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萹蓄(萹蓄的功效与作用)

萹蓄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古今研究:萹蓄)中药古今研究:萹蓄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2、《药笼小品》:“能去湿热,故利小便,治黄疸热淋。”

3、《玉楸药解》:“萹蓄利水泻湿,治黄疸淋涩,消女子阴蚀,杀小儿蛔虫,疗浸淫疥疬、疽痔痛痒之证。”

4、《中药学》:“清热利水通淋,杀虫止痒。”

5、《中国药典》:“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6、《中药大辞典》:“利尿,清热,杀虫。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

7、《名医别录》:“疗女子阴蚀。”

8、《本草经集注》:“主浸淫,疥搔疽痔,杀三虫,治女子阴蚀。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9、《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

10、《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11、《本草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小儿鬾病。。”

1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疳积,消臌胀。”

13、《江西中药》:“治肛门作痒由于湿热者。”

14、《中华本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主淋证;小便不利;黄疸;带下;泻痢;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妇女蚀;皮肤湿疮;疥癣;痔疾。”

中药古今研究:萹蓄

15、《饮片新参》王一仁萹蓄草色淡青。性味苦香平。功能利湿热,通淋闭。

16、《药性歌括四百味》:“扁蓄味苦,疥瘙疽痔。小儿蛔虫,女人阴蚀。”

17、《本草备要》:杀虫疥,利小便。治黄胆热淋,蛔咬腹痛,虫蚀下部(煮服)。

18、《得配本草》:“去湿热,治霍乱,杀三虫,理疮疥,疗黄疸,止赤淋。(蓄能破血。) 醋炒,治蛔攻心痛。煮面,治痔疮肿痛。多服泄精气。”

19、《本草崇原》:“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20、《本草思辨录》:“能通利三焦,搜扶隐微湿热之病。”

21、《冯氏锦囊秘录》:“萹蓄主浸淫疹搔疽痔,丹石发肿眼痛,治热痢黄疸,理疮疾杀虫,不能益人,亦常用也。”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萹蓄苷、槲皮苷、杨梅苷、木犀草素、金丝桃苷、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等,还有多糖及酸性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含杨梅苷(C2H3O12)不得少于0.0309%。

2、作用本品有利尿、降压、止血、抗菌、影响肾血容积、抑制心脏增强子宫张力,降压,驱蛔虫、蛲虫及缓下等作用。

3、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实验证明,萹蓄有利尿作用,煎剂20克/公斤给予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较多,其灰分亦有同样效果,因此认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其中所含黄酮甙所致。

②降压作用:萹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狗有降压作用。

③对子宫及止血作用:萹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宫张力增高,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④抗菌作用:1:10的萹蓄浸出液,试管内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⑤其他作用:能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萹蓄甙对大鼠,犬有利胆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数有效量(2.57~4.26毫克/公斤),可使胆盐的排出增加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