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意思? )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意思?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把时间分为流俗时间和本真时间,本真世界又分为曾在、当在、将在和“相互达到”,此时此刻我也在场,未来我还在场,现在的这篇文章便是“相互达到”的集结点,以在场窥探不在场。

每天有24小时,我们是如何度过的?我想大部分人是在过眼云烟中度过的,早上起来到晚上,再去回想白天的在场,却找不到可以回味咀嚼的地方,第二天再如是。苏格拉底曾说,“我知道我无知”,我们又何尝知道我们一直在浪费时间?其实,我认为我们是无法抓住时间本体的,因为时间是“绵延的”,“绵延”是不可分的,在时间的坐标轴上,我们能抓住的只是一些非常零散的、孤立的点,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从指缝中穿行而过。有时会觉得今天过得很充实,但只是我们回忆在场时感觉到深刻而已,没有意识到时间瞬间从指尖滑落的“无情”。当然,我们的先天综合认识能力告诉我们这是无法克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点与点之间的间隔空隙。

要说这些年最值得我称颂的事情,莫过于做到了曾国藩所说的“无一日不读书”,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阴晴圆缺,无论春夏秋冬。说这个并非自诩,而是在一年的时间长轴上捕捉住了每个24小时区间的点,我想这便是坚持吧。当然,光捕捉不行,捕捉不是目的,是手段,收获才是重点。

那么如何捕捉呢?要不要读书呢?想必一问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联想到“读书无用论”,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书还是要读的,不读书的人生是不完善的。至于读多少书才够,还是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书读多少没有个准确的数。不过从效果来看,真正吃透一本书,效果便会自现,而想吃透一本书,再简单的小说,光读一遍也是吃不透的,一遍下来能吸收其20%算功力深厚的。即使过目不忘者可以翻上书后闭眼复述其大致情节,也不能算是真正吃透。真正吃透还是要领会其微言大义,透过当下书本中文字的在场,知悉其不在场,进而将不在场融会为“潜意识”,内化进思维结构,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当然,我们可利用的时间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要分清楚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需要泛读,甚至哪些书不需要读,看别人的笔记摘要心得即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泛读的书就领会20%就可以了,精读的书争取领会50%以上,专业需攻坚的书籍力争领会70%以上。

林语堂曾言:“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那么,何谓读书本旨?培根曾说:“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孟子答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两者的观点我都赞同,但更赞同两者观点的结合,即培根的观点是初步层次,孟子的观点为更高层次,也是必要层次,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在翰墨书香的熏陶下我们已经养成了“浩然之气”,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状态。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知道读完有什么用,甚至读完后很快便忘掉了,但是偶然的惊鸿一瞥我们却想起了书中的情节或真义。其实,这时我们已经领会了书的一层意思,不在场时又显现了在场,在这个层面上说,“遗忘”也是一种学习,就像牛反刍吐草,读过的书会在不经意间“吐”出。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读书方法,就是读到不懂的地方,先放一放,不求甚解,哪天遇到其他事情,就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也就豁然开朗了。

“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一日无书 百事荒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