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将诗歌搬上舞台,以比赛的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然而,在该档节目热播的同时,也遭受了众多非议。例如,有不少网友吐槽诗词大会缺乏创新意识,换汤不换药,绝大多数题目都围绕唐诗宋词设置,且一味考察选手的背诵能力。

记忆力好、诗歌的储备量大、临场应变能力强的选手往往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获得最后的优胜。久而久之,观众纷纷反映《中国诗词大会》成了选手用来炫技、吸粉、博关注的舞台。此外,节目中颇有名望的专家学者也数次惨遭“翻车”的风险。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诗词大会中康震引争议,他真的错了吗

例如,北师大教授康震不仅学识渊博、能说会道,还画得一手好画,在节目中的“看图猜画”环节圈了不少粉。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往期诗词大会的一场节目中,康震教授在绘制“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的场景图时,画了一个人坐在石头上观赏枫叶。

事后,有部分专家指出诗句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而非指动词“坐着”。经此一事,康震教授的“教授”头衔惨遭非议与质疑。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热播,在第二期节目中,康震教授又在“看图猜画”上引发争议,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真的错了吗?

井边赏月

在一期节目的图画线索题中,以“地”字为主题,康震教授先是画了一位头戴儒巾、身穿长衫、仰天长望的文人倚靠在一颗大石上。紧接着,又画了被掩盖了一半、屋脊上带着鸱吻的凉亭,四处长满了原生态的野草。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诗词大会中康震引争议,他真的错了吗

最后,康震教授在画作一角勾勒了一个水井,并在一旁点缀了水桶,终于速写完成。一幅画行云流水,令观众云里雾里,不过台上的蒙曼教授却对此画了然于心。在揭示了关键字“前”后,女选手陈燕立刻按下按键,答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

而后,康震教授在图中左上角添了一轮明月,为水井加了井栏,并为此画题了千古名诗《静夜思》的头两句,证实了选手的回答正确。此外,康震教授在画中特意画了多处阴影,主要是为了体现月光洒满整片大地的效果。

不得不说,康震教授的绘画功底与巧思实在是妙绝。不过,本期节目播出后,却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发出质疑,“床前明月光”一句描绘的不是室内景象吗,为何画成室外夜景,重要意象“床”怎么不画出来,这句诗与井栏有何关系?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诗词大会中康震引争议,他真的错了吗

李白的《静夜思》

其实,观众的疑惑正是近些年来诗坛中争议较大的话题之一,《静夜思》中的“床”究竟指的是用于睡眠的“床”,还是另有所指?《静夜思》是一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连牙牙学语的三岁小儿都能将其倒背如流。《静夜思》创作于李白26岁那年。

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的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诗人仰望悬挂在夜空中的那轮明月,思乡之情涌入心头、难以自抑,便挥笔写下这首思乡之作。全诗仅有二十字,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且清晰自然,却饱含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引起了古今中外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的情感共鸣。

前两句写诗人在睡梦中苏醒后而产生的疑惑与错觉,竟然迷糊地将月色误认为地上的白霜,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白天尚且可用忙碌的行程掩盖思乡之夜,但夜晚的沉寂与静谧却怎么也冲刷不了离愁之意,诗人的内心无法平静,如梦初醒后却再也无法入睡。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诗词大会中康震引争议,他真的错了吗

后两句刻画了诗人抬头凝望月亮、低头思念家乡的神态,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对于孤身一人作客他乡的诗人来说,秋夜里清冷的月色最容易触动自己的羁旅之思,进而感慨匆匆逝去的美好年华。皎洁的月光给人无限遐想,想起月亮那头许久未归的故乡与长期未见的亲人,诗人陷入无尽沉思。

一个“思”字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殊不知诗人是在怀念家乡的亲朋好友、父母兄弟,亦或是家乡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还是发生在家乡的陈年往事。不论是哪一种可能,都弥足珍贵。

“床”的争议

全诗最惹人争议的便是首句中的“床”字,千百年来无数专家学者为其争论不休,流传至今共有四种说法。其一,取其本义,即用于睡觉或躺卧的家具。杜甫诗“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中的“床”便是床铺、睡榻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诗词大会中康震引争议,他真的错了吗

然而,倘若诗人躺在床上赏月,很难连贯地做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再者,床具摆放在屋内,可古代的窗户狭小,月光很难照射进房屋内部,并洒满整个地面,故这种说法可能性不高。其二,“床”通“窗”,指的是窗户的意思,而诗人则站在窗前赏月思乡。

然而,《静夜思》的宋朝版本已证实李白是在室外凝望月亮,故此说法有误。其三,“床”可解释为胡床,即可以折叠的小马扎或者交椅。不过胡床的形态过小,将其作为背景实为不妥。其四,“床”指井栏,即古人在井口上设置的栅栏,以防人不慎落水。

古代早期的井栏通常呈方形结构,有数米之高,恰似四堵墙,也似睡卧的床具,亦称“银床”。综上,关于“床”的争议至今未有定论。然而,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井栏说”最受诗词大会的几位导师认可,因此康震教授画了一口水井,添上井栏,并无大问题。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何意?诗词大会中康震引争议,他真的错了吗

结语: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了避免纷争,已将插图中的“床”删去,只留下一位思乡情切的诗人与清冷皎洁的明月。由此可见,诗词中许多字词的解读都是后世研究后加以定义的,具有争议是正常现象。至于“床”究竟意为何物,应该只有千年前的李白本人知晓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