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吴质不眠倚桂树)

吴质不眠倚桂树(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唐代有一个比较奇特的诗人,名为李贺,被世人尊称为诗鬼,与诗仙李白和诗魔杜甫齐名。为什么说他比较奇特呢,并不是因为他这个人,而是因为他写的诗。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先说李贺其人

李贺是一个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人,长吉鬼才”之称。他是长吉体的开创者,其诗风想象诡谲绚丽,造语奇隽!

同时李贺也是皇室王孙,少有英名,善乐府诗,与当时名满京华的同宗李益相埒!东都初试告捷,在长安因谗言避讳,春关被拒;后北去前后做了河阳幕府、潞州幕府、灵盐幕府,每日做谄媚皇上圣乐,自称“摧颓客”,后归故里昌谷!

二入长安,赏识他的宰相李藩溘然长逝,国子博士韩愈举荐他参加制举试,做了三年奉礼郎,终非理想难成!再回故里,本想徜徉山水,但因生活窘迫,又想一展宏图,三次到长安,可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理想终成泡影!后传说他上天为白玉楼作记而离世!英年早逝只有二十七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流传后世!

在说李贺的诗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诗人们几种常见的结尾方式。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诗人写诗常见的结尾方式:

一、写景结尾,属于诗歌结尾中的“以景结情”。
二、议论结尾,属于诗歌结尾中的“直抒胸臆”。
三、抒情结尾,属于诗歌结尾中的“卒章显志(情)”。

在以前诗人们写诗以这三种方式来结尾是最多的,可以说百分之五六十的诗歌,都用这些方式结尾。
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贺却显得另类了,他的诗的结尾不在这三种方式之内。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再说李贺的诗

小说的结尾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欧亨利式结尾、戛然而止式结尾等等。而李贺写的诗结尾就有点戛然而止 的味道,虽然他写的是诗。

不知道诸位看官有没有见过有人从第一句就开始铺陈,极力渲染音乐之美,直至最后一句的吗。说实话,在没有了解李贺之前我还真未见过。

我所见过常规的、正统的结尾应该是承接上文,使全诗完整无缺的。

像韩愈的诗,循序渐进,最后气势达到顶峰,读者早有心理准备,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像李白的诗,同样循序渐进,从蜀僧开始弹琴写起,再到诗人沉浸其中,最后诗人猛然惊醒:已是日暮时分。情节完整,读者不会感到突兀。

而李贺呢,写一首诗,全诗都在烘托,直至结尾,读者们都还在沉浸在诗中的绮丽相像时,却突然结尾了,不禁让读者们很懵了,“这就结尾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首李贺的经典之作——《李凭箜篌引》,它究竟让大家懵在了哪里!为什么读者们会认为这首诗没写完呢?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全诗: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光看诗是看不出个所以然,先来看看译文: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看到没,李贺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吧。李贺在吟到:“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时候,旁人听的正认真,他却不继续了。旁人以为他还在构思呢,只是短暂的停顿,等了一小会问:后面呢,继续啊。他微微一笑,留下一句:你猜,然后甩甩袖走了。

这首诗结尾的句子,李贺用神仙鬼神的表现来渲染音乐效果,属于间接描写。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用烘托收尾,比较罕见,确实会给人没有写完的感觉。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意尽: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祖咏的一句话——“意尽”:

祖咏在科举应试时被要求以“望终南山馀雪”为题,写一首五言长律。但他只写了四句后就交卷。考官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即诗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够了,再写就多余了。
同样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直到结尾他的诗还在想象烘托中,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没有结尾,这种的就是“意尽”,或许李贺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人们沉浸其中。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总结下李贺的写诗结尾的特点:间接(侧面)描写,即烘托来结尾。

其实李贺的很多诗都是这样结尾的,比如,他写的《巫山高》: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颸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结尾技法跟《李凭箜篌引》完全一致,只是,没有前者那么有名,所以关注的人比较少罢了。

诗鬼李贺这首“意尽”之诗,却被人误以为没写完,真的是这样吗?

天才肯定与常人有不同的地方,年纪轻轻就堪比李白那样的大咖,所以结尾方式与其他人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天才都点傲娇自负的,那是自己的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结尾就怎么结尾,就是这么任性!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