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部新区范围(重庆北部新区)

重庆北部新区(重庆北部新区范围)

轰烈烈!重庆第七次向北拉开大幕

原创2021-07-20 10:09·重庆新一线城市轰轰烈烈!重庆第七次向北拉开大幕

前言

如果10年前买房,你在照母山和李家沱之间纠结过,而最终你选择了当时配套更加完善,更热闹的李家沱。

今天,你会发现照母山房价已经翻倍有余,而李家沱的房子仅仅勉强跟上了重庆均价的步伐。

扎心不!?

于是很多人购房者最近总是问过我一个问题:

重庆向北发展现在究竟有没有到头?

我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没有!

01

历史上的6次重庆向北

重庆何时开始向北?

今天,我们首先来复盘一下重庆向北发展的历史。

第一次:1990,江北机场崛起了两路

很多业内人士会将重庆第一次向北定义在直辖后的新牌坊区域开发,但实际上重庆向北发展的第一颗重磅炸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江北机场落户两路就已爆发。

江北机场作为目前国内顶级流量的国际枢纽,对北区的发展贡献是极大的。

所以当年重庆将新机场从白市驿迁往江北县两路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确定了未来几十年重庆的发展方向。

通往机场的几条道路(渝都大道、渝航大道)更是北区最早的骨干路网,向北发展就此拉开序幕。

第二次:2000,母城北拓到达了新牌坊

香樟林、锦绣山庄……

这些都是新世纪初重庆响当当豪宅,时至今日这些old money依旧穿梭于北区的各个角落。

他们作为重庆向北的第一批拓荒者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眼光、眼界。

其实,2000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北部新区成立,这是重庆北区迎来第二次发展的大机遇!

随着众多市直机构迁往新牌坊起,重庆向北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今天的新牌坊已经成为重庆向北战绩满满的一块丰碑。

第三次:2003,年八大金刚闹金开

八大金刚闹金开不想过多描述,由几个知名房企掀起的“豪宅风”直接将北区的居民荣誉感拉满!自豪感、自信感拉满!

第四次:2010,两江新区开启“大照礼”

两江新区挂牌成立,照母山成为地产全新聚焦点。

万X、香XXX、龙X、华X等大型开发商陆续登陆照母山,短短三年就聚集了数十家品牌开发企业,成就了依山傍水豪宅私邸。

与此同期的礼嘉和大竹林也搭上了两江新区的发展快车,成为十年前的“北区弄潮儿”。

第五次:2017,北区“四小龙”诞生

2017年,悦来的一块地拍得石破天惊!

悦来、中央公园、蔡家、龙兴成为新的“北区四小龙”。

它们或有公园、或有国博中心、或有亚洲杯体育场、或有自贸区……

每一个大型城市基建和政策都能给四小龙的战力值拉满,时至今天,他们的利好还没有完全兑现,所以增值预期依旧存在。

第六次:2020,“水空邻”的绕城外崛起

不知不觉,重庆向北已经发展到了绕城高速外。

去年,我去水土一个网红项目,竟然让我走了一段高速(花了4块钱)!

我猛地意识到,重庆向北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走着走着,居然已经“出城”了。

然而,没过两天,我看见新闻“川渝邻水示范区”确定了,四川的界内也用上了023的区号。

那一刻我明白了,重庆的第6次向北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水土、空港、邻水已经不再是“城外”。

轰轰烈烈!重庆第七次向北拉开大幕

02

重庆开启第7次北征

重庆一路向北30年,今天已经发展到了绕城外,甚至北抵川渝边界。

所以重庆向北已经到了尽头吗?

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今年4月份,重庆的土拍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重庆向北没有结束,第7次北征拉正式开了序幕!

不过,重庆第7次向北相比起前面6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总结了3个关键词:

优化中空带、

降低容积率、

全面改善化。

先来说说第一个特征:优化中空带。

重庆过去发展一直是多组团、多中心式的布局方式,也是城乡规划教科书上的“多中心城市”代表,重庆向北发展也不例外。

过去30年的重庆向北一直是组团式的跳跃发展。

江北机场的修建直接从母城跨过了近20公里的距离新建一座临空新城;

“大照礼”的崛起更是以点的形式发展,三者之间存在巨大的真空地带;

今天北区的宇宙中心中央公园除了东侧与老“两路西区”相接,其余南西北三面都是真空地带……

所以过去重庆6次向北发展都是以点的形式扩散,各组团之间存在大量中空地带,这些地带要不是未开发的荒地,要不甚至还有零散的农田在耕作(非农用地性质)。

而这次重庆第七次向北明显就有了优化中空地带的趋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4月土拍的王者地块究竟属于中央公园,还是属于悦来呢?

再来说说第二个特征:降低容积率。

实际上前几次重庆向北跳跃式的发展都没有明显的降容趋势。于是我们依然能够在照母山看到大片的”鸽子笼“,中央公园头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高楼群。

但是第七次向北明显是“低容向北”,随着地价的升高,容积率是越来越低,高价地基本容积率都在1.5以下。

这样的容积率未来大概率是以洋房、别墅为主,甚至修的洋房都是楼间距达半百米以上。

所以可以说第七次向北是高质量向北,全面宜居化的向北。

最后说说第三个特征:全面改善化。

第七次向北除了在业态上有低容积率的特征,在产品上也有明显改善趋势。

大面积玻璃幕墙、板式通透结构、高水平物业服务。

这些都是目前北区新建项目的明显特征,与过去的高层塔楼有本质区别,物业管理也明显更加细致到位。

所以综上所述,重庆的第七次向北并不是一个有确定地点的向北,而是一个优化中空地带的向北,高品质的向北。

03

重庆向北是大势所趋

重庆除了向北就没有别的发展路径了吗?

有!但是低效、风险大。

重庆向南有大九巴,可惜这三者旧改困难,且有长江割裂,难以成片发展;

重庆向西虽有高新区、科学城加持,但是城市资源有限,未来配套落地有困难;

重庆向东目前呼声更小,除了神秘的广阳岛和说了10年的重庆东站似乎很难。

因此重庆向北是当下城市发展风险最小、基础最好、呼声最高的方向。

这里,再简单梳理下北区必然优先发展的理由:

1. 北区整体地势平坦,连片发展成本低;

2. 北区基础配套强势,机场、车站、轨道等配套先行;

3. 北区有两江新区高定位,政策有优势;

4. 北区产业完善,人口吸附力更强。

所以未来10年,重庆北区应该依旧是重庆发展的重心,也是发展最好的区域。

这就如同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多中心发展多年,但是几十年过去,浦东新区依旧是上海所有新区中发展最成熟,配套最优质,民间价值认同感最高的区。

结语

向北,还是向北!

今天这篇文章,写到这里,还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重庆任它东西南北风,向北的总基调是不会变的。

北区近30年的发展也不是其他新兴区域一朝一夕就能补齐短板追上的。

所以不要再问我:重庆向北是否到了尽头?!

我的回答坚定且肯定:没有!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