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对卢布30年走势图(美元 卢布)

美元 卢布(美元对卢布30年走势图)俄罗斯外汇结算远离美元,却也不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的3个坎

俄罗斯正在与美元脱钩!

根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过去一年,俄罗斯对外出口结算中,美元比例下降到48%,也是首次跌破50%。

美国的频频制裁,已将俄罗斯的美元信任,消耗殆尽。一场美元大逃离正在俄罗斯上演。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2月,俄罗斯减持美国国债大约3.89亿美元,几乎完全售出了持有的长期美国国债。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更是炮轰美国:推进本币结算或其他非美元货币结算,逐步摆脱西方控制的国际支付体系。

美元腾出的信任空间,人民币能够占领吗?换句话说,人民币能取代石油美元吗?

俄罗斯外汇结算远离美元,却也不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的3个坎

人民币国际化是被屡屡讨论的话题。要搞清楚人民币怎么国际化,首先得理解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路径。

一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一般遵循着“结算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这一基本路径。能源是这种转化的核心。

历史上,“煤炭-英镑”、“石油-美元”,都是能源助推货币实现国际化的成功案例。但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石油美元不是一蹴而就的。重新审视美元国际化,或可资人民币的未来——

俄罗斯外汇结算远离美元,却也不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的3个坎

第一,地缘政治对货币的反哺。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其后,美国推行美元与石油挂钩的货币政策。但为啥是美元,不是卢布呢?

背后还是地缘政治。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是一种软性的压迫,产油国不能不选择美元,如果不选,后果如何?萨达姆的下场即是结果。

威逼之外,还有利诱。比如,美国承诺保护沙特王室,对奉行封建君主制的沙特王室来说,不啻最大诱惑。

于是,石油美元环流逐渐形成,巩固了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格局的美元本位制。

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背书,这套能源逻辑是行不通的。

俄罗斯外汇结算远离美元,却也不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的3个坎

第二,石油需求对国际化的助推。

没有需求市场,石油就只是废水。

美国自身巨大的需求,极大稳定美国与石油生产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美国巨大的石油需求是保障油价稳定,甚至不断推动油价上升的重要基础,保障了石油生产国实现持续不断的石油贸易巨额盈余。

另一方面,巨大的需求客观上导致了美国持续输出美元,使得石油美元具备充足的流动性。

换句话说,需求促进石油再生产,再生产进而扩大石油美元环流规模,美元国际储备地位也便不断被推高。

俄罗斯外汇结算远离美元,却也不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的3个坎

其三,金融属性巩固石油美元地位。

石油金融属性的转变,给了华尔街操纵石油美元体系的空间。

石油定价权逐渐由石油生产国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说白了,产油国,没有定价权,华尔街,才有定价权。

石油金融化市场是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系统,其中的金融运作太过复杂,两三句话讲不清,简单说,金融化使得美国控制了石油几乎全部衍生的金融价值,产油国彻底沦为工具国。

这三步实际上是组合拳——

强大的军力背书,强行链接能源与货币;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助能源货币循环;可控的金融运作,使能源国彻底成为货币国的附庸。

俄罗斯外汇结算远离美元,却也不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的3个坎

一般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也遵循这三步逻辑。

放到俄罗斯的具体结算场景里,不用美元,用的是人民币吗?

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据俄罗斯央行统计,在2020年,四分之三的中俄贸易,不是以人民币结算,而是以欧元结算。

咋不用人民币?这问题放在俄罗斯人口中便是:咋不用卢布呢?

说白了,中俄间实力差距,尚不足以让俄罗斯甘愿将卢布摆在人民币的附属位置。

但伊朗和委内瑞拉等中等国家已率先在石油交易中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摆在人民币国际化面前的三个关卡:

一是国家实力,是否足以傲视全球?二是能源需求,是否能有新能源取代石油?三是金融运作,是否能建立中国的华尔街?

客观地说,短期内,石油人民币还无法撼动石油美元的既有体系,但当下,已经在以巨大石油需求为切入点,争取传统能源结算领域更大话语权。

当三个关卡被突破,属于人民币的时代,也顺势而来。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