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英国阅兵(英国阅兵)

英国阅兵(2020年英国阅兵)

阅兵,作为一个国家显示军事实力、凝聚民族力量、彰显民族活力、推广民族文化的庄严盛大仪式,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举国欢腾,俨然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伟大荣耀高光的一刹那!

2019年十月一日,大中国举行了规模空前、场面宏大、盛况空前的纪念建国70周年的大阅兵及群众大巡游活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军事力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的持续的关注。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2019中国大阅兵,世界瞩目。

今天,把目光投向远方,让本人向大家介绍一下各个国家的阅兵特色以及一些奇葩趣事。

首先说说印度,三哥阅兵最大的特色是摩托车特技表演。国内的朋友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在阅兵这么严肃的大场合,三哥要搞普通的摩托车杂技表演?

其实,这个摩托车团队是大有历史来头的。一战之时,这些摩托车成员是印度人的通信兵主力,当年叫信号兵,众所周知,印度的基础设施一直是三哥的短板,为了应对崎岖不平的道路,三哥当局为信号兵们都配备了摩托车以提升机动性灵活性,为一战英联邦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1927年,印度军队就形成了有建制的摩托车通讯兵团。

1963年,印度又有了名叫白头盔的特技表演队。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三哥的杂技不错。

印度阅兵的另一个特色是 拜非常垃圾的基础设施所赐而呈现,因为印度的桥梁和地面通道的设计标准比较低、非常脆弱,有一点点豆腐渣的味道,所以,三哥的阅兵就要化繁为简、能省则省,他们的阅兵场上的武器并不是完装正货,而是一些武器模型,就象我们的小孩的玩具的扩大版!还有一个难尔启齿的原因,那就是三哥的武器大多数依赖进口,把这些武器示之于国人面前、有点丢面子。

相对于大中国,三哥真有点象丐帮帮主!

印度人的阅兵还有另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就是动物方队,那就是骆驼表演方队、大象(打扮的非常漂亮)表演方队、大规模的骑兵表演方队(俄罗斯每年5月9日的阅读也有骑兵表演,英国人的阅兵也有骑兵方队表演)、猎犬(苏联在二战期间也大量使用猎犬上战场去炸敌人的坦克,身上绑炸药搞自杀式攻击,担任非常重要的作战任务)表演方队,看来,印度民族对某些动物真是情有独钟,这是三哥的另类文化特色。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三哥的骆驼方队

把阅兵仪式搞成了马戏团表演,只有三哥能做到!

法国在2019年7月14日也搞了个不温不火的阅兵表演,马克龙总统又大大风光了一把。

法国阅兵最大的特色是法国向世人展示了一款独特的喷气动力悬浮滑板,能把一个单兵送上半空、自由飞翔!这确实是一款非常先进的个人空中飞行器,令世人眼界大开、将来也可能在实战层面上大派用场!法兰民族的想象力确实别具一格、胜人一筹!只是有一样事情很可惜:拥有先进的杀人武器是一回事,能不能、敢不敢使用这些杀人武器去屠杀敌人却是另一个回事;如果总是心怀妇人之仁,最厉害的杀人武器也是废物一堆!

还有更悲催的是,大大小小的马克龙们连谁是法兰西民族的敌人(黑命贵与极端msl)都不知道啊!

波拿巴.拿破仑一世皇帝真是死不冥目!

俄罗斯每年的5月9日都会举行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

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941年11月7日大阅兵,列宁革命胜利20周年,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已经把莫斯科团团合围,莫斯科危在旦夕……城内,斯大林同志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天寒地冻之下还要坚持在红场阅兵以鼓舞士气、作最后一拼!悲壮严肃的阅兵仪式结束后,马上命令这些受阅将士出城打击入侵者,最终把德国人逐出莫斯科,终止了希特勒继续前进的步伐!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苏德战争期间,1941年的红场大阅兵。

这次阅兵成了俄罗斯的历史经典!

俄罗斯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次不平凡、创造历史的胜利大阅兵。

俄罗斯阅兵另一个特色,就是二战时期的T-34坦克,这是一种超级明星武器,在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中的关健决战中为打败疯狂的德军立下了大功,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了纪念这款功臣坦克,为了教育俄罗斯人,每年大阅兵期间,虽然一代又一代的先进的杀人神器已经问世,但是,走在武器游行展示行列的前头,永远不变的是古董级的T-34明星坦克!

T-34坦克,由前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主导设计的一款中型坦克。重32吨,功率500马力,最大时速75千米/小时,行程400公里,配备了一门76豪米的坦克炮,是一款火力、防火力、机动性十分突出的优秀坦克。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T—34坦克

1940年1月,工厂生产了两辆T-34原型,总设计师科什金亲自率领两辆坦克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凌斯克-基辅-哈尔科夫长途来回行驶试验,斯大林观看了试验,他觉得很满意。由于积劳成疾,1940年9月26 日,科什金因肺炎去世,不能看到他的精彩之作、神来之笔T-34在战场上(特别是库尔斯克苏德大汇战)的优越表现……

