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泻药有哪些)

泻药有哪些(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便秘患者在自行使用泻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胃肠动力药、渗透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溶解泻药等等,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泻药和药物不良反应

长期便秘既可以说明肠道疾病表现,也说明应及时检查肠镜。便秘患者寻求泻药帮助缓解症状,但是,要留心一些通便药看似无毒无副作用,一旦长期使用,可以引发肠黑化病,在通过肠镜检查时可见。

通常,我们平时在自行到药店选择通便药时,药店都会告知这种药是不能长期吃的,但是,由于便秘患者服用通便药后,症状快速缓解就会继续长期使用。小番健康提醒,这可能给肠道健康埋下肿瘤生长的种子。

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其实,泻药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肠黑化病是其一,如果没有定期复查肠镜,有可能原本就患有的肠道肿瘤,由于在长期使用泻药的不良反应作用下导致恶变。需要指出,肠黑化病是可逆的,只要及早发现,及时停药,对症治疗,就能够促进肠道恢复。

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针对便秘患者选购泻药时,应当注意些什么?哪些泻药不能与抗生素同服?哪些会加速肿瘤生长?基于这些疑问,小番健康做一个详细介绍。首先,最常见泻药有5大类,它们都有各自通便的机理与不良反应。其次,请记住任何一种泻药,都不能长期使用。

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胃肠动力药:作为间接缓解腹胀、腹痛等便秘症状,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西沙必利主要针对慢性便秘患者。但是,此类药不宜长期使用,原因是长期使用可致心脏毒性;

渗透性泻药:主要针对轻中度便秘患者使用。机理是增加肠道内水分,达到刺激肠蠕动作用。渗透性泻药不适宜老年人,因为自身肠功能偏弱,在使用后容易发生腹泻,并引发电解质紊乱等。渗透性泻药主要有聚乙二醇、乳果糖、盐类,聚乙二醇也是做肠镜当天使用药物;

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润滑性泻药:主要针对通便障碍型便秘患者使用。机理为润滑肠道,刺激肠壁,帮助大便排出,常用于急性便秘或严重便秘。但是,润滑性泻药不宜长期使用,因为如果长期使用,可造成维生素吸收障碍等不良反应。润滑性泻药主要指开塞露。

刺激性泻药:曾经提到,便秘患者在长期使用泻药以后,可以增加肠黑变病发生率,指的就是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所以刺激性泻药使用要格外注意,不宜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的通便机理为刺激肠道液分泌,通过肠间神经丛刺激,促进肠道蠕动。

刺激性泻药虽然起效较快,价格也低廉,经常作为生活中常用泻药,但是,长期使用以后可增加药物依赖性。随着长时间使用,药效也没有第一次使用时见效快。一旦停止使用,便秘症状还会加重。较为常见的刺激性泻药有果导片、芦荟胶囊、番泻叶、酚酞片等。

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溶剂性泻药:不良反应为如果长期使用下,会增加消化不良,还需要大量饮水增加腹胀。此外,溶剂性泻药还会影响一些药物吸收,例如抗生素、华法林、地高辛等。溶剂性泻药相比较其他泻药,作用较弱,口感较差。通常包括车前草、麦麸、欧车前、聚卡波非、甲基纤维素等。

泻药常见5大类的适应人群和不良反应

以上5大类泻药,均不可长期使用,在使用前应在医生指导下。同时,了解清楚这些泻药的机理与不良反应,尤其是一些药物可影响抗生素类吸收,或者可增加肠黑变病发生,有些泻药长期使用还会增加心毒性,提醒用药应谨慎、适度。

一般情况下,泻药不作为缓解便秘的第一选择。养成定时通便、作息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有助缓解便秘症状。平时应多饮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并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还应保持情绪稳定,增加运动量等才有益于通便。

不要轻视长期便秘,有些与肠癌有直接关联,若能够及时就医,通过肠镜检查判断是否为肠癌,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在使用泻药通便时,需遵医嘱,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与作息规律,做到适度治疗,适度用药。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