有时觉得你还是会走……”

林祥福停顿了一下,语气坚决地说:“如果你再次不辞而别,我一定会去找你。我会抱着孩子去找你,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你。”

林祥福说这话时,感到自己的手已经被小美捧到脸上,小美的泪水流进他的指缝,泪水在他的指缝里流淌时迟疑不决,仿佛是在寻找方向。

女人的故事

一串铜钱和一场私奔

故事概要 关于小美的前情后事,余华写在了《文城补》里。

小美叫纪小美,阿强叫沈祖强,就像祥福曾经怀疑的那样,他们不是兄妹,而是一对夫妻。

小美住在溪镇边一个村,因为家贫,十岁时许给了溪镇做织补生意的沈家做童养媳。正式成亲三年后,因为私自给了在溪镇遭窃的弟弟一串铜钱,被婆婆退回了娘家。三个月后,她等来了耐不住思念的丈夫。阿强拿走了家里一半积蓄——一百枚银元,偷偷找到小美,两人私奔了。

小美度过了一段眼中有光的日子。阿强带着她来到上海,住有电灯的旅馆,看戏吃西餐……银元很快就不多了,阿强想起北京似乎有个姨夫,曾在恭王府做事,便带着小美去投奔。

其实两人都知道,那个希望是多么虚无缥缈。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乡村借宿,遇到了富有的林祥福。于是,两人假装兄妹,骗了这个北方男人。

意外的怀孕,曾让愧疚的小美又回到那个北方男人身边。再次出走后,她和阿强一路南逃,回到了溪镇。这时,婆婆已经去世,没多久,阿强父亲也走了。后来,小美听女佣说镇上来了个北方男人,带着女婴寻妻。她知道林祥福找来了。小美和阿强深居简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林祥福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但他始终没找到小美和阿强。

林祥福第二次到达小镇的那个冬天,溪镇下了一场半个多月的大雪。镇上举行了连续三天的祭天仪式,小美和阿强连跪了三天,冻死了。

原文摘选

1 这是小美人生里昙花一现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还在继续。她跟随着阿强来到了上海,他们看见两个轮子的人力车过去。小美在溪镇见过轿子,没有见过人力车,她指着人力车悄声问阿强:“这是什么车?”阿强在记忆里的旧报纸上寻找名字,他很快找到了,对小美说:“这个叫黄包车。”

他们看见一个高个子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睛的西装革履的男人坐上一辆黄包车时,阿强抢在小美提问前就说:“这个是洋人。”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他们穿的是西装。”

2 小美听着女佣的讲述,女佣说到女婴吃过百家奶水时,小美听不下去了,强忍着泪,转身离去,在女佣错愕的目光里上楼,坐在床上无声流泪,泪水沿着她的脸颊流到脖子上,又从脖子流到胸口,在胸口被衣服吸干。

然后小美恢复了她的常态,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是林祥福手里拿着一文铜钱恳求哺乳的女人的情景,女儿一家一户进出吃百家奶的情景,已在她脑海里定居下来,她时刻都会想起来,因此心酸不已,苦痛的感觉在她这里细水长流般地不再停息。

文城的故事

江南小镇的乱世风云

故事概要 林祥福在溪镇待了近二十年,始终没有找到小美。留在溪镇的他逐渐融入了这个江南小镇。他认识了同样来自北方的陈永良,成为至交,两人合伙开了木器社。他把带来的银票买田买地,经过十余年经营,他又攒下千亩田。他不再想娶妻,还把女儿许给了镇上首富、商会会长顾益民的儿子。

溪镇有农民,有商人,有教书先生,有铁匠,有郎中……富者贤,劳者勤,主善仆忠,一派祥和。

这时候,清王朝坍塌,战乱不止,溪镇迎来了土匪和军阀。

土匪劫了镇上的人,商会出钱,派人一起赎票。

军阀也来了,商会又张罗军需军饷,打发恶客。

为了对抗土匪,顾益民组织民团,请了在清军当过什长、在军阀当过团长的朱伯崇担任首领。

五十多岁的朱伯崇把没摸过枪的汉子练成兵,他和他的兵上演了惨烈一役。那是个春天,一股强悍的土匪来袭,首领极其狠辣,叫张一斧。一百多土匪来攻溪镇南门,守门的只有朱伯崇和十七个民团兵。土匪攻过来,他们打回去,最终,民团十八人全部战死,土匪也无功而返。

张一斧强攻不成,改为智取,施计绑了顾益民,要溪镇拿枪来换。林祥福孤身去赎顾益民,结果一言不合被杀。

顾益民最终被陈永良救了回来。之后,陈永良又带领民团把土匪打得七零八散。最终手刃张一斧,替好兄弟报了仇。

祥福也有最后的交代。只身赴土匪窝前,他给家乡去了信。他死后,田家兄弟来到了溪镇。他们把祥福和死在路上的田大一起放到棺材里,推着板车返回北方。

原文摘选

1 朱伯崇说自己快要死了。他看见他们的泪水从满是尘土的眼睛里流出,一道道流在满是尘土的脸上。朱伯崇把自己的盒子枪递给徐铁匠,任命徐铁匠为团领,接替他指挥战斗。他指了指城墙下,对他们说:“记住了,深仇大恨,不共戴天。你们要死守城门,决不能让土匪攻进来。”

朱伯崇死前回光返照,说出诀别之语:“我一生戎马,从清军到西北军,再率领溪镇的民团。没想到最为骁勇的是溪镇民团。身为你们的团领,我三生有幸,死而无憾。”

2 四兄弟歇了一阵子,再次扛起棺材板车,嗨呀嗨呀地走出这段最窄的路。然后他们上坡下坡,艰难前行,接近中午的时候来到了小美这里。他们见到七个墓碑,见到小路在这里中断了。

这时他们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他们听到了水声,看见溪水就在前面流淌,田二说在这里歇歇脚,喝点水,吃点干粮再走。

他们停下棺材板车,停在小美和阿强的墓碑旁边。纪小美名字在墓碑右侧,林祥福躺在棺材左侧,两人左右相隔,咫尺天涯。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