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的文字(契丹文字)

契丹文字(契丹的文字)

契丹族最初并没有文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才制定本民族的文字——契丹大字。

契丹大字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表意文字,解读极其困难。契丹大字仍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天显元年(公元926年)辽太祖皇子耶律迭剌在契丹大字的基础上,用回鹘文字改制,创造了契丹小字①,除保留契丹大字那样的表意字外,都是表音字,接近拼音。

契丹大小字的字形,都是采用汉字行书、楷书两体的偏旁来拼合成文字的,据现已发现的契丹文字碑刻材料来看,在书写方法上还有不同的字体,这是契丹文字书法艺术。契丹文字资料较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学者对契丹文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据了解,在内蒙古和辽宁省境内,均发现契丹文字的碑刻,特别是在内蒙古赤峰市境内发现较多。例如巴林左旗境内的辽上京故城、辽祖州故城和祖陵等地出土的《辽太祖纪功碑》,《辽太祖创业碑)及《辽太祖狩猎碑》残石,均是国内发现的契丹大字碑刻中最规范、有代表性的珍品。

1975年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昆都乡沙日温都发现了《北大王耶律万辛墓志》契丹大字刻石。这个刻石刻于辽兴宗重熙十年(公元1041年),虽有汉文志但与志文不对译①。《北大王耶律万辛墓志》不仅契丹大字镌刻规范,而且刻石完整,可算是契丹大字中的珍品。

1984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礼拜寺乡北的阿尔洞山的山顶上发现一个辽代契丹大字碑刻②,正面有六行字,上面虽有似汉字的字,但无法连缀成句,读译颇费解,能认出的字在契丹大字中曾出现过,有的字形已不甚清楚,尚待研究。据调查,这里原有辽契丹代寺庙之类的建筑,契丹大字刻石可能与建筑有关系。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发现契丹文字刻石还是较少的,因此这一辽代契丹大字碑刻对研究辽代历史有一定的价值。最可贵的契丹大字刻石,是1987年在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坝苏木浩尔吐嘎查的小罕山发现的(耶律习涅墓志)①。

《耶律习涅墓志)为绿砂岩志盖、431石两块,志盖正面上为篆书阴刻“大横帐节度副使幕志”三行九字,志石上为楷书阴刻汉字二十六行,共计六百零一个字,首题为“故兴复军节度副使墓志铭并序”,而志盖背面则是楷书阴刻契丹大字三十七行,每行字数不等,共计一千六百一十六个字。

这是契丹大字资料中,字数较多、书写镌刻又工整、保存也最好的一件珍贵的契丹大字石刻。墓志从墓主人的六世祖到其子点共叙述二十个人,他们分别经历了辽代创业建国、太平盛多事之秋和亡国之苦等历程,即是耶律习涅家族史,又可谓辽王朝发展史的缩影。

墓志汉文与契丹大字记述相同,生平事迹与有关纪年也是一致的,这是一份研究辽史的极好资料,也是研究契丹大字的好资料,是目前我国最珍贵的契丹大字石刻之一。

契丹小字的碑刻发现比较多,在内蒙古、辽宁省、河北省以西省境内均有发现和保存。到目前为止,内蒙古地区至少有七件契丹小字石刻发现。赤峰市巴林右旗庆陵出土的兴宗、道宗及其皇后的哀册保存完整,字体也较工整。

此外,1969年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山嘴子乡毛不拉沟村辽墓中出土了《故耶律氏铭石),即是耶律挞不也的墓志铭。志盖上有篆体汉字“故耶律氏石”六字,志文为二十六行契丹小字,刻于辽天庆五年(公元15年)。这件墓志的契丹小字镌刻最工整,保存又完好,是契丹小字石刻中的精品。

契丹文字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继突厥文之后而创造的民族字,它对西夏文字和女真文字的创造,给予了极大的启示和影响,这是契丹民族对中华民族古文化的一大贡献。

契丹的文字

契丹的文字

契丹的文字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