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和尚姚广孝,在明太宗朱棣称帝中,作用如此之大

公元1384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便出了家,他当时的法名叫做道衍,所以此后,无论是他的身份,还是他的形象。都是一个出家人。时间到了洪武八年,也就是公元1375年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下了一道诏令。征召精通儒家有才能的僧人,到礼部去应试官职。姚广孝便拥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姚广孝家族世代行医,而中医原本就与儒家思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他从小就有着很好的家学渊源。与此同时呢,由于他的家族殷实,所以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布衣和尚姚广孝,在明太宗朱棣称帝中,作用如此之大

但是,事情并没有按他的意志发展下去,姚广孝最终没有被任命为官员,而只是获赠了一身僧衣。不过即便如此,他仍然可以通过这个身份,继续留在明朝当时的朝廷里。就这样姚广孝在南京这么一呆就呆了五年。这五年他平淡无奇地过着日子。直到公元1380年的时候,他才被人推荐到了当时处在京城之内的天界寺,谋得了一个僧职。从这一年开始,姚广孝开始崭露头角。此后姚广孝在天界寺一呆又是两年,这时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备受臣民尊重的马皇后去世了,皇后去世便要举办国丧。朱元璋与马皇后感情十分深厚。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儿子都尽孝道,朱元璋便挑选了多位高僧,陪伴在各位王爷的身边,一起为马皇后诵经祈福。此时又是在贵人举荐之下,姚广孝成为了跟随在燕王朱棣身边的高僧。并且在整个国葬期间,除了为马皇后诵经祈福之外,姚广孝和朱棣相谈甚欢,相见恨晚。至此姚广孝和朱棣就拉开了彼此成就的序幕国丧结束之后姚广孝便主动要求跟随朱棣前往当时燕王封地的首府所在地北平府。针对姚广孝的这一请求,朱棣自然是欣然答应。到了北平之后,姚广孝去了庆寿寺,担任了住持一职。除了管理寺庙之外呢,他还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在府中经常是谈论一些他的毕生所学,他们也是英雄所见略同相谈甚欢。从这个时候开始,姚广孝就已经成为了朱棣最为倚重的智囊啦。直到公元1398年,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驾崩了。

布衣和尚姚广孝,在明太宗朱棣称帝中,作用如此之大

实际上朱元璋早在生前的时候,就明确指定了长孙朱允文来继承皇位。但是朱允文继位之后做错了一件大事,就是削藩。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他众多叔叔们的力量,以确保他皇位能够做得更加安稳。在推行削藩政策之后,一大批朱姓王包括周王朱肃,襄王朱柏,代王朱贵,齐王朱服,闽王朱撒等人。相继都被朱允文定了不同的罪名。流放的流放,逼死的逼死。

布衣和尚姚广孝,在明太宗朱棣称帝中,作用如此之大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姚广孝又一次来到了燕王府中,和朱棣密谈。他煞有介事地把燕王拉到桌前先沾水写下了个‘王’字然后又在王字的上面写下了个‘白’字朱棣看到马上就明白了姚广孝的意思。然而朱棣却很担心,因为以他现在的实力对抗朝廷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并且谋反之事没法顺应民心。此时,姚广孝对朱棣从燕王成为后来名垂青史的永乐大帝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给他讲事实摆道理,最后终于说服了朱棣。朱棣终于下了决心,要起兵反抗建文帝。在此之后朱棣便开始拉拢地方上的军官,暗中招募武士用来积蓄自己的力量。朱棣在不断的招兵买马,而姚广孝则辅助朱棣,在王府之中训练兵马。为了防止外人觉得朱棣在密谋造反,姚广孝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他先是建造了许多由厚墙围绕起来的地穴。

这些地穴,便是专门用来打造兵器的地方,而后,又买来了许多的鸭和鹅,为的便是让这些家禽的叫声来掩盖府中练兵以及打造兵器时所发出来的种种响声。从这些方面就能够看出姚广孝心思的细腻,他硬生生地把一个王府给改造成了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

布衣和尚姚广孝,在明太宗朱棣称帝中,作用如此之大

虽说姚广孝百密也难免一疏,内部有人叛变了。就在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的六月,在燕王府担任护卫百户的尼亮,竟然就向朝廷告发了朱棣正在积蓄力量筹划谋反的事实。建文帝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便下诏将整个燕王府内的人全部抓捕。不过,也幸亏都指挥张信及时给朱棣通风报信,朱棣这才有时间筹措所有的人马,立刻起兵。

