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怎样能保花多结果(枣树开甲)

枣树开甲(枣树怎样能保花多结果)

枣树树干环状剥皮也称为"开甲""枷树",就是在盛花初期或花后落果高峰前环剥树干,切断韧皮部,阻止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分向根部输送,调节树体营养向花和果实的分配,运转,提高有机营养向花果的供应,这一措施对提高枣树的坐果率十分明显,也是实现幼树早期丰产和大树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枣树为什么要"开甲",如何"开甲",一文分享

一,开甲时间

枣树开甲因品种的坐果习性差异而不同。对花朵不易发育成锥形幼果落花重的品种,开甲的最好时间是在盛花初期,即全树大部分结果枝已开花4–6朵,正值大部分的头蓬花盛开之际,促使头蓬花坐果。因为头蓬花花大质量高,所结的果实生长期长,日照时间长,果实发育充分,果实大,品质好。

甲甲时间过早,花朵开放少,促进坐果的效果不好。开甲时间过晚,除花质下降,坐果过量外,还使坐果时间和成熟时间相应推迟,中晚熟品种会因果实生长期不足导致成熟不充分。在气温能满足所栽品种花朵坐果要求的前提下,开甲时间尽可能掌握在盛花初期,以获得个大质优的产品。

如果盛花初期的气温较低,达不到所栽品种花朵坐果要求的温度,则只能把开甲时间推迟到温度升高的时间,放弃高质量的头蓬花,以稳定产量。对花朵容易坐果易形成大量锥形果,但锥形果脱落严重,导致坐果不稳的品种,开甲时间以盛花期末,幼果落果高峰前3–4天为宜,减轻落果,提高产量。

幼龄枣树开始开甲的时间不宜过早,以树高达到3米以上,冠径2米以上,干径5厘米以上时,方可开始开甲。幼树开甲过早,树体太小,影响树体生长发育,而且产量低,果实质量也差。

枣树为什么要"开甲",如何"开甲",一文分享

二,开甲部位

幼树首次开甲部位选在距地面20–25厘米树皮光滑处进行,第二年在离上年甲口上部5厘米处进行。因为树干是维持树冠和根部有机营养运输的唯一通道,开甲一处,效应遍及全树各个部分,再就是树干部位低,干径粗,韧皮厚,操作方便,而且伤口容易愈合。

开甲的方法是,先在开甲部位绕树干1周将老树皮扒去,形成一圈宽2厘米的浅沟,深度以露出白色嫩皮(韧皮部)为度,再用刀在韧皮处绕树干切2圈,上面一圈使刀与树干垂直切入,下面一圈使刀与树干成45度角向上切入,均深达木质部,但又不伤及木质部,将上下切断的韧皮部剔出,就形成上直下斜的甲口。甲口下方呈斜面目的是为了防止积水。

三,开甲要点

甲口宽度宽窄要根据树龄,树势和管理水平而定,树大干粗的树甲口宜宽,树小干细的树甲口要窄些。甲口太窄则愈合早,起不到提高坐果率的作用。甲口太宽,则愈合慢,甚至不能愈合,造成树势弱坐果率低,也达不到开甲的目的,严重时会导致死树。一般干径4–10厘米的幼树甲口宽度为0.3–0.5厘米,干径10厘米以上的为0.5–0.7厘米。

开甲深度要求深达木质部但又不伤及木质部,取出韧皮部。要求整个开甲口宽窄要一致,刀口要平整,甲口不留残皮,不出毛茬,以利愈合。整圈甲口宽度要一致,要切断所有韧皮部,不留一丝。俗话说,"留一丝,歇一枝"。开甲后不要用手或工具触及甲口部位的形成层,要注意甲口的保护,3–5天后,在甲口涂抹2–3次的杀虫剂防治虫蛀。如树势过旺还可进行二次环剥和多次环剥。

在密植栽培的枣园中,为使幼树提早适时结果,除开甲主干外,还要对部主枝进行开甲,对主枝进行开甲一定要掌握好开甲的宽度,不宜过宽,以利愈合和坐果。

随着树龄的增加,开甲次数的增加,当甲口接近第一主枝时,再从下而上重复进行。对不易坐果的枣树品种,必须每年开甲,才能获得高产量。

枣树为什么要"开甲",如何"开甲",一文分享

四,甲口不愈合的原因

枣树甲口不愈合的原因,除开甲过宽过重,伤及木质部外,甲口遭受食皮螟蛀食也是一个常见因素。防治食皮螟的方法是,在开甲后一周,伤口连续涂抹两次灭幼脲3号100倍液,两次间隔10天左右。如果伤口在25–40天内没有完全愈合,应用湿泥将伤口抹平,并包裹地膜保湿,促进愈合。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