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峰侧成岭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横看成峰侧成岭哲理)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但在宋代,诗的水平也极高。宋诗延续了唐诗的文学形式,并在内容题材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但始终要比唐诗略逊一筹。

宋诗中最经典的一首,极富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唐诗与宋诗有很大的不同,风格各异,这也造就了不同的诗歌之美。《诗词散论·论宋诗》中写道:“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重韵致,以写景抒情为主,写诗常常是有感而发,这当中以李白最具代表性,开怀畅饮之际,一首好诗就写出来了,正如杜甫所写:“李白斗酒诗百篇”;而宋诗尚理趣,写诗之前要先好好构思一番,诗中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造成这种差异与唐宋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审美趣味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诗中最经典的一首,极富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在宋代众多的诗人中,苏轼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创作了不少耳熟能详的佳作。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阅历十分丰富,他把对人生的思考写在诗中,在他的笔下,日常的生活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首《题西林壁》最能体现这一点。

《题西林壁》是宋诗中非常经典的一首,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诗,极富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庐山风景秀丽,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李白一生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十四首诗歌,尤其是这首《望庐山瀑布》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广为流传。

宋诗中最经典的一首,极富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在庐山西林寺中,原有一幅墙壁,苏轼游览到此地时,见墙壁上前人题诗甚多,顿时兴起,索笔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从正面看,看到的是起伏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看到的是不同的庐山面貌。

这样的游山体会,引发了苏轼的思索,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苏轼给出的答案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身处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限,只看到了局部,而看不到整体,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诗中最经典的一首,极富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人因为处于不同的位置和场景,有着不同的经验阅历,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使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会不同,可能会认识不到事物的全貌。这时你需要跳出思维的框架,从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事物,摆脱主观成见,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这首《题西林壁》言浅意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细的品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