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商朝近600年的历史,在他的手上走向终结。纣王本名辛,世称“纣”。关于“纣”这一字有多种说法即“谥号”、“先号后谥”、“生前称号”。据研究,商人没有标准意义上的谥号制度。对于“纣”这个字相对合理的解释是,帝辛有“受”或“受德”之名,因为读音与“纣”相似,所以在传播中发生了转化。“纣”字本身并没有不好的含义,而是后人由于帝辛的行为而这个字带有了贬义。

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当真是一无是处的昏君?还是另有隐情?

帝辛在位时间约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反应迅速,力大无穷,能徒手与野兽搏斗的人。他自认才智过人,拒绝臣下的劝谏,认为所有的人都比不过自己。帝辛嗜酒并且沉迷女色。他尤其宠爱有苏一族献上的美人苏妲己,一切都听从苏妲己,由于过于宠爱苏妲己,帝辛做出很多残暴的举动,例如刨出比干的心来验证“圣人之心有七窍”,刨开孕妇的肚子来满足妲己的好奇心。帝辛沉溺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他还对臣子施以酷刑如炮烙、脯刑(将人制成肉干)、醢刑(把人剁成肉酱)等。

他的种种作为使得百姓不满,富有才干的臣子不敢劝谏,甚至装疯卖傻做奴隶也不愿留在商朝。最终在牧野之战,他的部队纷纷倒戈,战败后帝辛逃往鹿台,自焚而亡。帝辛荒淫暴虐可以说世人皆知,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都是由他的恶行衍生而来的成语。除此之外,难道帝辛作为君主没有任何贡献吗?让我们暂时不提他的罪过,细数他提出的政策,实施的举措再来评判功与过。

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当真是一无是处的昏君?还是另有隐情?

帝辛进行了完善制度的尝试。他变更用人制度,提拔了非世官大族的人,史书上记载的有飞廉、恶来等;为了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他将九侯、鄂侯以及周的领导者姬昌任命为辅佐政事的三公,举行军事演习,通过法律改革,用法律惩罚的方式使,内、外服的人口脱离宗族,以便于他直接掌控,扩大自己可以控制的人口数量,从而削弱贵族势力,为了镇压贵族的反抗,他还制定了非常严苛的律法;此外帝辛还推行了严格的祭礼制度,固定和缩小可以祭拜的神灵的范围,以此来摆脱旧贵族的制掣。但是由于帝辛选拔的人员出身低微,缺乏政治经验对商朝典章不熟,排挤世官大家也破坏了政治体系稳定性,是导致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的原因,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

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当真是一无是处的昏君?还是另有隐情?

据记载,帝辛在位时期,加大了敛财的力度,压榨剥削平民百姓。他还有两位臣子帮助他,费仲帮助帝辛敛财,胶鬲则控制了鱼盐交易。帝辛大兴土木在朝歌营建活动场所,以鹿台和酒池肉林最为著名。帝辛挥霍无度大量酗酒,粮食被大量消耗,同时他常年劳师远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由于帝辛的奢靡无度,对百姓的压榨和剥削,激化了社会矛盾,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军事因素

辛帝经常在黎地和渭水举行军事演习,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获取南方的铜矿资源和纳贡,帝辛派兵讨伐有苏氏,征讨东夷。这两次的征伐为帝辛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有苏部落战败,于是献上牛羊珍宝和美女苏妲己求和。帝辛在平定东夷时也获得了大批俘虏和丰富的资源。由于帝辛多次征战和对淮河长江流域的控制,使得中原文化广泛传播,但是战争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严重阻碍了商朝的经济发展,也加剧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负担,造成了国内空虚,加剧了百姓的不满情绪,为武王征商埋下了种子。

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当真是一无是处的昏君?还是另有隐情?

商朝的最后一位帝王辛,在位期间对商朝的内政做了明显的调整,但是这些举措在当时都作为他施行的恶政被记录。后世研究过后从中解读出新的理解,辛在位的举措包括了对当时政治制度和政策的调整、营建朝歌和迁都的可能,在经济上的搜刮政策和帝辛本人的奢靡浪费引起百姓的不满,多次讨伐征战更是进一步的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帝辛的种种政策不但未能挽救商朝,反而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最终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在孟津联络西南各国准备联合出兵伐商。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姬发,率领着三百辆战车、三千精锐战士和几万步兵东征,从汜地渡过黄河北上。27日清晨周武王姬发在墓地誓师,他详细列举了“纣王”帝辛的罪状。听信女人的话不管祖宗祭祀、不用同宗的兄弟而任用重罪逃亡之人、不听能臣比干劝谏,酗酒无度、与妲己刨开孕妇看婴儿。28日拂晓,联军行至牧野。联军的到了打了帝辛措手不及,朝歌城内并没有足够的兵马应战,帝辛只好组织了由一批奴隶、战俘和卫兵组成的军队。

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当真是一无是处的昏君?还是另有隐情?

在战斗中奴隶和战俘为了活命而逃跑,遭到了后面士兵的阻拦,于是奴隶们慌不择路于是倒戈相向,帝辛的部队很快就乱做一团。在商军苦苦抵抗一整天却无法挽回战败的结局。帝辛见此情形,不甘被俘,死在敌人手中,帝辛独自返回朝歌,在为宠妃妲己而建造的鹿台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周武王赶到鹿台,将帝辛的尸体斩首,挂在旗杆上示众,此外还有被俘的一百多个商朝大臣和贵族被带回周京作为人牲,在武王祭祖时被处死。至此,商朝正式灭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牧野之战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神秘传说,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平民反抗暴政的正义之战。当然,历史的真相已经无人知晓,“纣王”功与过,我们也只能从史书中记载的蛛丝马迹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君王,当我们摆脱种种传说,文学和影视作品对我们的产生的影响,当我们摆脱脑海中的既定映象,让我们立体的看待“纣王”,或许你看到的并不是一个荒淫无度一无是处的“昏君”。斯人已逝,是功是过全凭后人说。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