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地导弹型号(空地导弹)

空地导弹(中国空地导弹型号)

AGM-12“小斗犬”(Bullpup)系列空地导弹是美国早期装备的第一代战术空地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用于攻击铁路枢纽、桥梁、装甲车辆、舰船,火炮阵地、军事掩体等各种地面和水面目标。参加越南战争主要是AGM-12A/B型,导弹射程为7千米/10千米,飞行速度为Ma2.0/Ma2.4。该导弹通过采用目视跟踪、无线电指令制导提高了导弹精度。由于采用电视制导,所以只能在白天正常气象条件下使用。参加越南战争的“幼畜”空地导弹也是A型和B型,同样采用电视制导体制。与“小斗犬”导弹相比,该型导弹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目标锁定功能,导弹可以自主飞向被锁定的目标,而不是需要飞行员全程操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飞机的风险和提高了命中概率。

导弹作战战例——战术空地导弹在越战中的实战“首秀”

AGM-12 小斗犬空地导弹

导弹作战战例——战术空地导弹在越战中的实战“首秀”

幼畜空地导弹

在应用时,飞行员首先打开雷达搜索目标,在发现并识别、锁定目标后,飞行员操作飞机对准目标,并以一定的角度、一定的速度进行俯冲发射。导弹发射后,在飞行员目视跟踪控制或自主控制下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小斗犬”导弹虽然在整个战争期间大量使用,但战果让美军并不满意,在1974年停产之后被新一代空地导弹“幼畜”所替代。而“幼畜”由于参战时间短,所以战果也不多,不过作战效能很高。据统计,“幼畜”导弹共发射了18枚,13枚直接命中目标。

(二)战法评析

越南战争中“小斗犬”和“幼畜”空地导弹在与高炮、防空导弹等防空武器的对抗中发展和应用多种战法,以下从三个维度来对战法进行评析。

1. 基于任务链环节

“小斗犬”、“幼畜”导弹与高炮、防空导弹的对抗主要发生在侦察与反侦察、打击与拦截等两个环节。下面针对这两个环节,对双方采用的战法进行分析。

(1)侦察与反侦察环节

美军在侦察环节,大量采用电子、雷达、红外、可见光甚至人工等多种手段对目标进行综合侦察。空地导弹的射前目标侦察环节主要由飞行员来完成的。但是越南属于热带气候,湿润多雨,给可见光侦察带来很大麻烦,也给电视制导体制的空地导弹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充分与反辐射导弹协同,在反辐射导弹完成攻击之后,利用爆炸产生的烟雾作为目标指引信号,发射空地导弹,利用电视制导信号对上一发导弹做毁伤效果评估并对敌防空阵地未受损装备开展补充打击。

(2)打击与拦截环节

由于“小斗犬”导弹和”幼畜”导弹射程较短,需要载机在敌防空火力区内进行发射。分析看出,高炮具有射速快、反应快等特点,相比“萨姆-2”导弹来说,是空地导弹载机平台的严重威胁。此外,从目标特性来看,当飞机与导弹同时处于火力打击范围内时,由于空地导弹速度快、体型小,因此飞机一般都是最优先打击目标。所以对于空地导弹的拦截时机在于发射前。

越军通常采用伏击战术来对抗战术空地导弹发射平台,而美国则利用F-105的机动性能,采用超低空高速突防战法和高速突防战法,来有效保护自身,发挥导弹性能威力。

2. 基于制胜准则

在这次作战行动中,美国采用多种战法有效提高了清晰度、覆盖度、敏锐度、灵活度和准确度,从而为胜利打下基础。

(1)提高侦察探测信息清晰度的战法

越南在苏联、中国的支援下,要地防空火力都较强,侦察机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而卫星侦察技术此时尚不够成熟。据此,美军采用联合探测法,充分发挥反辐射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目标定位能力、反辐射导弹战斗部爆炸烟雾提供的目标指示能力以及空地导弹电视导引头的图像回传能力,准确及时地得到目标信息和毁伤效果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侦察探测信息清晰度。

(2)提高打击能力覆盖度的战法

两代空地导弹均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快但是射程短,尤其“幼畜”导弹只有3千米,因此必须要采用平台前出战法,对于美国来说就是让战斗轰炸机尽量抵近目标,通过目视搜索找到目标后确保在射程内进行发射,以提高命中效果。

(3)增强突击敏锐度的战法

在越军强大的防空火力前,美国采用直接交联战法。美军使用“小斗犬”、“幼畜”空地导弹在打击链路上具有典型的从传感器到射手的特点,战斗轰炸机飞行员独立完成观察目标、即时发射导弹、即时评估效果,当条件允许的时候,还可以及时组织二次打击,有效提高突击敏锐度。

(4)提高突防灵活度的战法

在越军强大的防空导弹面前,美国采用超低空飞行战法和高速突防战法。在使用“幼畜”导弹时,载机通常在152米~244米的高度进行目视搜索,此时待发导弹的陀螺自动开锁,抛掉头部的保护罩,摄像机向座舱内电视显示器传送载机前方的全景实时图像,飞行员据此进行决策判断。

(5)提升打击效果准确度的战法

“小斗犬”、“幼畜”空地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导弹阵地、高炮阵地、地面防御工事、桥梁、指挥所、停机坪上的飞机和海上舰艇等目标。在目标选择时可以采用直捣要害、借力打力的战法。比如对于阵地中的弹药堆积点、停机坪的油料库进行打击,即可以瘫痪敌方的后勤保障系统,又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来增强毁伤效果。

3. 基于使命任务

从基于使命任务(基于目标、基于平台、基于对抗、基于弱点和基于威慑)建立的战法体系看,此次作战行动中美国从基于目标、基于平台、基于对抗等三个方面采取了一些作战方法。

(1)基于目标

针对越军在要地附近防御能力较为强大,美军采用协同攻击战法,发挥空地导弹与对地攻击用超声速战斗轰炸机、反辐射导弹等装备各自的优势,在完成摧毁越军防空能力之后,再发挥B-52战略轰炸机携弹量多的优势(31吨),对越军目标进行地毯式轰炸。

(2)基于平台

针对地面战场的需求,美军也采用了空中支援战法,发挥“小斗犬”、“幼畜”空地导弹精度高、威力大的优势,对威胁己方的重要装备,如坦克、炮兵阵地等进行快速打击,支援友邻部队实施作战行动。

(3)基于对抗

美军发挥自己的空中优势,采用压制战法,利用战斗轰炸机携带空地导弹在目标区域或灰色区域进行飞行,一旦发现目标,立即实施打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