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学路悠悠父母心(艰难求学路)

艰难求学路(漫漫求学路悠悠父母心)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香和学校的操场上,经常能看见36岁的教师吴松和孩子们嬉笑玩闹的身影,夏天踢足球、冬天打雪仗,他总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教育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正直善良成长!” 在教育宣讲会现场,记者采访到了这位80后年轻乡村教师吴松,听他讲述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收获与满足。

艰难求学路:不留神掉入齐腰雪坑

1985年在成高子镇出生的吴松自幼家境贫困,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求学梦,“我上中学时,学校在离家十几里的大野地,每天要翻越2条火车道,再穿越一片毫无人烟的大野地。冬天,野地里有很多暗坑,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掉进齐腰深的雪坑里!”谈起当年的漫漫求学路,吴松说得很轻松: “乡村学生差不多都这样。”

吴松上小学时,老师唐玉晖阳光、慈善的形象深深地感染了他。唐玉晖老师经常会带着同学们走进田野里,和大自然进行接触学习,还会利用周末时间,带着食材去家庭困难的同学家里包饺子。也就是从那时起,唐老师的举动在吴松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当老师,照顾学生。

心中有梦,脚下有力量。多年苦读后,2001年,吴松以成高子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师范学校,离开家乡,去追逐梦想。从班长到学生会主席,再到光荣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师范学校奋笔前行的5年里,吴松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因何而来,要到哪去。“我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所以我知道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是多么曲折无助、泥泞难行。对回来教书这件事,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2007年,吴松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教书育人,开启了青春年华最可贵的执教岁月。

80后乡村教师吴松:田野上的“小松树”,照亮农村娃的求学路

“我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吴松刚参加工作时,将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教学工作。每天忙着备课、上课,还要做各种计划、总结,那时候的他以为这就是教育。直到班上一个学生的突然失踪,才让吴松恍然大悟,教育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2012年,吴松带的毕业班里有一名叫刘亮(化名)的同学,其父亲身患重病,欠下外债,其母亲悄然离家,再无音信。“我去上课的时候,这个孩子一直没来,学生也都不知道他去哪了。”刘亮的失踪让吴松心急如焚,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带班上的孩子在镇里的大街小巷、村里的田间地头四处寻找。

直到一天中午,吴松收到了刘亮的求救短信:“老师,您能帮帮我们吗?我们在火车站乞讨,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着急的吴松拿着刚跟同事借的1000元,按照短信上的地址跑去阿城寻找刘亮一家。当衣衫褴褛的刘亮看到吴松出现在眼前时,他双膝跪地,痛哭不已。“那情景像一把刀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我怎么能让我的学生这样?我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思来想去,吴松决定把自己准备结婚的钱借给刘亮一家,虽然家人劝吴松再想想,但吴松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没有老师的帮助,我的生活肯定与现在不一样,我希望今后也能做有用的人,像吴老师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人。” 学生刘亮表示。

刘亮的事情让吴松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更重要的是育人。在这之后,来自星星的孩子王浩(化名)、寄养在大爷家的李龙(化名)、贫困留守儿童杨阳(化名)等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渐渐走进了吴松的世界,吴松也用爱呵护着这些孩子,为他们的未来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

80后乡村教师吴松:田野上的“小松树”,照亮农村娃的求学路

图片均为本人提供

田野上的“小松树”

作为一名年轻的乡村教师,吴松将这些年所获各项荣誉的奖金拿出来,成立了“小松树”爱心基金,已累计资助、帮助贫困学生超百人。在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时,他助力10名留守儿童和足球队员,在“六一”儿童节完成了赴北京看升旗的心愿。“我们凌晨2点起床、2点半出发,3点到达天安门,排队、安检,然后挤到一个靠前的位置,等待旭日破晓的一刻。凌晨4点47分,军乐队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天安门看升旗,听见国歌奏起的那一瞬间,我和孩子们都热泪盈眶,一起高声齐唱。过后,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上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虽然声音稚嫩,还跑调,但饱含深情,引得周围的人纷纷录像、拍照。”

疫情期间,吴松虽不能去前线支援,但作为一名教师,他积极主动研究准备课件,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吴松准备了8项学习内容,还创编了8节“动物模仿操”,让学生们劳逸结合。“我们是乡村小学,很多贫困的孩子家里没有学习设备,我就挨个儿统计,帮他们办理流量卡、买设备,做到不弃管任何一人。”

学校教师有老龄化的趋势,吴松白天不但要线上教学,还要利用空闲时间教年纪大的教师如何使用网络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线上学习实效、方便教师教学,吴松还特别申请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田野上的小松树”,编辑、制作学习视频并每日推送课程,从线上学习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公众号课程累计超过15万阅读人数,50多万阅读次数。

在吴松从教的这15年间,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执念,促使着他的学生考入清华、哈工大,鼓舞着农村娃们登上央视大舞台、俄罗斯世界杯…… “以青春之我,烛照育人之路,让留守娃娃看到诗和远方,这是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坚守,也是我作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