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汉中王(三国演义之辅佐刘备)

三国演义之辅佐刘备(三国之我是汉中王)

刘备的父亲本是官员,奈何去世得早,家中没了依靠,所以刘备的童年并不美满,后来为了生计,和母亲一起编织草鞋。但生活并未压垮刘备的脊梁,年少时期就心有抱负,曾经指着长得好像车盖一样的桑树,说自己以后必然会,乘坐像这样的羽葆盖车,虽然后来被其叔父刘子敬训斥,但可以看出刘备不甘于人后。

他辅佐刘备,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人物之一,也因此与诸葛亮翻脸

也许是上天要考验刘备;也许是玉不琢不成器。刘备一直都想出人头地,从小喜欢结交豪杰,因此在身边也聚拢了一批人,在黄巾起义中立了功,本是为封赏安喜县县尉,不大不小也算个官,但好事多磨,该郡的督邮想吃掉这个职位,官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自然要遗散刘备等人。

刘备知道事情无法挽回,便打了督邮一顿,刘关张三兄弟便跑路了。这一跑虽然自由,其实不过是流浪罢了,后来得了机遇做了徐州牧,却只能拱手让人,心灰意冷的刘备一路兜兜转转,也做成什么大业,只能先投靠刘表。刘备作为百姓出身,心里很明白自己缺什么,所以在刘备麾下也只是,暂时安身。

他辅佐刘备,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人物之一,也因此与诸葛亮翻脸

刘备在为刘表做事期间,其实是不得志的,所以在司马徽与徐庶的口中听到,诸葛亮这个人才如此激动,司马徽只是与刘备有过一次交谈,并且他是隐士高人不会出山,而徐庶则不同,他与刘备早早认识,关系也很好,给刘备提出过不少建议。

而徐庶年少时期,也是不爱读书,与刘备臭味相投。但徐庶也正因为不爱读书,做事不动脑筋吃过大亏,至此才开始一心读书,待学有所成后便来相助刘备。徐庶填补了刘备人才的空缺,为刘备出谋划策,做成过不少事情,但好景不长,被曹操知道徐庶效命于刘备,便派人抓了徐庶母亲,让其左右为难。

他辅佐刘备,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人物之一,也因此与诸葛亮翻脸

而刘备优点之一,便是善待下属,准许了徐庶的离开。徐庶也感恩刘备的谅解,承诺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以表对刘备的忠诚,临走前还为其推举一人,便是诸葛亮。并且向刘备详细解析,诸葛亮之才不能用请来委屈,应该怎么做说得明明白白。其实刘备早就想请诸葛亮出山,但是一直找不到办法,诸葛亮能出山,多亏徐庶的办法,可以说徐庶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人物之一。

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未必能够称帝,而说到这里肯定有人好奇,徐庶对刘备有决定性的作用,刘备肯定会念着旧情,再说他又忠于刘备,为何不能像关羽那样,从曹操手中回到刘备麾下呢?

其实,徐庶不回来不但因为孝道也因为家人,徐庶母亲去世,但还有家眷,再说他也仅仅是不忠于曹操而已,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徐庶忠于刘备,其实更多是因为忠于汉室。还有一个原因,极大可能是他的推荐让,诸葛亮与其翻脸了,所以没有再回来。

他辅佐刘备,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人物之一,也因此与诸葛亮翻脸

参照楚威王笼络庄周,庄子的说法,我可不想做供桌上的猪头!

笔者估计,诸葛亮也是类似的心态,本来好好的,在卧龙岗种地种得腿不抖、腰不酸,生活乐无边,虽然种地不富裕,但却少了做官的束缚。而诸葛亮是有职业操守的,竟然效命于人,便会鞠躬尽瘁,最后结果如何,诸葛亮还不是累死了。

他辅佐刘备,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人物之一,也因此与诸葛亮翻脸

诸葛亮作为搅动天下风云的人物,自然不会小气,但也生气徐庶想着法子,惹他出山。因此,徐庶不回来是很正常的,也是他不回来最重要原因,而关羽则不一样,关羽虽被曹操俘虏,但早已对刘备表明心迹,暂时安身在曹操手下,也只是权宜之计,再说当时关羽孤家寡人,只要出曹营,曹操也是拿他没有办法。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