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八种方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八种方法)英模教育丨 以创新思维护航司法高质量发展

余杰,男,汉族,湖北武汉人,1980年6月出生,200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0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四级高级法官、湖北省审判业务专家。审理的多起网络、电竞、直播行业不正当竞争案件,获行业普遍认可,为树立新业态竞争秩序树立“法治标杆”。曾荣立二等功一次、6件(篇)案件和文书入选全国法院典型案例、优秀裁判文书。

入职法院工作十余载,余杰始终坚持忠诚履职、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其审理的多起新产业案件,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和好评,为构建新业态竞争秩序、树立武汉知识产权审判的良好声誉做出积极贡献。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2017年5月26日,腾讯公司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行为保全,请求法院对某手机的生产商、销售商采取行为保全措施,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公司立即停止在其手机上实施强制用户注册账号等侵权行为。该案属于新类型案件,但网络侵权行为又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需要既慎重又迅速。“尽管审理难度大,但本案的处理结果,关系到互联网软、硬件竞争边界划定和竞争秩序的构建。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审慎,但又必须跟上‘互联网速度’!”余杰在吃透案情的基础上,反复分析平台竞争新态势,最终认定被告的行为有不正当竞争之嫌,第一时间发布禁止令,及时制止了被告的不当行为。余杰发现双方有握手言和的可能性,在他的“撮合”下,案涉双方不仅握手言和,还签订了深度合作的协议,实现了维护市场秩序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双赢结果。

2016年到2020年,余杰共受理案件2247件,审结2244件,年均结案450件,办理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案件。案件和文书3次获评全国法院优秀裁判文书,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2次获评年度优秀案例分析,7次获评全省法院精品案件、优秀裁判文书和典型案件等。办案工作多次被《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长江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勤学善思知行合一

多年审判工作经历,使余杰养成了持续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2017年,余杰审理了全国首例网络主播“跳槽”引发的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他深入研究直播产业的发展趋势、商业模式和竞争态势,从行业的真实竞争环境出发,考量涉案各方行为是否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最终认定被告“挖角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案件宣判后,社会效果和行业反响都十分良好,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研究价值知识产权裁判案例”,判决书入选首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

案件的完美审结,对余杰而言,却并不代表思考的结束。他进一步提炼、总结,撰写《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网络主播跳槽问题研究》、《网络游戏直播平台挖角中的责任认定》等文章,将案件反映的裁判规则上升为指导和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的普适性规则,进一步扩大司法服务创新的实效。此外,余杰还围绕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涉影视行业竞争、专利侵权新样态、驰名商标保护等热点问题,先后在《人民司法》《竞争政策研究》《中国知识产权》等媒体发表20余篇调研文章,为构建互联网新业态竞争秩序、打造武汉知识产权品牌贡献力量。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2020年1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武汉作为全国首批20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市两级法院范围内正式启动为期两年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为配合试点工作开展,余杰参与改革专班,成为全市改革试点工作的主力干将。

试点启动时恰逢武汉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间,为不拖慢改革进度,余杰和专班同志一起,不等不靠不要,一边下沉社区防控,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出台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坚持疫情防控与改革试点统筹推进,为试点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搭建坚实的基础。最终,改革试点在法院恢复诉讼工作的第一时间及时跟进、铺开,没有片刻延误。截至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已较好地完成启动、强力推进和中期评估三个阶段任务。改革以来,全市法院民事一、二审平均办理天数分别减少13天、11天,民事案件改判、发回重审数下降24%。试点工作4次受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被国家级媒体报道12次,成效明显。

近年来,余杰还积极参与武汉法院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知识产权“三合一”试点、跨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试点工作,在搭建武汉法院知识产权“三合一”试点框架、细化司法责任制制度、总结减刑假释成果方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