而正所谓出师要有名,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谋反之举变得名正言顺,朱棣便打出了要诛杀祁太和黄子成的旗号。而且对外宣称是奉天靖难。何为‘靖难’这里简单说一下。这是先帝朱元璋为了保护他的子孙而下的旨意。就是当朝皇帝在身边有奸臣出现,遇到危险时,各藩王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皇帝排忧解难。朱棣正好以此为名。朱棣之所以会拿祁太和黄子成这两个人开刀,最直接的原因正是他们一直在极力鼓动建文帝推行削藩的政策,那么在朱棣的心中,他们自然便是罪魁祸首了。

朱棣率领大军起兵之后,姚广孝陪同燕王世子朱高炽留守燕王府。为朱棣驻守着大后方。也不得不说,姚广孝当初的考量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就在当年的十月,朝廷军队的主帅李景龙便趁着朱棣率军前去攻打大宁的间隙。率领麾下的军队前去围攻北平府。想趁机端掉朱棣的大后方,见到敌军来攻城,姚广孝当即便指挥留守的将士们守卫城池,不仅击退了朝廷军队的进攻,后来还和朱棣所率领的回援的军队来了一个里应外合。彻底地击溃了整支朝廷军队。当这场战争持续到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的时候,朱棣碰上了一块儿难啃的骨头,他虽然围困济南已经足足三个月,但仍然无法拿下。就在这个时候仍然留守在北平府的姚广孝便让人给朱棣带去了一封信。姚广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军中的将士们在济南这个地方已经跟守军周旋了三个月,早就已经人困马乏,既然济南一时还拿不下,那不如就暂且回府。看完信后,朱棣没有多做犹豫,便率军回了北平府。从这件事情上,也能看出来朱棣是十分信任姚广孝。对他给出的每一个建议,他几乎从来都不假思索便会遵从。而等到后来拿下济南之后,朱棣所率领的大军在东昌。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聊城真正地吃了亏。这一次并不是双方僵持不下,而是吃了一个大败仗,而且在此战之中,朱棣麾下的一员大将张玉也战死了。于是朱棣便只能够再一次撤军。朱棣本想让大军休整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个时候,姚广孝竟然建议朱棣继续进军。并且还要接连拿下圣雍和西水寨这两处重要的城池,等通过两场恶战拿下了这两个地方之后姚广教又对朱棣说;现在不需要再去攻打城池了,应该迅速地向京城进军,现在京城之内的军力应该是最弱的,凭借我们现在的军力,很容易就能拿下来。这一次朱棣仍然是毫无质疑地采纳了姚广孝的意见,在肥水河灵壁两地接连击败了重整旗鼓的朝廷军之后,便直接率领大军渡江直逼南京,而等到朱棣率领大军渡过长江上岸之后,果然正如姚广孝所料。整个京城之内防卫十分的薄弱,所以朱棣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便将京城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当然,当建文帝听到京城陷落的消息之后便上演了他火烧皇宫,而后又消失了。直到现在,建文帝的下落仍然是个未解之谜。而正所谓京城在手,天下我有朱棣,已然掌握了整个京城,建文帝又不见了踪迹,此时的格局已经再明朗不过了,朱棣已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于是就在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朱棣便在南京登基称帝,朱棣成功地登上了皇位。

布衣和尚姚广孝,在明太宗朱棣称帝中,作用如此之大

登基后自然是要对那些跟随他征战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姚广孝自然便在其中。最终朱棣封姚广孝担任了僧露寺的左善事。此后过了两年,朱棣又封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同时还恢复了姚广孝的俗家姓氏姚,并且赐名为广孝。也就是说我们所熟知的姚广孝这个名字其实并非是他的本名,除了再次封赏之外朱棣每次和姚广孝交谈的时候都会称呼他为少师,从来不会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这也足以说明朱棣即便是在登上皇位之后对姚广孝仍然是尊敬有加,毕竟在他整个起兵争权的过程当中。每一次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决策,都是姚广孝为他筹谋的。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姚广孝曾经的燕王朱棣能否变成后来的明太宗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