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思想主张八个字(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庄子思想主张八个字)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祖师。传世作品诸多,文思独特,大多收录在《庄子》一书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后世文人墨客也影响深远,倍受世人的推崇和赞誉。

《庄子》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包含诸多的哲学故事,想象奇特,大胆夸张,还具有幽默讽刺意味。文笔变化无穷,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就摘录一则《庄子》中的故事,感悟一下庄子精微独到的见解和对世事的深度哲思!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庄子·山木》里寓言故事:

庄子带弟子游历天下,走到山里看见了一棵高大繁茂的大树,在树林中非常显目。而站在旁边的伐木工就好像没有看到它似的,对他不屑一顾。庄子的弟子觉得很反常,以为这是什么神树。于是,就上前问伐木师傅:“这棵树长得这样的高大粗壮,你为何对它置之不理,瞧不上眼呢?”

伐木师傅看着庄子的弟子,回答道:“这棵树做船会沉,做檩柱会被虫蛀,木质疏松太差,没啥用途”!庄子在旁听闻此话,若有所思,感叹道:“这棵树正因为在世人眼里是无用之才,才能享受上天赋予它原本的寿命啊!”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庄子和弟子从山里出来,顺路去看望一位朋友。朋友见到庄子的到来,十分高兴,就命童仆杀只鹅来招待庄子和他的弟子。童仆问主人:“有一只会叫的鹅,还有一只不会叫的鹅,应该杀哪一只呢?”主人回答道:“就杀那只不会叫的吧!”

事后,弟子不解地问庄子:“山里的树木因为无用,得以保全生命。主人的鹅又因无用而被杀,请问先生,究竟做一个有用的人好,还是做一个无用的人好?”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庄子笑着说:“若是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在无用和有用之间。不过,无用和有用只是相对而言,看起来近似天道,其实不然,所以还是难免会受牵累。但如果能顺应自然,不为世事所迷所乱,就不会被牵累。那样既没有美誉,也没有非议,有时显现如龙,有时隐藏若蛇,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受限制,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以顺应自然为原则。自在遨游于本源的混沌之间,主宰万物而不是被万物所役使。这样哪里还会被牵累呢!这是神农和黄帝的处世法则!”

看着弟子若有所思的样子,庄子又继续说道:“万物的情理,人类的习俗就不一样了。有聚合,就会有离散。有成功,就会有毁坏。有锐利就会有挫伤。有尊贵就会被排挤。有有所作为,就会有欠缺无为。贤能就会遭到暗算,无才遭到欺辱。这些都不可能尽如人意,其实是很可悲的。弟子们你们应当记住啊,只有顺乎自然,才是理想的境界!”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庄子的人生哲理,究竟是做有用之人还是做无用之人?

通过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山中的树木因为有材而被砍伐丧命。无材却能保全性命,存活下来。而农家的鹅因为有用会鸣叫,而被保全了性命。没用不会鸣叫鹅而被宰杀。如此矛盾的现象也引发了弟子的深思和疑问,我们究竟该做有用的人好还是去做无用的人好呢?

而庄子的回答却是知微见著,一语道破。在世事和天道之间做出了答复,其实也蕴含了两种做人的境界。第一种境界就是应该选择在有用和无用之间。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其实庄子的意思是说,世事和社会环境复杂,我们应该学会在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处世哲学。在不同的时候,要有不同的选择。当社会环境需要有用之才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出类拔萃,展现自己。当社会环境需要无用之材的时候,我们就要表现得平凡和无能。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审时度势。

然而现实社会中,要想让自己表现得出色很容易。而要想让自己表现得无能却十分困难。因为一般情况下。人有才华总怕别人不知道,总想表现出来引人瞩目。然而,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有才者难免会被人妒忌。遭人排挤,惹上灾祸,结局总是让人惋惜。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那有才的人究竟怎样保全自己呢?明代《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曾有这样一句话警示我们:鹰立若睡,虎行如病。这正是攫人摄人的极佳手段。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负重任的力量。意思是说,老虎和雄鹰都是凶猛的动物,他们一旦出手出击,几乎从不会空手而归。

而有趣的是,老虎和雄鹰在准备捕食之前。雄鹰站在那里好像是打盹,老虎走起路来好像是生病一样。这其实都是它们收敛锋芒,麻痹对手罢了。因此,君子要效法雄鹰和老虎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露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肩负重任,从而实现远大的志向。

俗话说: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就是这个道理。人要学会低调,要学会隐藏自己的棱角才华,才能成就大业。这就是庄子说的第一种境界。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然而,这种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做法,庄子认为还是难免会受到牵累。因为在世俗世事中,有成就就会有毁坏。有尊贵就会排挤。有所作为的,就会有欠缺的。贤能之人一样会遭到暗算,无用之人同样又会被人欺负。这些都是不可能尽如人意的。而要想真正逍遥,摆脱上面所说的种种羁绊,那就要达到第二种境界。

庄子说的第二种境界就是顺乎自然,而遨游于世事之外,主宰万物,而不是被万物所役使。庄子说的这个自然,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天性。无欲无求,无功无名的原始之心。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人来到这个世上,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受外物影响,会渐渐地形成了很大很重的功利心。而且,会为了功名利禄,进行不懈的追求。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赞誉和诋毁。从此再也不能快意人生了。当然也会被世事和世俗所牵累!

庄子说顺应自然,遨游于世事之外,其实就是清除自己内心的欲望。回到自己本来的无欲无求状态,要超然物外,远离功名利禄。不受外物的役使,而要去主宰万物。这个主宰万物看起来好像是有些夸张,其实,它不是高深而不可企及的。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如何不受外物的奴役,那应该怎么做呢?有的朋友会说:我们当然不会受猪狗牛马风雨雷电,花草树木等外物的奴役。这样说肯定是没错的,也是宇宙法则。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被钱财奴役,被名奴役,被权奴役。被房子车子奴役。也就是俗语说的被虚荣浮华所奴役,那还谈何逍遥呢?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会被虚荣浮华击败的。也就被世俗外物所奴役了。

然而,如果我们做功名利禄,钱权房车乃至万物的主宰的时候,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才会获得自由,才会活出人生的理想境界。这需要顺应自然,由心感悟,才能睇透人生,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做出相应的选择。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小结:

《庄子》里这个故事,既不是让我们做无用的大树,也不是让我们做有用的鹅。这些都不能保证我们远离灾祸烦扰,保全自身。只有当我们顺应自然,去除功利心,超然物外,不被功名利禄等外物所奴役,就不会被有用和无用这个问题所困惑和烦恼。就可逍遥人生、洒脱处世了!亦能在平凡中快乐,在坎坷时等闲了!

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才未必能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往期回顾:

古代八大神秘巫术,包含哪些,还有多少延续传世

佛学典故:佛不渡人人自渡,心存善念,自得幸福圆满

人生在世,本就福缘有限。不要让这种事,毁了自己

每个人皆有好运,突破瓶颈,福报自来

神话传说中的观世音,前世身份很特殊,为何发誓不成佛?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