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152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

全文约12000字,大约需要30分钟。

更多有意思的音/视频,请订阅循迹晓讲&循迹讲堂微信公众号,在iOS App Store或各大安卓应用市场搜索循迹讲堂,听你们熟悉又陌生的方生老师给大家讲有趣的历史故事。


随着近几年海军话题因为大环境发展使然而不断被炒热,作为近代史中为数不多看起来有些能让某几类群体感到有些“XX自豪感”的存在之一,北洋舰队的相关话题热度也是一直居高不下。

在这些话题之中,讨论这支曾经“亚洲第一”的舰队为什么首战即告全军覆没和讨论如何避免这一结局的相关话题从未终止过。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北洋舰队一直是网络热点话题之一,输入关键词“北洋舰队”,可以搜索到相关结果17,200,000个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讨论大都严重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带来的很多不可抗力,有些甚至非常简单而粗暴,例如“将修建颐和园和光绪大婚、慈禧万寿庆典的钱都拿来买军舰”这样的伪命题。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修院子的钱买军舰”和颐和园里面的石舫放在一起,讽刺意味明显

在这样的思维局限之下,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自信情绪,认为“只要给的经费够,砸烂联合舰队不成问题”、“当时但凡是清政府争口气,少修个园子,说不定就是另外一个结局”这样的逻辑在网络环境的发酵之下成为了很多人的“正确的历史记忆”。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很多人只把问题的根本看在了钱上面,实际上问题是很大的

但是当你问到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为什么会没钱?”、“有了钱要买什么样的军舰、如何击败日本舰队”的时候,这些人往往又会顾左右而言他。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CG作品还原的北洋舰队,这支龙旗飘扬的舰队是近代中国历史中极其罕见的“高光时刻”

所以今天我们放下所谓的“XX自豪感”和所谓“XX的历史记忆”,从海军战略和海军技术等具体问题来分析一下北洋舰队为什么在日清战争中一战而全军覆没,这个结局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不能避免(编者注:本文分上下两篇发布)。

为什么需要一支海军——大清的海权战略迷思

随着英国人的二三等风帆战舰用大炮叫醒了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的百年迷梦,那些立于朝堂之上自诩为“上国”,将这些外来者蔑称为“夷人”的“栋梁之材”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上国事实上已经是有海无防的尴尬局面。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鸦片战争中大清水师损失惨重,难以抵御英军的进攻

不过这一切似乎在一开始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波动,随着《南京条约》一纸文书被签订,“栋梁们”再次做起了“天朝迷梦”。

在他们看来,赔偿的那些白银对于“无所不有”的东方帝国而言如同太仓去一粟般无关紧要,反倒是对于开放通商之事耿耿于怀,认为“夷人”的进入会打碎通商城市里面老百姓的“大清固有正确价值观”进而使这些“道貌岸然者”运用了上千年的商鞅“驭民五术”运转失灵。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开放通商被腐儒士大夫视为洪水猛兽

不过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前进,自然不是这些实际上百无一用者可以阻拦的,最后的十来年清梦做完之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事、捻军之乱和英法联军进京,皇室仓皇“北狩”彻底打碎了所有的“既成秩序”。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京师被英法联军攻陷

由南到北绵延不绝的战事使清政府不得不允许了包括地方财政自主和地方自行募兵练兵在内这种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制下之前完全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太平天国之乱使清政府不得不放开了财权和兵权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火方息,随之而来的条约中,除了向英法两国赔款之外,另将九龙割让给英国,纳入了英治香港的一部分。

最为令广大中国人直到今日都感到愤恨又无奈的是,北方的俄国趁火打劫,以“调停英法两国与大清议和有功”为理由,逼迫当时已经无力再争的清政府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

该条约彻底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本由清政府与俄国“共管”之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永久割让给俄国,自此,中国各代政府永远的失去了全部外东北的土地控制权。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海参崴的位置图,俄国在晚清抢走了外兴安岭、外东北和库页岛,直到今天也没有归还

此时北方战火方止但东南半壁还在太平天国匪乱的阴云之下时,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清政府于1861年1月20日正式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了尝试学习西方以求自保的洋务运动。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运动的开端之一

但是与相对顺利的陆军“现代化”和建设各个类型现代化工厂不同,清政府的海军建设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波折和不顺利,由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经办的“阿思本舰队”事件最终不欢而散之后,清政府也痛感到建设现代化海军之难。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阿斯本舰队是清政府建设海军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首先就是相关专业人士几乎为零,与已经在太平天国之乱中接触并直接使用过西洋武器与战法的几支新式陆军不同,大清国上上下下在当时竟无一人能熟知西方现代化海军的技战术发展,这就与早在幕府统治末期就已经能够接触使用到大型西式蒸汽军舰并且在倒幕战争中将其运用于实战的日本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大清国上下对新式海军等问题严重缺乏了解

而很不幸的是,海军恰巧是一支非常考验“人”这一硬件的兵种,从军舰舰型的选购或者选造,到海军港口的选址和建造,最后到大小军舰的使用无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现代化海军和传统的内河绿营水军是两个概念

而执行“闭关锁国”已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根本就找不到相关的人才,当时的大清水上力量(笔者实在不好意思将其称为海上力量)漫说与西方国家开战,就是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其水军也多次在长江中被击败,不堪一击的本质可见一斑。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清军在长江中多次被太平天国击败,颜面扫地,图为湘军常用的“快蟹”船

即使在洋务运动开始之后,能够通过开办船政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的方式来培养出一批人,但是也仅仅是在学成后委以练军和指挥战舰的任务,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到决策层影响海军的建设,且这些人均无任何战争经验。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船政学堂培养出的学生无法进入决策层左右海军建设

反观日本,在明治维新和日清战争期间担任首相的伊藤博文曾在1863年前往英国学习,回国后经历并直接参与了四国舰队炮击下关事件;后来在大东沟海战击败了北洋海军的伊东祐亨曾经在萨英战争中参与过对英军旗舰“尤利阿勒斯”号的偷袭与后续的战斗。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日本早期“攘夷”时期使不少后来明治政府的军政要员接触了西方军事技术并参与了现代化战争

明治政府的军政要员有相当一批有在西洋留学或参与过幕府末期与西方爆发的数次战争的经历,对于西方政治和西方现代化军事技术的了解远胜过那些居住于深宫之中的大清帝国真正的决策者们,甚至可以说,清日两国对于海军的建设方针差距之大,从一开始就是完全无法相比。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清政府高层对西方的了解相比日本天差地别

对于清政府而言,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直接打的北京都失守的记忆尚不遥远,所以筹议海军的最重要的首要目的没有别的只有一个,就是保卫京师,避免再出现大沽口被登陆京师失守的事情再度发生。

这点从选址威海卫与旅顺建设主要军港和海军驻地以及早期选择购置伦道尔式炮舰就能够看出来。

沉浮云海三十年:北洋舰队的失败可以避免么?(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大沽口的登陆给清政府留下了惨痛回忆

在购置伦道尔式炮舰的时候,李鸿章就已经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