莫洛佐夫接替了他的工作,最终完成了艰苦卓绝的研制工作。凭借着极高可靠性、机动性、出色的防弹外形和易于大量生产的特点,1940年夏开始了批量生产。1942年,产量达到了12553辆。1943年,面对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德军坦克,苏军有点招架不住了。年底,苏俄统一了T-34的生产标准,以六角形炮塔为标准,采取了统一的履带、附加油箱等部件,苏联坦克的性能很快又超越了德国人。

T34该年的产量题过1.5万辆。

1944年8月11日,苏德在奥格莱德村爆发了战斗,近卫53旅的奥什金中尉驾驶T-34坦克,凭借着出色的机动性能,在200米的距离内击溃了三辆德军最新式的虎王坦克,表现了非凡的实力。T34是名副其实的坦克王者,其地位无人能取代。所以,战斗民族为了让国人记住这段不平凡的奋斗历史,在每年的阅兵时刻,让一架插着曾经插在第三帝国的帝国大厦的苏联国旗的T34永远走在前路、作为开路指引……其实,这就是一种战斗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的代代传承!

T-34坦克产量最终达八万多辆,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坦克。

现在,俄罗斯人的武器,仍然传承了优越的机动性、稳定的可靠性、易于大量生产及成本低的特点,依然受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买家的持续关注和追捧。

美弟很少举行正式的大阅兵,这个和我们有很大不同。原因有三个:

首先,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军大多数时候都是驻军国外,总是搞扩张侵略,或者是欺凌别人,枪口一致对外,周遭没有竞争对手,也没有后顾之忧,很少回到国内,国内的政治家也不想这些军队回来、以避免军队高级统帅干预政治。

其次,国内的治安有警察等力量来维护,不需要太多的军队。

最后,就是为了节省开支。

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才搞了8次阅兵。1991年,为了庆祝海湾战争胜利,老布什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二战结束后最大阅兵。

时隔28年,2019年7月4日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了美国人的第8次阅兵。这年,因为特朗普看到法国马克龙搞了一个阅兵,他也不甘人后,决定搞个特朗普式大阅兵。

首先,特朗普的专机-空中一号首先飞过华盛顿上空,然后几十架各种各样的战斗机紧随其后、稀稀疏疏,显得非常寒酸……要知道,美国人的现役飞机达数千架!最后出场的一个由三架战斗机组成的三角形超级豪华编队,由一架B2带领两架F22缓缓飞过华盛顿上空,地下马上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各位朋友,这三架飞机确实是堪称全球最豪华高贵的杀人利器,单单一架B2的造价就要24亿美元,技术含量无人能及!特无普又刷了一下美国优越感!而陆地武器好象不见踪影,它们去哪里了?原来它们躲在偏僻的角落里作低调的静态秀,让人近距离观察和抚摸!因为华盛顿的地面质量天生不足,比印度好不了多少,远不如我们的长安大街宽阔漫长,不适合这些笨重的装甲车、坦克之类大规模通过,承受不了碾压。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造价惊人的杀人利器—B2轰炸机

美国作为世界的老大,军事阅兵搞得如此低调,原因主要有两个,历史上没有传统习惯;经费不够充足,要知道,美国许多纳税人的钱都让黑心的军火商赚走了,联邦政府已经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英国从1820年开始,每年在官方英皇生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都要举行阅兵仪式,两百年来,除了1955年铁路工人罢工除消过一次,从末停止。

阅兵仪式,英皇不能缺席,伊丽莎白二世女皇也不例外,1987之后,她由骑马阅兵改成了坐车。

复古怀旧是英国阅兵仪式的最大亮点,阅兵部队全部来自皇室禁卫军,这是一支实战之师,并不是专业的仪仗兵,他们出则为国而战、入则担任皇家卫队捍卫皇室的尊贵。阅兵仪式期间他们永远都是穿着冷兵器时代的传统红色军衣,戴着一顶非常夸张巨大的北极熊军帽……人数不多,场面不大,骑兵方队担任主角,沒有现代的大杀器的游行方队。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英国人的贵族式阅兵

英国人确实很怀念他们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只是这样的历史已经走远并一去不返!

波斯人每年在4月的建军节和9月的两伊战争纪念日(神圣国防周)举行阅兵仪式。2019年的9月22日,伊朗举行了盛况空前的海陆空军事大阅兵,特别是大规模的海军在波斯湾巡航并接受了波斯人的检阅,这是历史上头一次,究其原因,是因为美国人的持续打压制裁激起波斯人的奋发有为。

这次波斯人除了高调展示了自主研制的防空系统巴瓦尔373、智者侦察打击一体无人机之外,还有各种各样令美弟、以色列和北约国家胆寒的中短程战术导弹,这些导弹射程近的几十公里,远则两千多公里,显然,如今的波斯人已经成为了中东巨兽。

盘点一下各大国阅兵的奇葩事件

伊朗阅兵的忍者表演方队

这次波斯人阅兵似乎增加了一个奇葩元素,就是他们尽情地展示了一个传统的忍者表演方队,令人耳目一新!为什么波斯人要这样做?其实,这个和我们的醒狮表演一样,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波斯人也会以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自豪!

战败国,比如德国与日本,被战胜国剥夺了阅兵资格。韩国,政治军事从属于美国,也不允许搞这个。

大国大阅兵,除了显示军事实力之外,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